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會茶坑村

新會茶坑村

新會茶坑村是陳皮之鄉(xiāng)、啟超故里,廣東唯一上榜的鄉(xiāng)村“2015中國十大最美鄉(xiāng)村”。

梁啟超故里、陳皮之鄉(xiāng)——新會茶坑村

茶坑村,位于珠江八大出??谘麻T水道銀洲湖畔,背靠鳳山,田野、魚塘環(huán)繞四周,大榕樹、石板巷、青磚房有序分布,可謂依山傍水,鐘靈毓秀。這里,走出了中國近代著名的革命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文學家梁啟超。生于斯長于斯的梁啟超擁有著鐵肩道義的愛國情懷,不懈追求真理。為茶坑村留下了燦爛的文化遺產(chǎn),人文與風景相結(jié)合讓這條嶺南村莊更加美麗。

要追溯茶坑村的歷史,就一定要說那矗立在鳳山之巔的凌云塔。凌云塔,民間俗稱熊(注:下面應為0,ni音,第二聲)子塔,據(jù)歷史記載和學者考證,凌云塔建于明朝萬歷三十七年(1609年),距今已有400多年歷史,為新會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距離梁啟超故居僅兩公里。凌云塔塔體為文筆式構(gòu)筑,呈八角棱形,塔高七層共約46米。因為層層的門洞處于不同方位,所以逐層透門望景,景景不同,有如進入萬花筒中,盡覽塔周四面八方的風光。

茶坑村歷史悠久,人才輩出,也正因為走出了梁啟超先生這樣的歷史名人,啟超故里更是名聲大噪。年少時的梁啟超,就生活在茶坑村,聰明才智嶄露頭角。名人故居也就成為大家緬懷這位偉人的情感依托,更成為啟超精神的學習基地。

梁啟超故居建于清光緒年間,坐落在農(nóng)舍之間,是一幢古色古香的青磚土瓦平房,由一正廳、一偏廳、一飯廳、二耳房組成,占地155平方米。故居一直以來受到人們的悉心保護,近20年來,各級人民政府多次劃撥專項經(jīng)費,由文物部門遵照“不改變原狀”原則進行修繕,恢復原貌,1996年國務院公布梁啟超故居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梁啟超紀念館

2001年,梁啟超紀念館建成,建筑形式中西合璧,總體布局體現(xiàn)古典傳統(tǒng)的原則及現(xiàn)代手法的運用,既有晚清嶺南僑鄉(xiāng)建筑韻味,更隱現(xiàn)天津飲冰室風格。在這里,你可以通過影像、圖畫、文字等形式了解啟超先生的一生,品讀啟超精神的真諦。

茶坑村其實并不大,很適合漫步,行走在村里,你會發(fā)現(xiàn),這里新舊屋舍交錯,會帶給人歷史穿越之感。這里有兩個牌樓,一個是最外面的臨近公路的新牌樓,還有一個舊牌樓隱于一片村舍之間。穿過舊牌樓,儼然另外一片天地,石板巷、青磚房,一切顯得更為古樸。

就在不遠處,你就可以找到一座頗具特色的建筑,那就是茶坑舊鄉(xiāng)府。在茶坑村一直流傳著這樣的“秘聞”,這舊鄉(xiāng)府,是梁啟超的長子、著名建筑學家梁思成所設計。雖說這一說法還有待考證,但并不妨礙大家欣賞這座獨特的建筑,而這里,曾經(jīng)作為茶坑村的中心,也見證著歲月變遷。

茶坑舊鄉(xiāng)府簡單而精致,是一座糅合了南北建筑特色與西方建筑風格的園林式建筑,前座為中式牌樓,而后座多處則體現(xiàn)了類似前蘇聯(lián)建筑的設計風格,可見設計之別致。

據(jù)聞,茶坑舊鄉(xiāng)府原本是一座北帝廟及祠堂,建成后,用途也多次發(fā)生變更,曾一度用作小學,后來又重新變回該村村委會的辦公場所。至2012年,村委會搬離這里,目前,后座建筑經(jīng)修整后,成為該村5名低保戶的住所。

漫步在茶坑村,也許不經(jīng)意間,你就會遇到歷史的印記,感受到濃厚的歷史氣息。茶坑村,是一條古老的村落,它也仿佛更得歷史的偏愛,經(jīng)歷了百年浮沉,滄桑也許是有的,但更多的,是凝煉成云淡風輕的氣質(zhì),讓人能沉靜下來,思考歷史,思考今日,思考人生,安然 聆聽屬于這小村落的宏大詩篇。

要說到感受茶坑村的歷史之美,不得不說的就是散落在村中的各處建筑,這里的一磚一瓦,甚至每一寸土地,都見證著茶坑村的昨日與今日,茶坑村民世世代代在此生活、勞作、學習。歷史風云變幻,這個村落傳承至今,依然靜靜守候在此,向世人展示其專屬的歷史之美。

茶坑村為啟超故里,也是陳皮之鄉(xiāng)。鄉(xiāng)間傳說,茶坑村的立村之史,就是新會柑的種植史。據(jù)說,最佳的新會柑種植地域,是以能否用肉眼望見凌云塔為界的。而凌云塔,就坐落在鳳山上,茶坑村依偎著鳳山而建,便是最適宜種植新會柑的地方。

新會陳皮村

茶坑人,世代種植新會柑,經(jīng)營新會陳皮,具有生產(chǎn)和銷售新會陳皮的悠久歷史和優(yōu)良傳統(tǒng),可以說,新會柑,就是自然對茶坑的饋贈。陳皮產(chǎn)業(yè),也使得茶坑村得以發(fā)展,茶坑人得以安居樂業(yè)。茶坑村淳樸的民風、茶坑人勤勞善良的品質(zhì),正是在勞作間一代一代傳承下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