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就有百歲老人被大總統(tǒng)授章,這個“長壽村”就在桐廬!

【村史沿革】·基本概況

分水鎮(zhèn)

天英村

天英村村口

天英村,古稱龍川坊, 屬桐廬縣分水鎮(zhèn),距分水鎮(zhèn)城西1公里,東接城西村,南與塘源村接壤,西面是里(蠡)湖村,北面屏山阻隔,山背是磚山、富源等村地界。前溪與05省道穿村而過,水陸交通極為便利,風景秀麗。1949年為分水縣武盛鎮(zhèn)天英行政村,1956年新建鄉(xiāng)天英高級農(nóng)業(yè)社,1958年為紅旗公社武盛管理處天英耕作區(qū)。1960年分水公社天英生產(chǎn)隊,1961年10月建制天英大隊,1984年合并為分水鎮(zhèn)天英村委會。2004年行政村區(qū)域調(diào)整,新民村、天英村并為新天英村。轄天英、姜家邊、溫州棚、天英廟、三園、中渡、塘口溪、郭家村、牛塢、后初塢、新民11個自然村,25個村民小組,2016年有村民1098戶3210人,人均純收入26679元。

天英村總面積8.55平方千米,耕地面積129公頃,以種植水稻為主,兼種蠶桑、茶葉、甘蔗、西瓜等。村中有企業(yè)108家,以紡織、制筆、蜂膠等產(chǎn)業(yè)為主。近年來,隨著新農(nóng)村建設的不斷深化,筆直寬闊的天英大道氣勢恢宏,新建的天英大橋亦頗具雄姿,處處顯示出美麗鄉(xiāng)村的新氣象、新面貌。天英村也先后榮獲“杭州市文明村”“杭州市創(chuàng)先爭優(yōu)先進黨組織”“杭州市級基層組織建設示范村”等榮譽。

天英大道

【小村溯源】

分水鎮(zhèn)

天英村

天英村全景

天英村有11個自然村,每個村名皆有據(jù)可尋。

天英因駐地命名,主產(chǎn)稻谷,產(chǎn)茶葉。

姜家邊聚落于前溪北側(cè),呈棱塊狀。三面臨田,南臨前溪,姜家邊至分水鎮(zhèn)鄉(xiāng)村公路從村北而過。清光緒年間,有一姜姓財主居住于此,后發(fā)展成村,以姓名村,故名姜家邊。

溫州棚聚落于庵堂塢山南麓,呈長塊狀。三面臨田,北靠庵堂塢,新淳公路穿村而過,大部村民居于公路南側(cè)。1902年溫州籍人氏來此搭棚居住,為該村之始。

天英廟聚落于新淳公路南側(cè)500米,四面環(huán)田,有老堰、長豐堰水溝,沿村西流入新堰溝。本村有廟,內(nèi)塑商朝太師聞仲像,聞太師俗稱天英公,故稱天英廟,村以此得名。

三園位于鎮(zhèn)政府駐地西,05省道公路旁。2005年,分水江庫區(qū)原印渚鎮(zhèn)法道、西華、賀州三村移民遷此建新村,故名。地處天英后家畈,又名后家畈。

中渡聚落于前溪北側(cè),呈長塊狀。三面臨田,南臨前溪,天英大橋建于村南側(cè)。村臨前溪,昔有渡口,地處分水至小五管中間,得名中渡,以此名村。道光年間何姓始居,建有何家祠堂。

塘口溪聚落于前溪南側(cè),呈五個散居點塊狀。三面環(huán)田,東靠山,村頭有塘口溪橋,村以溪名。清道光年間江姓始居。

郭家村聚落于田畈之中,呈散點塊狀。四面臨田。清咸豐年間,郭姓居此,姓氏名村。

牛塢聚落于牛塢塢中,呈燕窠狀。三面臨山,北臨前溪。此塢原為牧牛地,故名牛塢,以塢名村。1883年,溫州永嘉縣周正啟來此定居。

后初塢聚落于后初塢中,呈散塊狀。四面臨山,以塢名村。清同治年間畢姓來此開山定居,為該村之始。

新民聚落于戚家山南麓,呈蝶形塊狀。三面臨田,北靠戚家山。1961年淳安港口公社移民來此重建新村,故名。

【龍川大觀

分水鎮(zhèn)

