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南姑娘茶

“姑娘茶”,提起這甜滋滋、親昵昵的名字,總抹不掉生平第一次接觸品嘗的深刻印象。 七十年代初的一天,幸運(yùn)到了出名的茶鄉(xiāng)——廣南底圩,剛進(jìn)一農(nóng)戶家還未坐定,一位戴花頭巾、身著粉雅布大擺衣褲、腳穿白毛邊底布鞋、水靈靈面帶羞澀的勒少(壯族姑娘)就在主人招呼下敬上一杯火塘小茶罐煨的悲翠青茶。茶來到手,一股清香就撲鼻而來,方品一口,只覺眼明心亮,渾身舒暢。我暗想:好漂亮的姑娘,好香甜的青茶,恐怕這就是早已聞名的“姑娘茶”了,哦,可能是姑娘敬的茶就叫“姑娘茶”吧,接過策二杯,便興致勃勃向主人顯示自己的“精明”,只見主人微微一笑,給了我一個(gè)否定的表示。 底圩茶早有名氣,原先最出名的餅茶,是將春尖茶蒸熟去青,用帶有花紋圖案的木模壓成方餅,定型后倒出晾干再切除邊頭料腳,包裝運(yùn)銷外地。而切除、包裝這一工序,姑娘們心細(xì)手巧,是最合適的人選。餅茶遠(yuǎn)銷外地價(jià)格較高,當(dāng)?shù)仉m人人喜歡飲用,卻嫌昂貴而不愿破費(fèi)購買,而總是買姑娘們加工餅茶切下的邊頭料腳而積攢的散茶。久而久之,人們就把姑娘積攢出售的高質(zhì)散茶稱作“姑娘茶”了。有一次,底圩龍丈村的一位茶農(nóng)偶然用剛編好的鮮竹甑底蒸糯米后又緊接著蒸茶,蒸出的茶清香誘人,保留著一股糯米鮮竹香味。泡出茶來,清黃鮮亮,香醇味美,清心悅目,回味悠長。從而得到啟示,以后就用糯米墊底蒸茶,再用新鮮金竹鋸?fù)?,口面抹上香,將茶裝進(jìn)竹筒壓緊,用觀音泥或棉紙封口后,再排放在用磚瓦搭砌,經(jīng)木炭燒燙后的烤溝中,余熱烘烤。從此,新一代底圩茶——竹筒茶便問世了。爾后壯族“三月節(jié)”,青年男女對(duì)歌時(shí),姑娘們總以此為佳品贈(zèng)送戀人親友,竹筒茶便成了名副其實(shí)的姑娘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