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文物,可以說是非常神秘了!

馬踏飛燕

姓名:馬踏飛燕

別名:馬超龍雀、銅奔馬、馬襲烏鴉、鷹(鷂)掠馬、馬踏飛隼、凌云奔馬等

出土時間:1969年

出土地點:甘肅武威雷臺漢墓

制成時間:東漢(?)

館藏點:甘肅省博物館

青銅器“馬踏飛燕”是國內最知名的文物之一,提起它的名字可謂是人盡皆知?!榜R踏飛燕”的出名不僅僅是因為這件文物具有歷史故事和考古價值,還在于國家把它確定為中國旅游業(yè)的形象標志而被廣泛傳播,蜚聲內外。

但是就是在這件著名文物的背后,藏著許多鮮為人知的“未解之謎”,值得我們仔細研究……

“馬踏飛燕”的名字是怎么來的?

郭沫若:“四海盛贊銅奔馬,人人爭說金縷衣?!?/p>

1974年第2期《考古學報》關于甘肅武威的考古報告稱,1969年10月,武威縣新鮮人民公社新鮮大隊第十三生產隊的社員在挖地道時,從當地一處名叫雷臺的封土下面發(fā)現一座古墓。當年11月,甘肅省博物館組織考古隊,會同武威縣文化館,對該古墓進行了發(fā)掘。當時,新鮮公社按縣里部署挖戰(zhàn)備地道,地道入口就選在當時的特大土堆雷臺的南側——此處正是古墓的南側室。考古發(fā)現,這個墓室空間很大,里面排列著整齊的銅人、銅車、銅馬等。生產隊長讓社員找來裝糧食大麻袋,將值錢的隨葬品取了出來。后來,這些隨葬品全部上繳了,其中就有中國旅游標志文物原型“銅奔馬”。

銅奔馬高34.5厘米,身長45厘米,寬10.1厘米,重約7.15公斤。奔馬昂首揚尾,三足騰空,頭微左顧,右后足踏一飛鳥,飛鳥兩眼似鷹,展翅回首,考古報告稱是“一件罕見的古代藝術珍品”。

以“馬踏飛燕”為原型的中國旅游標志

雖然罕見,但“馬踏飛燕”直到1971年才“聞名天下”。這年9月,著名考古學家、時為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的郭沫若陪外賓參觀甘肅省博物館,看到這件“天馬行空”的銅奔馬非常驚喜,將它與河北滿城漢墓出土的金縷玉衣相提并論,留下了“四海盛贊銅奔馬,人人爭說金縷衣”的詩句。當時國家文物局正在籌劃“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期間出土文物展覽”,郭沫若便建議調此銅奔馬參展,還親自給這只銅奔馬起名為“馬踏飛燕”。從此,銅奔馬有了一個充滿詩意的名稱。

1983年國家旅游局在確定中國旅游標志時,銅奔馬形象受到青睞,其“飛奔向前”的姿態(tài),與當時“加速發(fā)展中國旅游業(yè)”的規(guī)劃和要求十分契合,最終成了原型文物。

“銅奔馬”究竟是哪種馬?

杜甫:“星纏寶校金盤陀,夜騎天駟超天河?!?/p>

銅奔馬是什么馬,該叫什么名,本來并無多大爭議,但它成了中國旅游標志后,異議也隨之多了起來。

中國古人崇尚馬,特別在漢代,馬不僅是重要的戰(zhàn)略資源,在古人生產生活中也占有重要地位,擁有馬匹如現代人擁有寶馬車一樣,是身份的象征。從雷臺古墓中,僅銅馬就出土了39件,可見墓主人生前地位的顯赫。有的馬上還刻有銘文“冀張君騎一匹,牽馬奴一人”,可見馬比人還受寵。

中國旅游標志的文物原型到底是什么馬,主要有四種說法。一說是“天馬”。中國考古中發(fā)現的早期馬造型一般都是蒙古馬形象:頭大,頸粗,軀長,四肢短壯,但騎行速度相對不快。如殷墟婦好墓出土的玉馬、陜西兵馬俑出土的陶馬等。雷臺漢墓出土的銅奔馬則不同,它體型高大,騰空飛馳,與漢武帝時從西北引進的“天馬”很像。