天英村

牛塢自然村

天英村,古稱龍川。彎彎曲曲的前溪從西向東流經(jīng)天英村,水色如龍回旋,龍川山水為分水城西南勝景。前瞰平疇,后枕高阜,左憑大溪,右抱長林,諸峰羅列,一水帶其前。川原盤錯,廣可數(shù)百畝;古樹幽花,蒼煙細雨中仿佛如畫,此則龍川之大觀。

天英村是西向蠡湖、儒橋、大路,南向塘源、雪峰、洪坑村必經(jīng)之地。門前囂塵戶外,市聲擾擾。村前村后,風雨培蘭;栽桂浚池,觸目成趣,天際寬廣,時觀云霞聚散;煙雨陰晴,夕陽出沒,月浸清溪,蒼翠繡錯,澄鮮流麗,耕助晨出,牧樵晚歸,鄉(xiāng)村景色千態(tài)萬狀,行人莫不嘆為觀止。

前溪南岸有塘口溪、看牛畈、牛塢等自然村。寬闊畢直的天英大道向南伸向塘源村,2014年新建天英大橋,村民們往來更便捷。塘口溪村在前溪東南向,牛塢村在前溪西南向,從塘源村龍王廟、龍子橋流下的溪水在塘口溪與前溪交匯。倆村依山傍水,看牛畈有大片農(nóng)田種植,山水田疇,風光秀麗。村民們春夜擎火把、拿電筒,在田溝里照捕泥鰍黃鱔,夏夜捉田雞,秋夜捕石雞,冬天捕釣鷓鴣、野兔,村民們常享天賜美食。

后初塢在天英村北面的屏山中間,兩排青山夾垅,彎彎曲曲向里延伸,澗溪清沏,長約十余里地。那里空氣清新純凈,是一個天然氧吧庫,原生態(tài)的野趣,使人留戀忘返。

【鎮(zhèn)龍祠】

分水鎮(zhèn)

天英村

郭家村一角

天英村的古建筑頗多,有規(guī)模宏偉何氏宗祠、飛閣流丹的張太尉祠、聲靈赫濯的鎮(zhèn)龍祠,有鳳凰山延鴻寺、宋太守王知元墓、元亞中大夫、湖南宣尉使臧夢解墓、明處士何公廷器墓等。隨著歲月的流逝,這些古建筑早已淡出人們的視野,留下的僅僅是老人們深深的回憶和閑時的談資了。

鎮(zhèn)龍祠又稱天英廟,其神為天英,相傳為天帝之子,有禱必應,蓋一境之福神。天英廟中供有神像,雙眼凸出,同時額頭上長了一只眼睛,威嚴無比,使人看了膽戰(zhàn)心驚。古時傳說,凡是朝庭的官員經(jīng)過,文官下轎,武官下馬,一一進廟朝拜,保佑官員平安順利,步步高升。信佛的百姓非常多,外出人保佑一路平安,生意人保佑生意興隆,財源滾滾,種莊稼的保佑風調(diào)雨順,來年有個好收成。鎮(zhèn)龍祠在天英村,當?shù)匕傩樟晳T以村名廟,一直流傳至今。

【龍川何氏宗譜】

分水鎮(zhèn)

天英村

《龍川何氏宗譜》,又名《桐嶺何氏宗譜》。明洪武年間(1368-1398),龍川何氏家族安徽歙縣遷徙至分水城西二里的鳳凰山前龍川坊定居,后裔遷居桐嶺、天英,始祖何森桂,字亦蘭。

