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泥塑

高密泥塑,已有400多年的歷史,在明朝隆慶,萬歷年間,這里的農民就自己設計用泥做成一種叫“鍋子花”(也稱泥墩子)的焰火出售。后來又把裝火藥的泥坯塑成娃娃型,焰火放過以后,再當玩具或裝飾品擺設。最后這各泥塑的品種逐漸增多,有“老虎”“獅子”“猴子”“小狗”“小貓”“雞”“鴨”等動物,也有“白蛇傳”“孫悟空”“牛郎織女”等傳奇故事,并且涂以各種顏色,使其生動活潑。從此,泥塑不再是焰火的附屬品,而民展成為一種獨立的手工藝術品了。到清朝乾隆年間,聶家莊泥塑又借鑒了楊家埠年畫的藝術特點,在表現手法上和著色上有所創(chuàng)新,且逐步增加了音效和局部動作聲音。色澤、動作融為一體。每逢山集、廟會都有賣泥玩具的。民間流傳著“孩子哭.,找0,0買個泥娃娃,逗得孩子樂哈哈”的民謠。可見當時泥玩具深受孩子們的歡迎,現在它已經作為一種民間藝術保留下來,并多次在國內外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