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昌路故城遺址

應昌路故城遺址

應昌路故城遺址位于內蒙古自治區(qū)克什克騰旗達日罕烏拉蘇木達里諾爾畔,又名魯王城, 元史記載,特薛禪原住呼倫貝爾草原的額爾古納,協(xié)從成吉思汗起兵,其女為成吉思汗的原配夫人,1214年,成吉思汗在達里諾爾湖駐夏,將賽罕壩、達來諾日、熱水塘以北,西拉沐淪河以南至圍場北部分封給特薛禪的兒子們,1270年,弘吉剌氏斡羅陳和他的妃子囊加真公主向朝廷請求在達里諾爾湖邊建城以居,得忽必烈應允,建城設應昌府,后升為應昌路,1287年4月,忽必烈率軍50萬征討乃顏,駐蹕應昌路。1295年,特薛禪重孫蠻子臺奉命討伐叛軍海都篤哇,一戰(zhàn)告捷。元成宗晉封蠻子臺為魯王,統(tǒng)領山東濟寧路,自此,人們稱應昌路為魯王城。

正式建置于元朝二十二年(公元1271年),是元代弘吉刺部所建的城郭,在元代,它與大寧路、全寧路同為塞北三大歷史名城。以應昌路城址為中心,城外西面為白塔寺遺址,東北為元代墓葬群;城外東邊有城隍廟和十三敖包遺址,南側有關郊遺址;城外東南的曼陀山下發(fā)現(xiàn)龍興寺遺址和應昌縣遺址等,形成總面積達20平方公里的遺址群,保存極好。

魯王城呈長方形,南北長800米,東西寬650米。城內設內城,呈方形,邊長230米,初為魯王府第,后為皇帝宮殿。城內中部靠北為宮殿基址,漢白玉石柱礎保存完好,四面各有一門樓建筑;南部分布井字形街道,為市區(qū),此外,城內還有社祭壇、儒學、孔廟、報恩寺等遺址,粗大的漢白玉石基清晰可辨,古跡文物比比皆是,歷史上,魯王城是南接元上都、六大都,北連錫林浩特、和林、烏蘭巴托的樞紐,也是中國南貨北上的聚集地及旅蒙客商的貨棧,當時,在魯王城西山上建的白塔猶如路標,指示著駝隊、商車的往來。

公元1368年,元順帝妥歡貼睦爾在明軍的進逼下,撤出元大都——北京,北走應昌,在此城固守二年,1370年病故于應昌。順帝子愛猷識里達臘在應昌路繼位,改元宣光,史稱北元,應昌路從此成為北元皇都。明初改應昌衛(wèi),明成祖失棣北征時曾四次駐蹕應昌,后改清平鎮(zhèn),清初毀于火。應昌路這座元代的最后一座皇都蘊藏著無盡的寶藏,當?shù)厝撕茉缇吐犝f,元順帝妥歡貼睦爾撤北京北走應昌時,帶有大量的寶藏,《明史》記載,應昌失陷后,明軍曾在此繳獲大量金錠、玉冊、鎮(zhèn)圭、玉帶、玉斧的珍寶。當?shù)睾芫镁蛡餮裕樀蹚膽佣輹r,將來不及帶走的大量奇珍異寶沉入達里諾爾,或埋在曼陀山凈梵天水云洞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