龍川何氏宗譜始修于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曾先后6次續(xù)譜,最后修于民國三十五年(1946),共8冊,現(xiàn)僅存6冊。據(jù)說,這一宗譜能夠得以保存至今,其中還有一個小故事。在上世紀六十年代中期的“文化大革命”中,何榮根老人弟媳怕這套家譜被毀掉,就用衣服包裹家譜,外面用塑料紙捆扎,再在外面套上塑料袋,挖土三尺埋在地下,直到“文革”結(jié)束后,才取出來重見天日。

據(jù)《龍川何氏宗譜》記載,何森桂第七代孫何云雁,為明嘉靖二十年登沈坤榜進士,仕工、吏、戶部給事中,江西布政使參政。

現(xiàn)在何氏家族后裔分布在瑤琳鎮(zhèn)琴溪、桐嶺、珠村、畢浦,百江尹山,分水天英,桐君街道等地。

【明進士何云雁】

分水鎮(zhèn)

天英村

何云雁(1508-1558),明分水縣龍川坊(今分水鎮(zhèn)天英村)人。何云雁父親何魯齋,為人豪邁不羈,有膽有識。曾任廣東大鵬吏目。為官清正,政聲卓著,揚名諸郡。因解押兵餉,未能在規(guī)定的時間里到達目的地,觸犯軍令,被捕入獄,等候受斬腰之刑。行刑之時,何云雁與兄弟何云龍及時趕到,并向刑官訴說,解押兵餉非是父親一文弱書生可以堪任的,即使有誤,但罪不致死,愿代父受刑。督刑的御史被兄弟倆的孝心所感動,憐憫之心油然而生,召云龍、云雁二人試以七藝,頃刻而就,御史大驚。審思案由,情有可諒。加之何氏兄弟天賦超群,觸動御史愛才之心,當場釋放了何魯齋。何云雁為父白冤時年僅十七歲。

何云雁于嘉靖辛卯年(1531)選貢上,南雍庚子年(1540)鄉(xiāng)試中舉,辛丑年(1541)會試、殿試俱高等,中式進士(同科登進士的還有邑人陳鑨,時稱“雙桂聯(lián)芳”)選入翰林院庶吉士。時陽峰張學士課試,極稱贊何云雁文章有臺閣風,通曉諸史百家典故。癸卯(1543)改工科給事中,首論“漕運撫臣不法事”,中外翕然,被稱之為朝陽鳴鳳。

北兵侵犯古北口紫荊關(guān),明軍奮起抗擊,疆臣奏報兵將功罪失實,朝廷命何云雁前往勘核。經(jīng)過認真仔細的調(diào)查,得知周尚文功勞最大卻被排斥在外,總兵官卻涌擁兵玩敵而陰結(jié)奧援,何云雁將實情上疏朝廷,論涌死罪,列尚文功勞,疏上風采凜然。

何云雁乙巳年(1545)轉(zhuǎn)左科給事中,丁未年(1547)會試同考官轉(zhuǎn)戶部都給事中,辛亥年(1551)闕補吏科居諫垣。他忠心耿耿披肝瀝膽,前后多次向朝廷上疏,如陳安攘八事,兵法十四事及議改革鹽法、屯田等章,切中時弊要害,為皇帝嘉納。由于居諫垣時多忤權(quán)貴,于是遂中傷出。 癸丑年(1553)大察論劾,罷國子祭酒某,忤執(zhí)政者意,改太常少卿,甲寅年(1554)遷南京通政使。又上備倭十事。丙辰年(1556)慧星變策免大臣,罷云雁官。何云雁回歸故鄉(xiāng)分水。第二年朝廷重起何云雁,任命他為四川兵備副使,未數(shù)月布德宣威,外患悉平。他除貪吏,建橋梁,美政未艾晉升江西布政司參政。在進見參與督府宴會時,不幸陡然疾作與世長逝,享年五十一歲。

何云雁一生著有《易學指南》及詩文若干卷。撰有《嚴州府重修鐘樓記》《順安橋記》《贈邑令陳公文》《進士桂峰陳公行狀》等文稿。

【長林古堰】

分水鎮(zhèn)

