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岔峽

朱岔峽

朱岔峽

過石門溝,翻越海拔3200多米的五臺嶺,便可到達朱岔峽。朱岔,藏語意為兩條水相匯到一起的地方。它全長二十多公里,是天祝三峽中最長的一個峽。從東頭到西口,全是山勢高峻,河道深切的峽谷。入山峽,在這天然的藝術(shù)長廊中,你便能飽覽到一幅幅神筆繪成的山水畫卷,諦聽一曲曲萬籟交響的樂章,兩面高山上薄云天,陰山綠蔭如織,松濤陣陣,陽山危巖絕壁,峻峭奇絕,峽谷狹窄處,兩面山峰-遮天蔽日。朱岔峽,作為祁連山東端-中一條有名的深峽幽谷,氣候是天祝境內(nèi)最好的地方之一。春天,冰雪消融,溪流淙淙,陽光婆娑,樺林葉翠,到處是一派盎然生機;盛夏,鮮花爛漫,綠蔭蔥蔥,百鳥啼囀,清爽宜人;而秋天,那滿山的紅樺朝霞濡染般紅得像火,蒼翠的松柏林濃墨潑就似的傲霜斗寒,更會令你產(chǎn)生無盡的遐想;隆冬又是雪染山崖,霜壓翠柏,一幅瓊崖玉樹的北國風光。不知不覺出了峽口,可以看到朱紅色的山體,──這就是頗有名氣的本康丹霞地貌景觀。本康是藏語,它的漢語意思是十萬眾佛所在地。修建完整的本康,無論是紙做得 還是泥塑都須湊夠十萬個才能修一座本康。本康作為一種佛教文化的存在形式,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天祝本康勝景是天祝旅游景點中圣潔的一道風景線,本康文化與本康勝景,相互襯托,渾然一體。這些朱紅色的山體造型玲瓏奇巧,移布換景,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象型。這里的丹霞地貌景觀,主要由窗梭狀宮殿式和峰窩式丹霞地貌組成,有著"燦若朝霞,色如渥丹"之美譽,它的形成約在7500萬年至1億年前的白堊系時代,它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消亡。今天呈現(xiàn)在我們眼前的已是青壯年時期的丹霞地貌。緩緩步行,本康老人、骷髏頭、格薩爾王神箭洞、一線天、仙桃石、八戒貪睡、壁虎盜仙草、石猴出世、坐佛、巨晰、雙獅山、本康麥積、巨象山(窗梭狀宮殿式丹霞地貌)、飛來石、天窗月、狐貍精等大自然鬼斧神工的藝術(shù)杰作,讓人目不暇接,聯(lián)想萬千,聽娓娓道來的神奇?zhèn)髡f更讓人嘆為觀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