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絲路南道

古絲路南道

《魏略西戎傳》:“從玉門關出發(fā),發(fā)都護井,回三隴沙北關,經居盧倉,從沙西井轉西北,過龍堆,到樓蘭,轉西詣龜茲,至蔥嶺,為中道?!保ㄔQ北道)《漢書·西域傳》記述:“自玉門關、陽關出西域有兩道。從鄯善傍南山北,波河西行至莎車為南道,南道西逾蔥嶺則出大月氏、安息”。玉門關、陽關至樓蘭的道路為南北兩路的共同干線,而樓蘭正是南北兩路的分鑣點和樞紐。兩漢和魏晉時期,絲路南道商貿使者絡澤不絕,其繁華聞名于世。雖然樓蘭以東水源不足,但其西有庫姆河和古代塔里木河,沿河耕作繁殷,沃洲為鏈,它兼有經濟和軍事價值,是真正的運絲大道。斯文·赫定在《絲綢之路》一書中記述:“經過翻譯后的一封信中提到,賣給樓蘭居民的絲一次就交付4326捆”。公元前60年西漢在烏壘建立西域都護府,樓蘭道成為中國通往南亞、西亞和歐州諸國的陸地重要通道。中國的絲綢瓷器和西方的翡翠珠寶通過古絲綢之路進行交流。古絲路南道很大一部分穿行于樓蘭一鄯善國境,沿道樓蘭、土垠、米蘭、若羌、瓦石峽、且末、尼雅等古城遺址淹沒于沙海之中,激發(fā)今天的旅游者去探索和發(fā)現,自然條件的惡劣變化,也使今天的古絲綢之路南道成為探險旅游,挑戰(zhàn)極限的勝地。早在晉代,高僧法顯從長安赴印度求法途經樓蘭沙漠時就寫道:“沙河中多有惡鬼、熱風,遇則皆死,無一全者。上無飛鳥、下無走獸,遍望極目,欲求度處,則莫所擬,唯以死人枯骨為標識而。”斯文·赫定在樓蘭發(fā)現一位中原官吏在樓蘭戊邊時寫下的殘詩斷句:“絕域之地,遐曠、險無崖!”1934年12月10日斯文·赫定率車隊想走通古絲路樓蘭道,結果在135號基地無功而返。1988年10月中日沿老國道313線成功進行了絲綢之路南道汽車拉力賽。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巴州國際旅行社與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合作,成功地組織了多批日本聽眾騎駱駝穿越絲綢之路南道的大型旅行團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