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定黃瓜干

主要產于平定縣后溝、河頭兩村。明洪武年間(1368--1398)開始生產。以清脆、爽口、香醇味厚、食用方便而受到人們的青睞。清朝被定為進貢皇室的物品,享有“龍筋”之譽。黃瓜干系選用優(yōu)質無剌無籽幼瓜制成,富含人體必需的維生素、鉀鹽、氨基酸、糖類等多種營養(yǎng)成分,能促進腸胃蠕動,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平定黃瓜除滿足本地需求外,還銷往京、津等地。

在平定古州,“黃瓜干”制作歷史最悠久、工藝最精巧、質量最上乘、產銷量最大的是平定州城西冠山腳下的后溝與河頭兩個村莊。據(jù)后溝人傳說,平定黃瓜干的制作工藝技術為后溝村劉、李兩家祖先所創(chuàng)。在明朝洪武年間,劉、李兩家的祖先由洪洞移民來到平定州,并選擇后溝村作為長久定居地,因這塊土地三面環(huán)山,山上樹木茂密,河水四季長流,地域氣候宜人,非常適宜開墾生存。他們在這塊土地上辛勤耕耘,繁衍幾十年,除開墾山坡地種植糧食作物外,還利用豐富的水資源打井發(fā)展菜園,種植黃瓜等蔬菜。當時冬季沒有吃的蔬菜,他們就把夏、秋兩季的大田菜進行干制后備做冬季食用。經過多次實驗,最后試驗成功了用煤火烤制的黃瓜干,即“龍筋”牌黃瓜干。

關于“龍筋”牌黃瓜干的由來,還有一個動人的傳說。1703年(康熙四十二年),康熙西巡,駐柏井驛休憩,在食用此品后,對其稱贊不已,此后黃瓜干就成了進貢的產品。到乾隆年間,有人專獻此品于皇帝,乾隆皇帝又親筆御批“龍筋”二字的龍票,以示“龍筋”牌黃瓜干的獨特,其中還提到了種植地的專屬是平定州后溝、河頭兩村,從此,“龍筋”牌黃瓜干真正成為平定古州的一大名品,并進入美饌佳肴“宴席四干”的名列。

平定的黃瓜干和砂貨、鐵貨飲譽中外,古有“黃瓜干上貢品,龍字砂鍋悅帝心”的美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