陰米和糖散

陰米并沒有陰森之氣,糖散也沒放糖,都是母親每逢過年必須要制作的,也是我小時候非常愛吃的,香噴噴、解饞又飽腹的零食。

其實,陰米和糖散只是湘西人的叫法,因為陰米陰干后要用沙子炒,所以也有人把陰米叫做炒米,但我百度后卻發(fā)現(xiàn)湘西人做得陰米和百度里的炒米有很大的區(qū)別,從百度的圖片來看炒米都是金黃色,看起來比較硬,而湘西人做的陰米卻是白色的,有點像爆米花,口感上也是綜合了米花和炒米的優(yōu)點,香香脆脆百吃不厭。

至于糖散這個名字,百度是沒有的,所以我也搞不清楚把糖散寫成糖散對或不對,既然糖散里沒有糖,那么為什么還要叫做糖散呢?思來想去可能是因為糖散放進熱油鍋后就會散開,所以有人把它叫做了燙散,而燙散這個名字無論如何都沒有糖散好聽,于是就諧音成了糖散吧。當然咯,不管是陰米,還是糖散,外地有或是沒有,我只當它是湘西人的專利就好了。

陰米和糖散都是用糯米制作,都會用胭脂紅調(diào)色,便因其喜慶的顏色,香脆的口感成了湘西人家春節(jié)期間必備的過年物資之一。至于陰米和糖散的做法,在我很小的時候便因為耳濡目染而學會了。

年邊,母親就會稱上幾十斤上好的糯米,然后用篩子過一遍,把細碎的米粒篩掉用做其他,再把糯米里面的谷子和小石頭選一選,然后用清水淘洗干凈,再泡10個小時。待糯米泡透呈潔白晶瑩飽滿狀再放進甑子蒸熟。用甑子蒸糯米時一定要等甑子里有了水蒸氣才能倒進糯米,而且一定要分兩次倒糯米,才能使糯米全部熟透。

糯米蒸熟后,倒出來冷卻,再弄散鋪在干凈的地方陰干就成了又瘦又長又硬的陰米。撒點胭脂紅在蒸熟的糯米上,便紅白相映,煞是美觀。要做糖散的話,得先準備一個鋁制的圓環(huán),手鐲樣。然后把染了胭脂紅的糯米放在圓環(huán)里按壓成圓形的糯米餅,再陰干即可。陰米和糖散陰干后可以放很多年都不變質(zhì)。

把陰米和特制的沙子一起放在鍋里炒,原本細長干硬的陰米受熱膨脹后,就變成了圓鼓鼓白胖胖炒米,抓一把放進口里,便滿嘴生津,還可以用開水沖了像稀飯一樣的喝,加點紅糖更是可口。

糖散因為是圓餅狀,便不能用沙子炒了,要吃的時候就放進熱油鍋里一炸,原來才巴掌大小的糯米餅馬上就膨脹成盤子那么大了,原來的深紅色也變成了粉紅色,讓人看著就特有食欲。抓起一個糖散咬一口,才發(fā)現(xiàn)糖散真的會散開,這邊趕緊用首捧著免得破壞了糖散圓滿的形狀,而牙齒早就咔嚓咔嚓的把那一口的糖散嚼碎咽進肚里了。

其實,湘西人喜歡做陰米和糖散還因為其方便攜帶,無論是出去做農(nóng)活或是游山玩水,餓了看直接抓一把陰米或者嚼一塊糖散,再喝一壺涼水,馬上就飽了。雖然現(xiàn)在人們的物質(zhì)生活越來越豐富,母親也不再動手做陰米和糖散,但臨近過年,我還是會去市場買一些陰米和糖散放在家里,一來是圖個喜慶,二來也是要記住這些曾經(jīng)豐富過我們生活的民間美食。

作者:楊 濤 來源:凱風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