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目天山寺

廣目天山寺

廣目天山寺(原名觀音寺),位于湖南省醴陵市佛祖嶺觀音崖之高峰,距長沙市90公里,毗鄰株洲45公里,交通便利,規(guī)模初具。其巍巍屹立,旭日萬狀,盡掃醴城之風光。

一九四一年左右,日本在侵華戰(zhàn)爭中,廣目天山寺慘遭毀滅。八十年代初,果妙尼師率徒眾,移址募捐重建,寺址現(xiàn)位于醴陵市一0六國道旁。在各級政府領(lǐng)導(dǎo)大力支持下,在社會各界人士虔心護持下,已經(jīng)建成大雄寶殿、天王殿、三千佛塔、寮房、齋堂、廣場等。寺內(nèi)供奉的二十五尊漢白玉佛像之多,目前在湖南佛教寺院尚屬之首.

四大天王:是佛教的-天神,又稱護世四天王,是佛教二十諸天中的四位天神,位于第一重天,第一重天又叫四天王天,通常分列在凈土佛寺的第一重殿的兩側(cè),天王殿因此得名。相傳四大天王住在須彌山山腰上的四座山峰。四大天王分別是:東方持國天王多羅吒,持琵琶,住東勝神洲,南方增長天王,持寶劍,住南瞻部洲,;西方廣目天王,留博叉,持蛇(赤龍),住西牛賀洲,;北方多聞天王,毗沙門,持寶傘,住北俱蘆洲。中國佛教徒認為南方增長天王持劍,司風;東方持國天王拿琵琶,司調(diào);北方多聞天王執(zhí)傘,司雨;西方廣目天王持蛇,司順。組合起來便成了“風調(diào)雨順”。

廣目天山寺以前座落山脈名曰“佛子嶺”,屬醴陵市陽三石辦事處陽東村。海拔232米,由武功山余脈分支從會真山西行而來。因其北有嵐紫山又名“小佛子嶺”,故此地又叫作“大佛子嶺”。相傳古有“觀音巖”,山下清乾隆間曾建“念夫寺”,都久已不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