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霜腸

 羊霜腸在北京已經(jīng)絕跡了。1987年我在東四西大街回民鋪上吃到最后一碗,從那時起到現(xiàn)在,17年中再也看不見霜腸的蹤影了。今年春節(jié),我曾抽空逛了地壇、東岳廟、白云觀三個廟會,也是失望而歸。 羊霜腸是在羊腸子里灌血,圓滾滾的用小火放在湯鍋里煮,陪煮的有羊脆骨、羊筋(制作方法和鹵煮火燒差不多,但羊霜腸是回民經(jīng)營,你說鹵煮火燒是要挨罵的)。 腸子熬煮時間長了,里面的羊血就凝成血豆腐。掌柜子從鍋里挑出腸子,用刀切下一段,在案板上切成片放在碗底,再放一些碎羊肉,澆上熱湯,撒上辣子、芝麻、香菜、蔥話。齊活! 羊霜腸要和熱燒餅一塊吃。羊腸子比豬腸子油水多,價錢卻差不多,所以更受老百姓歡迎。白色的羊油都凝在腸子和碗邊上,像掛了一層霜,因而叫“霜腸”。我少年時家住西城北長街,學(xué)校在東城,每天都要經(jīng)過五四大街和東四西大街。那會兒這些地方還沒有拆遷,路上有一家回民小飯館,一年四季賣霜腸。剛開始1毛5一碗,到87年市政搬遷時,已經(jīng)漲到5毛一碗了。現(xiàn)在那里成了一家書店。 這些年北京提倡恢復(fù)古都原貌,挖掘民俗,許多消失多年的小吃都逐漸“復(fù)出”,偏偏沒有霜腸,是個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