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于南詔的這座古城 千年芳菲留在這石窟中

知道劍川是因為沙溪沒有去劍川之前,就去了沙溪好多次。

那么多高知名度的古鎮(zhèn)里面,沙溪實在是其貌不揚近些年才算逐步進入一部分人的視野她那么低調(diào),像劍川一樣不知道怎么說劍川才好滇西北黃金旅游線好像和劍川沒什么關(guān)系劍川人好像也不太在意

不爭、不搶、不顯

始于元代的劍川古城,至今,明清時代街巷、走向、風(fēng)格、尺度,保留完整。明、清、民國古建筑應(yīng)該是迄今為止最多也最為完善,西門、南門古巷通幽,古宅較多,七曲巷四合五天井的何宅,五馬坊明代古建張宅趙藩故居“光祿第”。

趙藩:清末著名白族思想家、哲學(xué)家、學(xué)者、書法家對聯(lián)曾受到毛主席等領(lǐng)導(dǎo)人的贊揚

能攻心則反側(cè)自消,從古知兵非好戰(zhàn);

審勢即寬嚴(yán)皆誤,后來治蜀要深思。

成都武侯祠“攻心聯(lián)”即為其所撰現(xiàn)昆明大觀樓“天下第一長聯(lián)”為其手書

不是偶然因素踏入,我也只能擦肩而過印象里的劍川是木雕之鄉(xiāng)從小灑家就是在木頭香里長大初識木雕是因為家父,生前是家鄉(xiāng)小有名氣的木匠姐姐、哥哥和我,第一個書包是父親用木頭做就可惜,他的巧手匠心未能繼承半點或許就是這樣,和劍川天然生了一份親近之意

舌燦蓮花,妙筆生花刀斧、鋸子、刨子、鑿子、木銼、牽鉆在木匠手里,木頭生花能讓木頭把許多歷史典故、山川人物、花鳥蟲魚栩栩如生。

早在唐代南詔逐漸發(fā)展,統(tǒng)一其它部落。在為自己大興土木營造宮殿、樓閣,廟宇之余,從各地召集很多巧手工匠,且有一大批白族工匠,精湛的木雕技藝傳入白族,融合了白族文化與風(fēng)格,伴隨時間推移,逐步發(fā)展共融形成劍川木雕別具一格的技藝傳承,劍川木雕一般選用優(yōu)質(zhì)的紅木、西南樺、緬甸紅木實用美觀,兼具收藏價值。一代代傳承下來,除了傳統(tǒng)龍、鳳、獅孔雀梅花等吉祥圖案,結(jié)合現(xiàn)代休閑生活習(xí)慣,制作桌椅茶幾大理那么多精美古建,多少都有劍川工匠的汗水與智慧,還有更驚艷的。

一開始灑家是趁著酒意,想見識下劍川石雕雕闌玉砌應(yīng)猶在石頭也能開寶花,雕得石龍騰空舞,雕得石花蜜蜂這項技術(shù)應(yīng)用古往今來多數(shù)用在墓碑劍川獨特而不同。

“木石不分家”,劍川石雕歷經(jīng)千年專研、打磨,傳承,形成博大精深的石雕文化,劍川石窟與千獅山石獅群,就是劍川白族石匠藝人創(chuàng)造的兩組世界級石雕文化精品。移步劍川千獅山滿賢林,“獅”本來是和“龍”、“麒麟”一樣都只是神話中的動物,漢代才有少量真獅子西域傳入,開始模仿形態(tài),到三國逐漸形成舞獅。南北朝隨著佛教興盛,成為一種賦予了神力的靈獸,逐漸演變?yōu)榭词亻T戶的吉祥物。

劍川古城就在千獅山腳下,十分便捷。千獅山“世界雙絕”,其一同一個地方石頭雕刻的獅子數(shù)量全世界最多。小道、古松、臺階、池塘,青松掩映之間有石獅3268只造型多自民間收集整理東漢始,歷經(jīng)魏晉、南北朝、唐、宋、元、明、清9個朝代石獅形態(tài)各異:站獅、臥獅、俯獅、睡獅、醒獅、醉獅、公獅、母獅、幼獅、瘦獅、胖獅兼具現(xiàn)代形態(tài)

