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衛(wèi)城

榆林衛(wèi)城

明永樂元年(1403)在今榆林市設置榆林寨,正統(tǒng)初年改建為堡,成化7年(1471)增立榆林衛(wèi),成化9年,延綏鎮(zhèn)遷駐于榆林衛(wèi)城。隆慶6年(1571)在北長城口開設紅山市口,進行物資交易。萬歷35年涂宗灘督建了紅山市場的款貢城。

榆林衛(wèi)城為明清城堡古建筑,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陜西省榆林市。古城東依駝山,西臨榆溪河,北鎖紅石峽。為明長城九邊重鎮(zhèn)之一。

榆林城地處半山半川處,東高西低,平面呈菜刀形,城墻內(nèi)夯黃土,夯層厚16—20厘米,外墻砌以磚石,上設垛堞。底寬15米,頂寬9米,高12米。原南城墻長1060.4米、西城墻長2124.5米、北城墻長1168.9米、東城墻長2435.5米,總長6789.3米,現(xiàn)存城墻總長5677.8米。城門五座:北門廣榆門、南門鎮(zhèn)遠門、東門振武門、大西門宣威門(已毀)、小西門新樂門(已殘)。五門均為拱券式,門洞上額鑲有門匾,頂部均建有二層敵樓(均毀),東南兩門設甕城。東城墻上建有紅磚砌筑的文昌樓(已毀),為全城的制高點。東南城角建二層高的魁星樓(已殘)。筑城時隨地形不同,加設馬面,大小不等,相距不一,共十二處。(附現(xiàn)狀圖)由于自然和人為的因素,榆林城墻遭到了較大的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