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拐沙頭
景點名稱:劉拐沙頭
地址:內(nèi)蒙古巴彥淖爾市磴口縣城西二十里柳子。
自駕線路:從黃河三盛公水利樞紐出發(fā),沿堤防公路西行16.5公里至奈倫湖分水閘,穿過分水閘繼續(xù)西行約300米,左轉(zhuǎn)進入油路,沿路南行約2公里,左轉(zhuǎn)東行2公里即到。
烏蘭布和沙漠中最顯奇特的地方非劉拐沙頭莫屬,這里是沙漠與黃河唯一“握手”的地方。左手沙漠,金色的沙丘連綿起伏;右手黃河,蘆葦蕩漾,濕地縱橫;這樣的奇景在全國也是獨此一處。
劉拐沙頭位于磴口縣城西的二十里柳子,處烏蘭布和沙漠東緣。在這里,流沙已直抵黃河,在風力作用下沙漠不斷東移,向黃河大量輸沙,被抬高的河床高出磴口縣城所在地巴彥高勒鎮(zhèn)2-3米,在磴口縣境內(nèi)形成了名副其實的“懸河”。
從聞名世界的黃河三盛公水利樞紐出發(fā),沿著金葉榆守護的堤防公路西行,河風在耳邊呼嘯,熱浪被風扯碎,人在旅途,風景在左右。西行至16.5公里處便是奈倫湖的分水閘,穿過分水閘繼續(xù)西行約300米,左轉(zhuǎn)進入油路,沿路南行約2公里,左手邊清晰可見一條車轍通向漫無邊際的烏蘭布和沙漠。這里沒有路,只有無數(shù)探險家的足跡和四驅(qū)越野車碾壓出的痕跡指引著后來者。車輛起伏顛簸,起初看到的是稀疏的沙漠梭梭,再遠,梭梭漸漸稠密,三三兩兩的沙棗樹掛著可愛的果實隨風搖曳,可見離河床已不遠。大約東行2公里,一條銀光閃爍的柔美“緞帶”出現(xiàn)在沙漠東緣。這便是神奇的劉拐沙頭——黃河與沙漠唯一“握手”的地方。
2008年底,磴口縣啟動了浩大的劉拐沙頭治理工程,通過修筑穿沙作業(yè)主路,打組合井,壓沙障,建大型阻沙林帶,人工種植梭梭、花棒、沙棘、甘草等耐旱沙生植物等方法,有效地阻止了沙漠東侵。昔日黃沙漠漠迷鷹眼的劉拐沙頭,已成為內(nèi)蒙古西部最具特色的沙漠生態(tài)旅游區(qū),也是國家級地質(zhì)遺跡,國家地質(zhì)公園景區(qū)。
腳下是大把大把的沙丘,延綿到西邊的天之盡頭,如滾滾滔-浪,向世人展示著“紅色公牛”不可一世的洪荒氣勢。高聳的金色沙丘向東蔓延,止步于溫情的母親河。黃河在這里是那樣的平靜,不帶一絲波瀾,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清澈得沒有一絲黃河的“本色”,倒是映出了天空的明媚和湛藍。在劉拐沙頭,黃河宛如戀愛中柔美的女子,烏蘭布和沙漠就是被柔情化解的剛烈漢子。他們在這里溫存、纏綿,緊握的雙手蜿蜒出世間最不可思議的曲線。
劉拐沙頭的獨特景觀像磁石一樣,吸引著無數(shù)攝影愛好者的身與靈。冬季封河,千里黃河銀裝素裹,漠漠黃沙白雪覆體,演繹出北國壯美風情;春季開河,半河冰凌半河春水,隨風蕩漾,輕撫著似要喚醒沉睡了一個冬季的沙漠;夏秋時節(jié),雨水豐沛,母親河如豐腴的美人展現(xiàn)著陰柔之美,而烏蘭布和沙漠在驕陽下展現(xiàn)著金色的肌膚,綻放著嫩黃的沙冬青、淡紫的蓯蓉花、青綠的綿刺……。一年四季,月月天天,時時刻刻,在劉拐沙頭,你獵美的雙眼從不疲倦。大河之美,大漠之雄,天地之廣,“-”相融,陰陽和諧,鼓瑟著大自然不可思議的動人天籟。
關(guān)于劉拐沙頭名字的由來,民間流傳著一段故事。
在黃河上沒有橋梁的年代,老磴口是上銀川下包頭的重要水路碼頭,而劉拐沙頭是陸路的重要中轉(zhuǎn)驛站。解放前夕的戰(zhàn)亂年代,從寧夏水路來了一位跛足的頭戴小白帽的穆斯林漢子,帶著個從戰(zhàn)亂中撿來的女嬰和一只奶山羊來到了劉拐沙頭。也許被這里神奇的景色所吸引,也許看中了這里隱藏的商機,他竟獨自在這里定居下來。他將黃河上游漂浮下來的椽檁從河中撈出,修建了幾間木屋,在河灘地上開田種地,甚至還開起了一家清真客棧。南來北往的客商有了吃住歇腳的地方? ??因他性格爽朗,對客人永遠笑臉相迎,且服務(wù)周到,甚至對困難的旅人經(jīng)常解囊相助,經(jīng)客人們口碑相傳,客棧的影響就越來越大??腿藗兌加H切地稱他為“劉拐子”,而“劉拐沙頭”這個地名也逐漸流傳開來。
信息來源:磴口縣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