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公湖

裴公湖

裴公湖,俗稱蓮花池,在成縣縣城西隅。唐天授年間(690年 ~ 692年),成州刺史裴守貞創(chuàng)建,故名。明萬歷年間成縣知縣黃泳,先后組織民力增補修葺,擴大池塘,增建景觀,使公園規(guī)模更加擴大,成為布局別致,風(fēng)光綺麗的隴南小西湖。

  裴公湖為蝴蝶形,占地27畝,湖面23畝,分為相對稱的東西兩湖,湖形有如蝴蝶的一對翅膀,東湖種紅蓮,西湖種白蓮。湖中心狹窄部建亭,榜曰“湖山飛閣”,舊稱“湖山堂”,今稱蓮橋亭,為蝴蝶之身。蓮橋亭兩側(cè)有橋,與湖岸相接處各有一坊,前曰“云錦”,后曰“霞漪”。近年進行擴建,新建仿古長廊兩排,建造了牌坊門和涼亭、噴泉,種植大量名貴花木。湖西側(cè)典雅壯麗的圖書館樓和同谷畫院古色古香的臨湖水榭又為園中增加了別具風(fēng)韻的景致。早在明、清時期,裴公湖就已是“桃柳夾岸,紅蓮蒸霞”。每至夏秋之交,滿池碧蓮,香飄數(shù)里,垂柳拂波,游魚戲水,燕翔樓前,游人或憑欄湖亭,或蕩小舟于湖面,或漫步瀏覽于岸堤,清風(fēng)馥郁,愉悅舒暢,情趣盎然。

  湖東北角上方山丘有三重檐八角樓一座。登樓遠眺,成州八景盡入眼底,故名“八景樓”。八景樓早在宋代就已經(jīng)聞名,經(jīng)歷代不斷整修,更加精巧壯麗。宋代詩人曾寫詩贊道,“行盡秦川路,誰如此一州?半湖無盡藏,八景最高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