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臨汾:走進遠古村落 西安半坡博物館

文/曹巧紅

西安半坡博物館,國家一級博物館,位于西安市東郊,是一個典型的仰韶文化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遺址,是在考古發(fā)掘的基礎上建立的我國第一座遺址性博物館。博物館的遺址大廳是就地發(fā)現、原貌保存的先民聚居區(qū)的一部分,包括先民居住過的房屋、使用過的窯穴、陶窯、墓葬、各種生產及生活用品等先民遺跡遺物,生動而具體地展現了我們的祖先開拓史前文明的艱難足跡。順著博物館的指向標一路游覽,6000多年前的母系氏族生活畫卷在我面前徐徐展開……

半坡人居住的房屋,有圓形的,也有方形的,有半地穴式的,也有地面上的,但大多數是半地穴式的。歲月的流逝,已使得墻體、房蓋等蕩然無存,但考古學家依然根據屋基和建筑倒塌的痕跡,以及屋基上明顯的孔洞,推定出當時的建筑結構。這些房屋均采用木骨涂泥的構筑方法,即用椽、木板和粘土混合建筑而成,是六千年前先民的杰出創(chuàng)造,是中國土木合構的古典建筑的發(fā)端了。我邊看邊驚嘆,這些房屋在現代人看來是那么粗略,構建起來易如反掌,可在石頭和木棍作為工具的時代,那是多么艱巨!無論是方形的還是圓形的房屋,以小屋居多,大屋僅一座,位于中央,小屋圍大屋而筑。這種環(huán)形布局,明顯地體現著先民們團結向心的原則和精神。

“民以食為天”,半坡人要生存下去,最基本的就是要有食物。半坡人從事三項主要的生產活動:以農業(yè)生產為主,兼營狩獵和捕魚。在半坡人儲藏食物的窯穴中,不但有吃剩的食物和各種工具用具,還發(fā)現了一處堆積著18厘米厚的腐朽谷殼,在出土的一個陶罐里還保存著6000多年前的粟籽,而在另一個陶罐里還發(fā)現了菜籽,經鑒定有的是白菜籽,有的是芥菜籽。這些發(fā)現表明半坡人已大量使用石鏟、石斧、石鋤、砍伐器等生產工具,進入了較發(fā)達的原始農業(yè)階段,并且已經學會了栽培。在半坡發(fā)現了鹿、狐貍、兔、獾等動物的骨骼,這應該是人們獵獲的。還發(fā)現了豬、狗、牛、馬、雞的骨骼,這些應該是人們馴養(yǎng)的。從出土的許多石或骨的箭頭看,他們已普遍使用弓箭,還有石球石矛。先民們沿河而居,陶器上大量的魚紋,還有魚骨針、魚骨飾品,說明半坡人已經很擅長捕魚了。數千年過去了,漁網早已腐爛無存,石制的網墜卻保存完好。

正是由于六千年前先民的生活是建立在農業(yè)生產基礎上,即便是刀耕火種,他們才能夠過著較穩(wěn)定較長久的定居生活。

半坡出土的文物有石、陶制成的紡輪、骨針、骨錐等,當時紡織的原料有麻和葛,還有禽獸的皮毛等,他們的衣服主要是用獸皮和植物纖維織成的布做的。從出土的陶器上可以明顯地看到粘留下的布紋痕跡,布紋有粗細之分,粗紋衣物像現在的麻袋,細的和現在的帆布相似。這些發(fā)現,表明半坡人制作衣服的能力已經很強,當時的人們用布帛縫制衣服已經非常普遍了。半坡人們的生活水平和發(fā)展的程度在原始氏族社會已經相當高了。

除了衣服之外,裝飾品數量也很多,有珠類飾品、金屬環(huán)狀飾品、石類墜飾品、片狀飾品等。當時人們的飾品是以珠飾、環(huán)飾、骨飾、角飾、貝殼飾品等為主。這些裝飾品傳達出當時半坡人很注意裝飾美化自己的信息。站在裝飾品展柜面前,我再度驚嘆:對于美的追求遠古就有??!

