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橐城

盤橐城

AA級旅游景區(qū)

盤橐城位于喀什市東南郊多來提巴格路以南,是公元74至91年間東漢名將班超在此駐守長達17 年之久的城堡遺址。班超以盤橐城為根據(jù)地,抗擊匈奴,安扶西域,恢復了中央政權對西域的統(tǒng)治,并重新開通了絲綢之路。后在原古城遺址上修建了盤橐城,以班超雕像為中心,36勇士雕像沿神道左右對稱,后襯36米長、9 米高大型半圓浮雕屏墻,建有大門、古亭、石牌坊、城墻、烽火臺等建筑?!氨P橐城”早在公元1世紀,我國史書中即有記載。初為疏勒國國王兜題駐蹕之地。公元73年,班超出使西域,正是在這座城里,擒拿了匈奴傀儡—疏勒國王兜題,擊敗匈奴勢力,安定了西域,所以亦稱之為“班超城”。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此城毀于戰(zhàn)火。

盤橐城的歷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漢代,而當時與漢同時存在的強大政權便是北方的游牧民族——匈奴,匈奴對中原的侵擾、掠奪,使其成為中原王朝的宿敵。作為疏勒國行宮所在地的盤橐城同樣也在親匈奴的疏勒國王兜題的統(tǒng)治之下。公元73年,班超奇襲盤橐城,重開絲綢之路,從此班超在西域的威望日漸提高。公元92年,班超被擢升為西域都護,直到公元102年70歲時,班超才卸任回到長安,班超在盤橐城經(jīng)營西域長達18年之久,盤橐城的歷史與班超緊密相聯(lián),因而在很多史料之中,盤橐城也稱之為“班超城”。

在原古城遺址上修建了盤橐城,清代稱為“小土坡”,占地14.5畝,以班超雕像為中心,36勇士雕像沿神道左右對稱,后襯36米長,9米高大型半圓浮雕屏墻,建有大門、古亭、石牌坊、城墻、烽火臺建筑。

1949年后本世紀初,法國考古學者伯希和曾到此發(fā)掘勘測。據(jù)其所繪地圖標示,當時所存遺址僅余北面和西面城墻,北墻長287米,西墻長205米,面積約為58835平方米。據(jù)某些專家推測,這僅是該城的二分之一墻。1949年后,由于修路建廠,將其遺留城墻大部平毀。

盤橐城,位于新疆喀什城東南,維吾爾語中稱“埃斯克沙爾”,是破城子的意思,破城子,名如其實,破敗而塵封了歷史的過往,這里曾是西域疏勒國國王的行宮,這里也是東漢班超建功立業(yè)之地,更是漢代經(jīng)營西域的隆興之地。歷史的風雨,戰(zhàn)火的洗禮,使得盤橐城與其他古城一樣,或人為毀壞,或風雨侵襲,昔日的輝煌便走入歷史的故紙堆之中。清乾隆年間(1759年)毀于戰(zhàn)火,乾隆后所重修的盤橐城墻也在新中國建立后被毀,如今的盤橐城為1994年在原址上興建,旨在紀念這位維護民族團結的歷史名人——班超。修建于盤橐城故址之上的班超紀念公園內(nèi)塑3.6米高的班超立像,而追隨班超的36勇士也威風凜凜地排列于班超像兩側,園中城墻聳立,浮雕栩栩如生,碧草綠樹環(huán)繞,而烽火臺似乎仍可見當年狼煙,英雄建功立業(yè)的動人事跡也便在這濃濃的歷史氛圍之中娓娓講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