蒙古

殷墟婦好墓出土的玉馬

張騫出西域時曾引進了不少西域“善馬”,又稱“寶馬”。據《漢書·張騫傳》(卷六十一),漢武帝時,“得烏孫馬好,名曰‘天馬’。及得宛汗血馬,益壯,更名烏孫馬曰‘西極馬’,宛馬曰‘天馬’。”漢武帝時的“天馬”就是后來所說的“汗血寶馬”,系中亞產的哈薩克馬。

汗血寶馬

二說是“神馬”。神馬又叫“天駟”,騎行神速。唐代詩人杜甫《魏將軍歌》稱:“星纏寶校金盤陀,夜騎天駟超天河。”“天駟”本指天上二十八星宿之東方蒼龍七宿中的第四位星,名“房”,亦稱“馬祖神”。

三說“紫燕騮”。騮指黑鬣、黑尾巴的紫紅色駿馬,騎行速度快,如飛燕般。漢文帝有稱為“九逸”的良馬9匹,其中有一匹便是“紫燕騮”。銅奔馬蹄踏飛燕的造型,很容易讓人聯想到紫燕騮。

漢文帝“九逸”

還有一說是“特勒驃”。特勒驃本是唐太宗所擁有的“六駿”之一,它與銅奔馬扯上關系是因為其奔跑的姿勢:一側前后腿同時凌空騰踔,這叫“對側步”;而常見的都是兩側前后腳同時抬起,稱為“對角步”。能跑“對側步”的馬是特種良馬,非常稀少,中國青藏高原的浩門、囊謙產這種馬.跑“對側步”的馬不僅速度快,騎馬者還不會感到顛簸,所以古人很喜歡這種馬。唐太宗生前昭陵前騎過的“特勒驃”即跑“對側步”,故昭陵前六駿石雕之特勒驃即為這種造型。此外,在甘肅酒泉丁家閘十六國墓壁畫上也曾發(fā)現過跑“對側步”的良馬。

“銅奔馬”蹄下“踏”的是什么鳥?

張衡:“龍雀蟠蜿,天馬半漢。”

銅奔馬爭議最多的,是所踏的那只“鳥”到底是什么鳥?第一種說法,無疑是郭沫若所稱的燕子。但不少學者認為,這只“鳥”不是燕子,尾部沒有分叉。

有的學者提出了第二種觀點,稱是“龍雀”,是“天馬蹄踏龍雀”。東漢張衡《東京賦》中有“龍雀蟠蜿,天馬半漢”之語。那龍雀又是什么鳥?乃秦漢神話傳說的風神“飛廉”,能把風神踏在蹄下,可見此馬速度之快,于是認為銅奔馬應該叫“馬踏龍雀”或“馬超龍雀”。

但“龍雀說”也有人反對,第三種說法認為那只鳥是一種叫“燕隼”的飛禽。其理由是,龍雀既然為風神,豈能是奔馬所踐踏之物?再者,傳說中的龍雀是鳳凰家族的成員,鳥身鹿頭,與馬腳下的“鳥”明顯不同。

燕隼是一種飛翔能力極強的猛禽,在銅奔馬出土地甘肅及青海一帶十分常見。燕隼俗稱“青條子”,還有“土鶻”、“兒隼”、“螞蚱鷹”等叫法,其體型大小如鴿,形似雨燕,飛行迅速,常在空中捕食昆蟲和家燕、云雀這類小飛鳥,所以“馬踏飛燕”應改叫“馬踏飛隼”才對。

燕隼

第四種說法是“烏鴉”。因“燕隼說”無法從民俗學上找到邏輯關系和理由,有學者又提出“烏鴉說”。此說系從浙江龍游石窟中的“天馬行空”圖中找到的靈感:“天馬”前蹄正好在“烏”背上方,好像在追趕著烏鴉。而雷臺出土的銅奔馬蹄正好踏在烏鴉背上,表示已經超越或逮住了烏鴉,遂又多了一個“天馬逮烏”的叫法。

“銅奔馬”到底是不是漢代的?

