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首座"長江大橋"或在宜昌 地圖中的湖北故事多

圖為清同治元年(1862年),由湖北巡撫嚴樹森主持繪制的《鄂省全圖》。

去年以來,我省地圖整理應(yīng)用工作取得階段性進展。工作專班耗時1年多,收集有關(guān)湖北的各類古、近代地圖資料2萬余幅,《湖北省歷代地圖成果概覽》也將于今年出版印刷(本報1月30日1版報道)。

經(jīng)緯交錯,記載滄海變遷。抖落歷史煙塵,一幅幅地圖徐徐展開,映現(xiàn)出一個厚重、多彩的湖北。

最早“鄂”字地圖

刻于800多年前

目前,專班找到最古老的包含湖北信息的地圖,是1136年雕刻在石碑上的《禹跡圖》,該圖收藏于西安碑林博物館。在現(xiàn)存的石碑雕刻地圖中,《禹跡圖》是最古老、也是最早使用網(wǎng)格符號表現(xiàn)比例的地圖。

地圖描繪了宋朝時期中國的全景,其中水系、海岸很接近現(xiàn)代地圖的形狀。圖中行政區(qū)名有300多個,標注名稱的河流近80條。圖中長江漢江交匯處,被標上了一個“鄂”字。

由于缺乏確鑿的證據(jù),這幅珍貴地圖的作者是誰,至今仍無定論。省地圖整理應(yīng)用工作專班負責人徐漢卿表示,對這幅地圖還將進行深入研究,希望從中發(fā)掘出更多關(guān)于湖北的信息。

宜昌曾現(xiàn)史上首座長江浮橋

在《湖北省歷代地圖成果概覽圖集》中,收有明萬歷二十六年(1598年)出版的《湖廣輿圖》,圖中湖北的省界與今天有很大不同,繪制也未必精確,但其中已清晰地標注出了監(jiān)利、天門建始等地名。

在圖集中,還收錄了明代《江漢攬勝圖》,圖中黃鶴樓晴川閣隔江相望,江面上大小船只千帆競發(fā),岸上房屋鱗次櫛比。

“明代這兩幅圖,反映湖北自那時起就是長江中游重要省份武漢已經(jīng)是一座貿(mào)易發(fā)達的繁華城市?!毙鞚h卿說。

而到了清代,有關(guān)湖北的地圖更加準確。1754年繪制的《大清分省輿圖》之湖北圖,用不同圖形顏色標注了山脈、州府等,當時的湖北省界與今天已有些相似。到清同治元年(1862年),由湖北巡撫嚴樹森主持繪制的《鄂省全圖》中,對驛站、道路,長江各沙洲都已有標識。

古代地圖中,還隱藏著一些趣聞。清代的《四川湖北水道圖》,用山水寫意手法,描繪了從岷江到湖北荊州段沿岸的自然和人文景觀,并引用了大量詩詞歌賦、歷史掌故作為注釋。其中有一段寫道:“夷陵以下有虎牙山、荊門山,昔公孫述依此做浮橋拒敵……”

這浮橋指的是公元33年,割據(jù)稱帝的公孫述為阻擋劉秀大軍,在今宜昌東南隔江相望的兩座山間搭建跨長江浮橋,這可能是歷史上第一座“長江大橋”。

圖為清代中期繪制的《湖北省搶修長江、漢水堤工圖》,畫出了長江荊江段、蘄州段,漢江的老龍堤至漢川謝家院段的大堤修筑工程。

紀錄長江防汛壯闊史篇

長江流域自古以來發(fā)生過多次大洪水,古人為抵御洪水而做的努力,在湖北地圖中多有表現(xiàn)。

清代中期繪制的《湖北省搶修長江、漢水堤工圖》,就向人們展示了當時一項重大水利工程的全貌。圖中著重畫出了長江荊江段、蘄州段,漢江的老龍堤至漢川謝家院段的大堤修筑工程,標明了需要修筑的江段、堤防長度以及責任部門。目前,國內(nèi)尚無同時代的類似地圖。

另一幅《鐘祥縣部堤十八工全圖》,繪于清咸豐八年(1858年),顯示了安陸府鐘祥縣境內(nèi)襄河沿岸18段河堤潰口的修復情況。圖上的“京山隄”等6個地方,用貼紅標注了工程開工狀況。

1871年,由歷史地理學家馬征麟編繪的《長江圖說》,在精確性上有了很大進步。全圖以空白方格為底,依據(jù)方格大小推算,地圖比例尺約為三十萬分之一,是目前所見中國古代內(nèi)容最豐富、繪制最精確、比例尺最大的一幅長江中下游水道圖。

1884年繪制的《全漕運道圖》之湖北漕運道圖,則詳細描繪了長江水道中的沙洲、磯頭、支流、湖泊等與漕運水道密切相關(guān)的地物,像洪山寶塔、黃鶴樓、白沙洲等地標,都能在圖上找到。該圖繪制精美,藝術(shù)觀賞價值也頗高。

日本間諜曾細繪湘鄂地形

近代以來,中國曾飽受欺凌。侵略者們在中國大肆掠奪各種資源。地理測繪信息,也成為他們攫取的目標。

1906年出版了一份《湖北省全圖》,該圖為銅版石印,列出了比例尺、經(jīng)緯度和圖例,無論是編繪水平還是印刷質(zhì)量,在當時都是出色的。但是,這幅地圖的作者是日本人岸田吟香。當時,很多日本人以企業(yè)人員的身份為掩護,在華搜集情報,岸田是其中之一。

實際上,日本對湖北地理信息的搜集,在更早之前就已開始?!逗遍L江經(jīng)濟帶歷史地圖》中,收錄了一套1883年繪制的《湖廣云貴旅行圖》,這套地圖制作精良,其中漢口地圖的精度已經(jīng)達到1/2000。名為“旅行圖”,其實這是日軍工兵中尉小田新太郎深入中國境內(nèi)繪制的軍用地圖。

“從甲午戰(zhàn)爭后,日本陸軍參謀本部對中國進行了系統(tǒng)的測繪工作?!毙鞚h卿揭秘說,這一行動持續(xù)了幾十年,攫取了大量重要情報,“如今這些地圖,也已成為日本侵略中國的鐵證之一?!?湖北日報記者彭一葦)

責編:漢網(wǎng)

Hash:0f7a419d3bc98733bcf56fa32a5d758b75f21f86

聲明:此文由 大城小市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