那時的半坡人已經開始使用發(fā)笄,發(fā)笄是古代人們束發(fā)的用品。早期的人類都是披散著頭發(fā),用發(fā)笄束發(fā)標志著人類服飾文明程度已經很高了。

半坡人雖然耕作于遠古時期,卻顯現著魅人的藝術感染力。他們制作了大批彩陶,彩陶圖案多在陶器外壁上部,圖案逼真,筆畫流利疏朗,顯然具有裝飾作用;如震驚世界的人面魚紋圖案,還有人面涂彩、口部銜魚、三角頭飾等,或許這就是半坡氏族的圖騰、族徽。彩繪中,魚紋形象很多,表現手法也由簡單而逐漸豐富,由寫實而逐漸脫離了魚的自然形態(tài),成為寫意的幾何圖案。是寓人于魚,還是寓魚于人?很多器物上,刻畫了各種符號,筆畫均勻流暢,相當規(guī)整。而這些符號到底代表什么意義,至今仍然是一個謎!

公元前六千年-公元前五千年,人類開始了對偶婚制,半坡人正是處于對偶婚姻階段。在實行對偶婚的情況下,男子要到妻子的氏族去,形成對偶家庭,共同生產、共同生活、養(yǎng)育子女,但經濟上并不獨立,男女雙方分屬于不同的氏族,丈夫不經常在妻子的氏族內生活,男女各自依附于氏族或者母系大家族內。這種婚姻不穩(wěn)定的根本原因在于男女雙方缺乏經濟上的聯系,即男女雙方基本都在各自的氏族內進行生產活動,僅保持同居關系,并不脫離自己的母系大家族。

在遺址中有個墓葬區(qū),是一片完整的氏族公共墓地。其中,成人兒童是分開的。兒童大多不葬于公共墓地內,而是置于甕棺內,埋在房屋附近,奇怪的是,每具甕棺上都有一個鉆鑿的孔洞,難道是作為孩子靈魂的通道?是否表明半坡人已經具有人死后而靈魂不滅的觀念了?

由于對偶婚,本氏族內兄弟姐妹不通婚,兄弟必須“出嫁”,到別的氏族中尋找妻子;同樣對方氏族的男子,則要“嫁到”本氏族來,在本氏族的女子中尋找配偶?!俺黾蕖钡哪凶铀篮?,又分別歸葬于各自的出生氏族,而按照氏族不許通婚的制度,他們也不能同本氏族的姐妹同墓合葬。同時,本氏族的姐妹只能從外氏族“娶夫”,她們死后也不能與本氏族的兄弟同墓合葬,所以,同性合葬,單獨埋葬是當時的墓葬方式。

從整個墓葬看,雖然那時仍處于原始社會,生產力水平極其低下,物質極其匱乏,人類還沒有走出混沌,因而沒有階級,沒有貧富,也還沒有剝削與壓迫,但差別總是有的,這從墓葬的形式和隨葬物品可以看得出來。在今天看來,只是些簡單粗略的陶罐,可在那時卻是最精美的物品!

半坡人的居住區(qū)是一種環(huán)形布局,從發(fā)掘出的“塹溝”來看,每個氏族四周應該環(huán)繞一條壕塹圍護,雖然只清理出來一小段。塹深六至七米,寬五至八米。半坡人沒有現代挖掘設備,完全是用簡單的木柄石鏟一鏟一鏟挖掘而成,數百米的壕塹,其工程之浩大和艱難,恐怕不亞于后人開鑿一條大運河。中華民族最能吃苦耐勞,從原始先民也得以體現。夏雨時節(jié),村落積水可以疏導到壕塹中,而野獸襲擊、外族侵襲,壕塹做了第一道防護的屏障,稱這是后世城壕的雛型或先驅,實不為過。

半坡,黃河流域仰韶文化的代表之一,博大精深,然而我只能匆匆一覽,僅僅領略到了一小部分先民的遺跡。人類發(fā)展的步伐是緩慢的,每一個進步,都經歷了漫長的生活實踐甚至付出了血與火的慘重代價。走出博物館,我依然在遙想:在大約6000多年前,豐富的自然資源使得半坡人選擇了這樣一個依山傍水的環(huán)境定居下來,人們過著生而平等相安無事的原始共產主義生活。那些原始的先民,是怎樣奮勇地與天地、猛獸和生死做斗爭;是怎樣努力地尋找和構建自己的生存空間與棲身之地;又是怎樣地進行著艱巨的生產勞動,從而創(chuàng)造了驚人的原始文化……

Hash:eb877fb84e72d9250bb1b260dd38a7ccdf5456bf

聲明:此文由 山西黃河新聞網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