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潤餅

潤餅是春卷的一種,發(fā)源于泉州,而后流行于臺灣、福建地區(qū),這是一種比春卷更為古老的吃法,但兩者在做法上又略有不同。

在泉州,說起潤餅大家應該都不會陌生,因為吃潤餅是閩南一帶的傳統(tǒng)習俗。據歷史記載,自宋代起,閩南一帶,尤其是泉州人每逢冬至祭冬之時,清明祭祖之日,均有吃潤餅的習俗。到后來,吃潤餅這一習俗又延續(xù)到每年的元宵、中秋、春節(jié)等傳統(tǒng)民間節(jié)日。

相傳開這種吃法之先河的,是明朝總督云貴湖廣軍務的同安人蔡復一。當時同安屬泉州府轄,因此這種吃法便流傳開來,在閩南成了家常名品。

泉州的“潤餅菜”是以面粉為原料擦制烘成薄皮,俗稱“潤餅”或“擦餅”,食時鋪開餅皮,再卷胡蘿卜絲、肉絲、蚵煎、蕪荽等混鍋菜肴,制食皆簡單,吃起來甜潤可口。晉江的"潤餅菜"卻復雜許多,那包"潤餅菜"的主料肯定是要多種多樣,擺了滿滿一桌的。有這么一些主料菜肴:豌豆、豆芽、豆干、魚丸片、蝦仁、肉丁、海蠣煎、蘿卜菜。還有一些配料:油酥海苔、油煎蛋絲、花生敷、蕪荽、蒜絲。吃的時候必須兩張"潤餅皮"才能保證其不被豐富的內容所撐破。這種脆嫩甘美、醇香可口的美味,一般人2卷足矣。

手握一卷潤餅菜,輕輕咬一口,首先迎接味蕾的是海苔的香氣,還沒享受完香脆的米粉海苔末,主餡料錯綜復雜地在味蕾上散開,一下子,脆的、甜的、咸的、滑的、酥的都來了,讓人胃口大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