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筍橋

石筍橋

石筍橋,即筍江橋,又名浮橋,位于鯉城區(qū)浮橋鎮(zhèn)。北宋皇祐元年,知州陸廣造舟為梁以渡行人,所以稱為“浮橋”。南宋紹興三十年(1160年),和尚文會修建石橋,至南宋乾道五年(1169年)建成。橋長80余丈(約266米)、寬1.7丈(5.7米),有橋墩15座,兩翼配有扶欄。1998年8月,公布為泉州市第四批文物保護單位。

《宋史》載:“石筍橋在臨漳門外。筍江舊以舟渡,南宋紹興三十年(1160年),提刑官陳孝則(浮橋人)和他的弟弟陳知柔(賀州知州)共同籌劃,在晉江樞密官梁克家及僧名文會的協(xié)助下,動工建造石筍橋。至乾道五年(1169)完工,歷經(jīng)十年,工程才竣工。石筍橋設(shè)計獨特,造型之美遠(yuǎn)遠(yuǎn)超過洛陽橋及安平橋,其建筑造型為間空十六空,整座橋梁石質(zhì)平板橋,橋長二百三十五米,寬約六米;橋面有九十四塊一米多厚、十四米長的巨大條石鋪成;橋的兩側(cè)有扶欄;僑中有一石亭,亭中原來配有一尊觀音大師像(后改為坐身石將軍);橋墩上安置有八座塔、六尊護塵、十二只石獅、四尊護神(四尊石將軍分布在東西兩端的橋頭上)。每個橋墩都長著一棵龍樹,橋伴樹,樹伴橋,使石筍橋成為浮橋地區(qū)特有的一道風(fēng)景

在僧文會改作石橋之前,元豐七年(1084)轉(zhuǎn)運判官謝仲規(guī)曾一次再修,斷舟以續(xù)梁道,改名“通濟”。慶元間(1195—1200)僧了性于橋東低洼處再修三座小石橋,連接到府城西南的臨漳門。這些石橋在50、60年代還能看到殘跡,后或經(jīng)改建,或已湮沒,僅存遺址。

關(guān)于浮橋,南宋乾道四年(1168)起知泉州的名太守王十朋記之以詩,有“刺桐為城石為筍,萬壑西來流不盡.......世無剛者橋豈成?名與萬安同不泯?!比f安指洛陽橋。明代朱襤也書記其略。

1950年,在原墩上架鋼梁,橋面鋪木板。1962年改建,采用鋼筋混凝土橋面,橋加高3米,橋?qū)捲鲋?.7米,全長235米,15墩,橋上有扶欄,尚存清代修橋碑等文物。

1998年,列為危橋。2000年,南橋頭第一截斷塌。2002年,洪水又沖掉3個橋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