天英村

長林古堰,又稱長豐堰,是一座橫溪而臥的石堰,位于天英中渡自然村南面的前溪上。始建于南北朝時代的梁天監(jiān)年間(約公元503—508),時分水尚未建縣。山東壽光人任昉任新安(今淳安縣)太守時(任昉:宋、齊、梁三朝著名的文學家、地理學家、小說家、目錄學家、政治家),到分水體察民間疾苦,見前溪常有旱澇,致農(nóng)作物受災,且河道寬廣,北岸又有大片土地,便發(fā)動群眾,用肩扛人馱的土辦法,先用大量松木在溪中打樁,再在水流中壘砌,建造了長達120余米,寬約10米,高3米多的攔河石壩,以此抬高水位,引流灌溉,堪稱古代了不起的水利工程。

堰壩截攔的溪水,經(jīng)北岸的引水溝渠(入口處有1人多深),蜿蜓曲折流經(jīng)分水鎮(zhèn)城區(qū)西門外和南門畈的大片土地,滋潤著大片禾苗。該畈因土地平展,陽光充足,土質(zhì)優(yōu)良,再加上有堰壩引水灌溉,旱澇無憂,年年保收,一直來被人美稱為“金不換”。萬歷二年分水知縣方夢龍對長林堰重修。

長林堰設計合理,堅固結(jié)實,溝渠配套,它充分顯示了古代勞動人民改造自然,發(fā)展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智慧、才能和力量。在雨量充沛的季節(jié)里,溢壩滾滾而下的流水,形成飛瀑,氣勢頗顯壯觀。

長林堰,一座積淀了深厚人文底蘊的古代石堰,歷經(jīng)1500多年風雨,滋潤著分水這片土地,養(yǎng)育一方百姓,發(fā)揮著它獨特的灌溉作用。

【鳳凰山延鴻寺】

分水鎮(zhèn)

天英村

印象延鴻寺

天英村北面有鳳凰山,前龍(龍川水)后鳳,龍鳳呈祥。山麓有延鴻寺,周廣順三年(953)建,明洪武七年(1374)僧智靜重建,順治十六年僧真澄改造,清雍正十一年(1733)僧通達重修。

明時,延鴻寺曾建有何云雁書屋。延鴻寺后有宋太守王知元墓、元亞中大夫、湖南宣尉使臧夢解墓。王知元,字仲舉,登熙寧六年(1073)進士。除溧水尉,移余杭令。管勾荊湖北路漕務,遷宣教郎,知越州剡縣。剡俗信鬼多淫,知元齊以禮義,男女化之。辟京東西路檢法,再遷湖州通判,后以朝奉大夫知南康,軍攝府事,遇事條解。喜怒不見顏色,廉能聞于朝。將大用之,未及而卒。歷官凡七遷,以年勞,賜緋衣銀魚袋,勛至騎都尉。

臧夢解至元間知海寧州,以賢能稱。江陰饑,檄夢解賑之,全活甚眾。擢廣西廉訪副使,繩貪墨,雪寃獄,多異績。累遷江西廉訪使,后以亞中大夫河南宣慰副使致仕。隱于分水瑞云山

明邑人(永樂六年歲貢、峽江知縣)戚禮有《南鄉(xiāng)子》詞:“古剎倚嵚岑,一塢空青護石林,溽暑涼生渾似洗,陰陰,別有乾坤歲月深。萬木郁蕭森,赤日行天午不侵,籟寂人稀無個事,沈沈,鳥語枝頭送好音。”炎熱的夏天,詩人們在延鴻寺避暑靜讀,欣聽山林鳥語。

鄉(xiāng)土先賢,生前喜愛在延鴻寺吟詩讀書,身后選擇在這里安寢,可見延鴻寺確實是塊風水寶地。

【天英多壽星】

分水鎮(zhèn)

