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雕

雕刻藝術在我國有悠久的歷史,按雕刻的質體分類,可分為牙雕、玉雕、木雕、石雕、磚雕、骨雕等。廣雕是指以廣州為代表的具有嶺南地方特色的雕刻工藝及其制品。廣雕中最負盛名的是牙雕、玉雕和木雕。

特產(chǎn)文化:據(jù)史書記述,我國牙雕工藝已有30OO多年歷史,廣州牙雕的出現(xiàn)比中原地區(qū)稍晚,始于晉代,亦有2000多年歷史。在西漢南越王墓出土文物中有一捆5支大象牙,最大的長達126厘米。據(jù)鑒定,象牙的產(chǎn)地是非洲,可能是通過海上絲綢之路運來的。另外還出土了刻畫象 、象牙算籌和殘牙雕器等。可見這些象牙是進口雕刻作原料之用,如果鑒定屬實的話,那么,廣州牙雕的歷史就要大大推前了。過去嶺南人,特別是廣州及珠江三角洲人視象牙為吉祥之物。認為可以“辟邪除穢”。這里介紹的牙雕是指象牙雕刻。廣州的象牙雕興盛于明代后期,經(jīng)過歷代的發(fā)展,逐漸成為廣州的著名特產(chǎn)。

特產(chǎn)品種:廣州人認為玉與象牙一樣,能辟邪消災,如意吉祥,因此特別喜愛玉,視玉為寶。廣州街上大多數(shù)的俊男靚女頸上都掛玉雕小牌(玉墜),手上戴著玉戒指或玉鐲。

1983年在南越王墓0土大量的玉器,其中有玉壁、玉盒、絲褸玉衣、玉印、玉佩、玉角杯等130多種“漢玉中的稀世之寶”。這些工飾精品均經(jīng)精雕細刻,構思奇妙、工藝精湛。這說明廣州的玉雕工藝,在西漢時代已經(jīng)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而廣州的玉雕工藝興盛于唐代中后期,亦有千多年的歷史,可謂源遠流長。廣州玉雕藝術繼承了宋代巧色玉的傳統(tǒng),創(chuàng)造了“留色”的特技,顯出了原玉的天然顏色,特別精美。到清代道光年間(19世紀初葉),廣州玉雕工藝制造業(yè)已成行成市,而且出現(xiàn)了玉器工商行會組織。

廣州玉雕藝人汲取各地玉雕技術,博采眾長,與廣州牙雕技藝結合起來,在品種、工藝、用料等方面創(chuàng)造出自己的風格。廣州玉雕的原料多選自粵西信宜的“南方玉”。信宜玉呈草綠色,半透明,多自然斑紋,磨琢后晶瑩通透,別具一格。廣川玉雕制品有首飾品和擺設品兩大類。首飾品有玉鐲、戒指、耳環(huán)、玉墜以及以金銀寶石鑲嵌的玉飾等。擺設品有傳統(tǒng)的花卉、人物、鳥獸、瓶罐以及玉球、花舫、寶塔等別具風格的高級工藝品。其中通雕玉球是廣州玉雕藝人攻克玉石高硬度、難加工的產(chǎn)品,這種玉球構思獨特,造型精美,多達20多層,大球套小球,厚薄均勻,各層轉動自如,托在手上輕輕晃動,會傳出玉石碰擊的清脆聲,而球上還雕上山水、花卉、人物、蟲魚、花鳥等襯花,形象生動逼真。其中一座18層吊縛雙獅子母球曾獲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獎。薄胎南方玉碗和玉雕小茶具也是廣州玉雕中的精品,是中國玉雕藝術的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