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宮傅祠在南新街廟橋弄內(nèi),是清乾隆六十年(1795)為祭祀工部尚書周元理而建的專祠。周元理一生為國家鞠躬盡瘁,廉潔奉公。在其病逝后,乾隆皇帝非常痛心,親自為其寫“諭祭文”。
周宮傅祠坐南朝北的大殿規(guī)整宏大,斗拱、枋條、柱頭、懸花籃都有木雕,而且雕工精細。粗大的木柱下有覆蓮式青石礎(chǔ),十分古樸。其正門前,有一棵古雅的羅漢松,230多歲了,依然樹形婆娑,枝葉紛披,被認為是祥瑞之兆,里人爭相傳為奇談。
周宮傅祠前后共六進。前三進是祭祀周元理的專祠;第四進是周家祭祀列祖列宗的場所;五六兩進在晚清及民國年間,是民眾祭孔儀式的地方。周宮傅祠作為三祭合一的空間,這在江南比較罕見。
參觀周宮傅祠,可以看到大殿的面貌依然,整個大殿建筑放有回避、肅靜等行牌。大殿北面原有三進,現(xiàn)只剩下最后一進,被修繕后恢復(fù)了周家全盛時代祭孔和家學(xué)私塾的歷史風(fēng)貌。私塾里掛有周家始祖宋理學(xué)大師周敦頤像。周敦頤是我國理學(xué)的開山祖,周元理家族更是把他作為始祖,并推崇之以光耀周氏后人。
在周宮傅祠南大門六角纘頂亭子中間,有一塊御碑,這就是當(dāng)年乾隆為周元理欽賜的詔刻祭文。這座御碑可謂經(jīng)歷了一番波折,在文革期間曾遭到破壞,石龜?shù)?-被砸,碑身摔斷,而碑額不知去向。
最后,在修復(fù)古跡時,終于在一進和二進東南角的水泥底下把碑額挖了出來。如今上諭碑,是由斷掉的兩截修補而成,反面的詔書已被磨光了文字,祭文文字基本還能看清。v
2019年,周宮傅祠入選第八批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