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圃臘腸

“黃圃臘腸”遠近聞名,風味與眾不同,故一到臘味季節(jié),很多人都買黃圃出產的臘腸作佐膳、送禮。據說清朝末期,黃圃墟上有個賣豬肉粥的固定檔口,一向生意平穩(wěn),檔主人稱老洪“腥”(“腥”是土話的讀聲,意即先生),一家大小,兩餐也算糊得住口。這一年的冬季持續(xù)奇冷,無人上街吃粥,逼得“老洪腥”只有將準備應市的豬肉腌制起來。過得兩三日,發(fā)現腌肉不但沒有變壞,反而有一陣異香撲鼻,但他不敢拿來煮粥給顧客食,恐賣壞招牌,便打算將它曬干,自己分餐作為下飯。但肉已切片,如此曬來太麻煩了,見有現成豬腸在,便靈機一動,將豬腸掰衣,將肉切細粒,塞入腸衣,用水草分截綁起來曬。經過幾天風吹日曬,爽而有香味,吃起來別有風味。以后,遇來同樣情況,便如法炮制,如此反復,不斷改進,便放膽試銷,果然大受歡迎,生意日漸興隆。后來,老洪腥又帶了兩個兒子到順德陳村開了分店,由是一傳十,十傳百,傳到廣州,不少人自雇艇仔(當時來往廣州陳村的唯一交通工具)去陳村采購他的臘腸。

再后來,老洪腥又到廣州去開店發(fā)展,以“黃圃臘腸”之名大肆宣傳,久而久之,黃圃臘腸便成了有口皆碑的土特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