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左旗酥油
酥油是鮮奶中的精華,含有生物有機體所必需的全部重要營養(yǎng)成份,最為珍貴,是招待貴賓或重大節(jié)日享用的昂貴食品。
酥油,古人稱其為“醍醐”。元代把醍醐列入御膳用的“北八珍”之一,視為美食之珍品。唐代著名詩人杜甫在品嘗過醍醐之后,即興賦詩《大支寺贊公房》一首,贊曰:“醍醐長發(fā)性,飲食過扶衰”。酥油不但是美食珍品,而且還具有一定的藥用功能和廣泛的實用價值。明代醫(yī)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獸一》中載:“‘醍醐,引寇宗曰:‘作酪時,上一重凝者為酥,酥上如油者為醍醐,熬之即出,不可多得,極甘美’。”酥油具有潤肺止咳、滋補之功能。顧況在《行路難》一詩中云:“豈知灌頂有醍醐,能使清涼頭不熱”。“醍醐灌頂”一詞,可能由此而得出吧。佛教中常以“醍醐灌頂”比喻灌輸智慧,使人大徹大悟,以達到最高的佛法境界。因此,酥油又是用以敬佛的最佳供品。在蒙古族居民的日常生活中,酥油是不可缺少的物品。
酥油珍貴,其制做方法必然古分講究。先將剛擠的鮮奶,通過紗布幾次過濾,經(jīng)發(fā)酵使其成為酸奶。再擠兩盆鮮奶,煮熟晾溫,然后把兩盆熟奶和一盆酸奶同時倒入奶筒,加蓋密封,這時候,主人就開始用木棍,在筒內(nèi)不斷地上下攪動。如筒內(nèi)的奶液太涼,就把奶筒放在陽光下或火爐旁加溫然后再攪動,至到原本融在奶液中的奶油漂浮到上面。這時就揭開筒蓋,用雙手將油捧出放入盆內(nèi),再倒進涼水漂洗。由于奶油在涼水中要變硬,因此在漂沅的時候,要使勁捏奶油。經(jīng)過數(shù)次漂洗,奶液與奶油完全分離,酥油就制做成了。一般百斤鮮奶僅能提取五、六斤酥油。為食用方便,主人常把酥油裝進器皿或洗干凈的羊肚內(nèi),并加以密封。若需長期貯存,把酥油放置在零下十五度的地方最為適宜。
食用酥油,或蘸到熱饅頭上,或攙進奶茶里,或佐以西餐,別有一番特殊的清香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