其二:雕刻有全世界體格最大的石獅(高25米、長18米、寬12米)“千獅王”就地取材,依巖就石在海拔2780米的懸崖峭壁雄偉壯觀傲視群山,守護著劍川壩子

劍川石匠用多種技藝雕成為大小不一、千姿百態(tài)的石獅或立或走,或坐或臥或是呼朋引伴,或是特立獨行洋洋灑灑,千奇百態(tài)活靈活現(xiàn),氣象萬千一座山都成為獅子的世界,獅子的樂園成為中國石雕獅子藝術(shù)陳列館

《康熙劍川州志》中曾記載:“滿賢林……中有古剎,香客僧房,構(gòu)于懸崖之上”的“懸空寺”。“巨石為門,旁鎮(zhèn)金剛石門天生成洞

一溪從巖后下瀉,噴泉吐玉,稱“漱石琴泉”泉從洞口涌出聚成一池,池水碧凈如玉,清澈見底路從洞中入,天開一線

古詩曰:“是洞非洞,可云仙洞;有門無門,便是佛門。”

滿賢林內(nèi)山道幽幽,峽谷蒼翠一草一木,一石一步皆為景每天爬爬長壽坡,老來活到九十九一望云深處,何苦一往情深走了,石寶山

沙登箐

紅色砂巖隱隱約約出現(xiàn)在蒼松之間石寶山丹霞地貌就在眼前石寶山石窟被金庸譽為“南天瑰寶”當(dāng)?shù)厝朔Q為“活不耐煩松”的扭松遍布于山間幽谷峭壁嶙峋,奇巖異石隨處可見石寶山石窟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這片民族文化的瑰寶保存完好為唐代南詔國時期石窟雕刻藝術(shù)風(fēng)格收到中原佛教、藏傳佛教,結(jié)合當(dāng)?shù)匕⑦噶逃绊?a href='/yunnan/' target=_blank>云南少數(shù)民族(白族)雕刻文化技藝最精美的典范細膩精美,大致分為人物、建筑、動植物三類南詔中前期石雕造型高大、凝重南詔后期(唐)至大理國時期(宋)則注重宗教文化的思想性、完整性,造型的精美度主要分布在石鐘寺、獅子關(guān)、沙登村三個地方

云南歷史多是傳說史書上文字留下的記載,也就寥寥數(shù)語唐時南詔盛極一時,也是一樣很多人到沙溪都會錯過石寶山更多會與沙登箐失之交臂去了沙登箐,又想一窺整個石寶山兩個地方是連通沙登箐是石寶山的后山,散布一些精美石

歷史無非都是帝王將相的故事不惜一切代價的我們只是一切,不是我們昔日的匠人們是藝術(shù)家,講述帝王故事的同時宗教、古道和生命都有佛性、人性南詔曾經(jīng)威震東南半島乃至南亞的存在曾經(jīng)的輝煌而今只是紅色砂巖上的雕像任人探索、詮釋

劍川石窟留下無限遐想南詔王室造像、佛教造像以及外國人造像等一條古道貫穿了多少故事將白族密宗文化與藏密、漢密文化之間的不同思想理念一起留存佛教和一個國度的過往沉寂于此

從一個洞窟穿越到一個朝代從這條古道出發(fā)走向緬甸、泰國柬埔寨走向青藏高原西藏尼泊爾、印度走向四川樂山、重慶大足、漢唐長安洛陽龍門云岡麥積山、炳靈寺、馬蹄寺、莫高窟、克孜爾……阿富汗轟然倒下的巴米揚大佛絲綢之路、茶馬古道三江并流在塵世的幻象與輪回間天人交戰(zhàn)

來源:湯鏞華 云南本色生活圈

Hash:43abc90c134111db65595a5d9b8c6d07bc40f8df

聲明:此文由 微動云南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