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翔臊子面

鳳翔臊子面是陜西省寶雞市鳳翔縣的特產(chǎn)。鳳翔的臊子面同樣有著岐山臊子面的薄、筋、光、煎、稀、汪、酸、辣、香的獨特風味,使人欲吃不忍。

鳳翔臊子面是陜西西部的特色食品,據(jù)說是當年周文王發(fā)明的,文王當時在西岐帶兵打仗,為了給將士們御寒就做了一大鍋熱湯,有紅、黑、綠、黃、白五種顏色。將士們每人撈上一碗面條,再澆上這五色熱湯,吃的熱乎乎地,渾身是汗。

臊子湯有五種顏色:紅色是臊子肉、紅蘿卜、紅辣椒;黑色是黑木耳;綠色是香菜、大蔥、蒜苗、韭菜和其他蔬菜;黃色是雞蛋、黃花菜;白色是豆腐、土豆。

臊子肉是用豬肉,帶皮五花肉,或者牛羊肉,切成小丁。鳳翔人把做臊子叫“攬”臊子,肉在鐵鍋里煸炒一下,不加水,加上八角、花椒、辣椒、生姜等作料用文火燉一個多小時,快出鍋時再加上鹽、醬油、醋,這時一鍋紅艷艷的臊子香氣四溢,在院子里都能聞到香味。這是干攬臊子,冬天放上個把月都不會壞。過去在鳳翔,殷實的家庭長年都有臊子罐罐(把臊子肉盛入一個陶瓷罐里存儲)。

做菜時先做“漂花菜”:把雞蛋攤成薄餅,切成十毫米大的菱形小片。蔥、蒜苗用針劃成絲(也可用刀劃),再切細。香菜切成十毫米長,豆腐切成小方丁。這是湯的“漂花”,還有底菜。底菜冬天用紅蘿卜、土豆,夏天用刀豆角、蒜苔、葫蘆瓜、豇豆角、苤藍等應(yīng)時蔬菜,切成小丁,炒好備用。木耳泡好洗凈,黃花菜洗好切成二十毫米長的段備用。

做臊子湯叫“搭湯”。過去用的土灶是前后兩個鍋,前鍋燒水下面條,后鍋搭湯。一大鍋開水,依次放入臊子肉、木耳、黃花菜、生姜、花椒面燒開,再放入底菜和醬油、醋、紅油辣子、麻油,最后再下漂花菜,這一鍋五色的臊子湯就做好了,嘗一口,香、辣、麻、酸,味道好極了。前鍋下面條,這個鍋更大,水要多,一把細長的面條扔在滾開的沸水中,“下到鍋里蓮花轉(zhuǎn),撈到碗里一窩絲”,每碗只撈半碗面條,澆上臊子湯,彩色的臊子、底菜和漂花菜浮在白色的面條上,湯的上面又浮著一層紅油,簡直就是一碗碗藝術(shù)品,使人欲吃不忍。

鳳翔的臊子面同樣有著岐山臊子面的薄、筋、光、煎、稀、汪、酸、辣、香的獨特風味,岐山臊子面,光吃面不喝湯,一個人一頓要吃十幾二十碗,招待員忙都忙不過來;鳳翔臊子面,既吃面也喝湯,飯量大的人有個四、五碗就可以了。岐山臊子面,是用堿水和面;鳳翔臊子面,用好麥子磨出的新面粉,已經(jīng)夠筋道了,所以不用堿水。岐山把切面叫“鍘面”;鳳翔把切面叫“犁面”,方法雖然不同,但都是切出細長筋道的面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