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芽塌餅

麥芽塌餅是蘇州同里古鎮(zhèn)上一種傳統(tǒng)的蘇式茶點,它是心靈手巧的鄉(xiāng)村主婦們個個都會做的一種鄉(xiāng)土點心。晨起時,同里人喜歡用麥芽塌餅做早點,在田里忙得腹中空空時,麥芽塌餅又成了人們墊饑的好干糧,而擺起場面吃“阿婆茶”時,自然也少不了這種應時美味的麥芽塌餅。

麥芽塌餅的特色主要取決于制作該餅的重要原料佛耳草和麥芽。佛耳草,學名鼠曲草俗稱清明菜,屬菊科,是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莖葉密布,白色綿毛,4~6月開花,8~9月結(jié)果。鼠曲草可以祛風散熱,化痰止咳,是治療咳嗽的常用中藥。而麥芽內(nèi)含豐富的淀粉酶,能使淀粉轉(zhuǎn)變成麥芽糖和糊精,具有開胃、健脾、消食等功能。麥芽塌餅其貌不揚,但制作的工序卻相當繁復。 先用大麥浸水發(fā)芽,曬干磨成粉待用。在村間田埂上采摘佛耳草,洗凈曬干。在米粉中摻入適量的麥芽粉,這是做好麥芽塌餅的關(guān)鍵,摻少了餅子“塌”不起來,食之會有硬硬的感覺;摻多了,餅子會“塌”得過分,成不了形。接著,和以煮熟剁爛的佛耳草,加適量的水和成面團,包餡成餅。餡料有赤豆沙和黃豆沙兩種,再加上用糖制的豬板油丁和核桃肉。在餅的外層撒上芝麻,用猛火蒸煮。蒸熟待餅涼后,在平底的鍋上油煎,煎至撒芝麻的一面略呈金黃色,用刷子涂上用麥芽做的糖水,這時,清香撲鼻、黛青光亮、細膩甜糯的麥芽塌餅便呈現(xiàn)在面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