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豚——“春洲生荻芽,春岸飛揚花。河豚當是時,貴不數(shù)魚蝦?!边@是北宋著名詩人梅堯臣對盛產河豚時鮮的贊譽。河豚古名“魚規(guī)”,俗名吹肚魚,能“咕故”作聲,體呈紡
錘形,紫鰭青背白肚皮,頭圓尾小眼睛細,無鱗有荊刺,無膽含劇毒,盛產于清明前后,歷來為“長江四鮮”之首。河豚味美,質地鮮嫩,營養(yǎng)豐富,早在戰(zhàn)國時期的(山海經(jīng))中就有記載。至宋時已成為名貴佳肴、桌上珍品。河豚之肥美,有口皆碑,蘇東坡用“值得一死”來形容品嘗后的感受。河豚含劇毒,其有毒物質為河豚毒素,卵巢(魚子)、肝臟有劇毒,其次為血液、眼睛和皮,新鮮魚肉則基本無毒。僅0.5毫克的河豚毒素就能毒死一個體重70公斤的人。正由如此,河豚長期被禁,美味不能成席中珍甚是可惜。自從人工養(yǎng)殖河豚技術達到國家認可后, 河豚又回到了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