天英村

前排中為百歲老人丁桂香

天英村,山清水秀,環(huán)境優(yōu)美,民風淳樸。村民長壽者較多,其中90歲以上的老人近30人,百歲以上老人2人。民國時期葉益報,最高享年106歲。

民國六年(1917),葉益報老人百歲時,浙江巡撫使屈映光贈送送給他一件大紅團花綢袍料,及豬肉、銀圓等。分水縣知事李洣、江西同鄉(xiāng)會、分水縣教諭分別贈送“樂此榮期”“熙朝人瑞”“篤厚可風”壽匾。民國十年(1921),葉益報一百零四歲時,時任大總統(tǒng)贈送給他題有“蔚為人瑞”的紀念章。葉益報老人百歲時,妻子剛好90歲,前來為兩位老人祝壽的親朋好友、社會賢達等三百余人。老人比老伴早死一年,后雙雙葬在白洋坪,墳前有一付石刻對聯(lián):夫婦齊眉百年偕老,兒孫繞膝五世其昌。

中國成立后,特別是改革開放后,社會安定,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村民們知足常樂,隨遇而安,村中長壽者越來越多。丁桂香老人生于1915年10月,雖愈百歲,仍耳聰目明,步履矯健,常獨自一人到鄰居家串門或到2里多路的分水城中購物。她性格溫和,飲食及生活規(guī)律有序,心態(tài)樂觀。天英村中,至今仍健在的90歲以上的老人有7人,真是“古今雙期頤,盛世多壽星”,天英村是名至實歸的長壽村。

【天廚蜜源】

分水鎮(zhèn)

天英村

杭州天廚蜜源保健品有限公司位于分水鎮(zhèn)天英村,是分水鎮(zhèn)農(nóng)業(yè)龍頭企業(yè),掌門人鄭春強。鄭春強,天英村人。1978年11月,創(chuàng)建天英蜂場,養(yǎng)蜂10年,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jīng)驗。1987年,成立桐廬蜂產(chǎn)品貿(mào)易部。1999年,成立杭州蜜源保健品公司,開發(fā)蜂皇漿、蜂蜜、蜂膠、蜂花粉、蜂臘等產(chǎn)品,實現(xiàn)產(chǎn)品從粗加工到深加工生產(chǎn)模式的轉(zhuǎn)變,提升蜂產(chǎn)品的附加值,延伸產(chǎn)業(yè)鏈。公司還從云南農(nóng)業(yè)大學蜂業(yè)系引進4位大學畢業(yè)生,專門研發(fā)蜂膠軟膠囊、蜂王漿口含片、蜂花粉片等產(chǎn)品。

2003年9月,杭州蜜源保健品公司與香港天廚有限公司合資成立杭州天廚蜜源保健品有限公司,建立現(xiàn)代企業(yè)管理制度,引進國內(nèi)一流的生產(chǎn)線,“萬事吉”蜂產(chǎn)品品牌在國內(nèi)外逐漸打響,產(chǎn)品遠銷韓國、澳大利亞日本、歐盟各國及香港地區(qū)。公司先后被評為“浙江省農(nóng)業(yè)標準化示范基地”、“浙江省骨干農(nóng)業(yè)龍頭企業(yè)”、“浙江省農(nóng)業(yè)科技型企業(yè)”等。

微村志內(nèi)容:由縣委黨史研究室提供

微村志

“微村志”是由桐廬縣地方志辦公室(縣委黨史研究室)創(chuàng)辦的一種史志編修新模式。其編纂從“微”字著手,本著“見微知著”原則,通過圖文并茂的形式、開門辦史的模式,來展現(xiàn)桐廬各個“美麗鄉(xiāng)村”的特色亮點。

歡迎各位朋友掃描下方的官方微信,加入“桐廬微村志”,讓我們一起來記錄我們村的“微村志”吧!

歡迎推薦您的鄉(xiāng)村!

投稿郵箱:187229246@qq.com

聯(lián)系方式:0571-64212736

0571-64219201

編輯:戴江影

Hash:0a70b01a5dccbf46fcba03cb9e2c58bb777739c4

聲明:此文由 同樂匯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