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也稱之為地瓜;“番”就是異邦,其得名,本身說明它是從南洋傳入的農(nóng)作物。番薯的營養(yǎng)、口感和大米相比,屬次一等的雜糧。但實際上,它是客家山區(qū)雜糧中的老大,地位僅次于稻谷,對于山區(qū)清貧人家而言,番薯幾乎等同于主食。
在閩西汀州(今長汀縣),番薯的品種眾多:根據(jù)其膚色,紅的叫番薯,白的叫白薯,黃的叫黃薯;根據(jù)收獲季節(jié),夏至前栽種的叫早番薯,早稻收割后下種的叫晚番薯。
當?shù)厝耸秤梅碛惺畞矸N辦法:煮吃;去皮切成片曬干,做成番薯片;可以攤番薯餅炸著吃,等等。早番薯粉多,一般用機器刷爛過渣做成地瓜粉,用來加工成鏡子粉(薯粉條)吃。
早番薯吃不完,擱在家中萌芽生蟲,大板車拉去碾成漿。院子里放個大禾桶,搭起支架,吊上紗布,舀上薯漿,清水一濾,攪幾下,薯漿就嘩啦啦地滴落到禾桶里。天黑,倒凈禾桶里的水,灰白的地瓜粉就凝成了,鏟入木桶挑回家。翌日,用辣辣的日頭曬,院子里、房頂上曬滿了點點濕地瓜粉,白花花的,香味飄滿村子了。
清代以來,閩西客家首府汀州城鄉(xiāng)就用地瓜粉做粉條了。因其色澤透明光亮似鏡,所以被稱之為鏡子粉。民間常用它烹制菜肴招待客人,有個順口溜說:“平時來了親和友,玻璃鏡子氽豬肉,加配木耳黃花菜,湯鮮味美滑溜溜?!?
鏡子粉的制作工藝如下:地瓜粉1斤,清水適量。將地瓜粉盛入盆內(nèi),加適量清水,用手攪拌成稀漿狀待用。備方湯盤一個,用布蘸上食油在盤內(nèi)擦一遍,使其潤滑,將稀漿舀入湯盤內(nèi),雙手端盤輕搖,均勻后置沸水鍋內(nèi),加蓋,用旺火蒸1分鐘后起鍋,起出粉皮,掛在竹竿上晾至半干,取下用刀切成3厘米左右的三角形或菱形塊狀,再攤置竹篦上曬干,即成粉皮。
鏡子粉用溫水浸泡,讓其變軟。包菜絲、蒜泥入油鍋加鹽,炒出香味,醬油、花生油、蔥花、花生米也必不可少。將這些配料和浸軟的鏡子粉放進碗里一攪,滿室氤氳,沁人肺腑。嘴巴咂咂一響,鏡子粉就滋溜滋溜地滑到肚子里,滿腸清香。
作為祖祖輩輩養(yǎng)命主食之一的番薯,客家人想著法兒變著花樣享用,正是這樣豁達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沖淡了清貧生活濃濃的苦澀。(李玉林)
信息來源:福建省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