孫機:“改定為西晉,不降低這件文物的價值?!?/p>

對于這件銅奔馬的年代及其擁有者(墓主),學術界同樣眾說紛紜。雷臺,這個地名因道觀“雷祖觀”而得名。此道觀始建于明代,系在古墓封土的基礎上壘土成臺。當地人更習慣把這里叫做“張家大墳”,是當地姓張人家的祖塋地?,F已考古發(fā)掘出了兩座古墓,出土銅奔馬的古墓定為“一號墓”。

現雷臺景區(qū)

甘肅省博物館在考古報告中認為,此墓年代是東漢晚期,在“東漢靈帝中平三年至獻帝期間(公元186年至219年)”,故稱“雷臺漢墓”,其依據是所出土的“五銖”錢和文物上“守左騎千人張掖長張君”等銘文,遂斷定銅奔馬是東漢文物。但有不少學者并不同意考古報告的結論,雷臺古墓斷代目前已出現東漢、漢魏、西晉、晉末前涼、前涼等五種說法,其中,西晉墓一說影響最大。

持“晉墓說”的學者認為,雷臺古墓形制具有西晉時代特征,墓中所出陶器、銅叉、銅削等和敦煌晉墓出土物類似;而所出銅俑、獨角獸等則與武威旱灘坡前涼墓出土物相近,因此雷臺古墓的時代應晚些,也就是說,銅奔馬不是漢代文物。

敦煌晉墓出土物

持“魏晉墓說”的學者則從出土的“五朱”錢來否定東漢墓的觀點。東漢時五銖錢有嚴謹的規(guī)格,魏晉則不然,地方鑄幣或民間私鑄之錢,大小、形制各不相同。特別將“銖”寫作“朱”的“五朱”錢絕非東漢錢幣,所以凡是出“五朱”錢的墓葬一定晚于東漢。而且,雷臺古墓出土的“五朱”錢直徑僅1.6厘米,較之直徑2.5厘米的東漢“五銖”錢相去甚遠。倒是在陜西西安灞橋田王西晉墓、甘肅敦煌祁家灣321號西晉墓里都發(fā)現有這種“錢”,故雷臺古墓應為“雷臺晉墓”,銅奔馬乃西晉文物。

著名文物學家、國家博物館研究館員孫機先生即持此觀點,他在相關論文中稱:“將銅奔馬的時代改定為西晉,不僅不降低這件文物的價值,反而在存世青銅重器頗罕的西晉時代中,更顯出其獨特的輝煌?!?/p>

“五朱”錢

至于銅奔馬的主人,考古報告認為是“張某將軍”,有學者認為應該是曾任武威郡左騎千人官的東漢人“張君”。另外,還有“張江”、“張繡”、“張軌”、“張駿”等說法。這位張先生的官職為“守張掖長”兼“武威太守”,也就是全面主持張掖軍事工作和武威行政工作的最高長官。

說起武威大家也許對這個名字十分陌生,但提起它的古稱“涼州”,想必就有不少人知道了。

武威市(涼州),是漢武帝為彰顯大漢帝國軍隊的“武功軍威”而得名,又稱雍涼之都。它位于甘肅省中部,河西走廊之門戶,東鄰寧夏省會銀川,西鄰青海省會西寧,南領省會蘭州,北通敦煌。古時素有“通一線于廣漠,控五郡之咽喉”之重地之稱,曾經的中國第三大城市,一度是西北的軍政中心、經濟文化中心。

涼州自古以來就是“人煙撲地桑柘稠” 的富饒之地,“ 車馬相交錯,歌吹日縱橫”的西北商埠重鎮(zhèn)。涼州地處漢羌邊界,民風剽悍,悍不畏死。自古隴右精騎便橫行天下,史稱“涼州大馬,橫行天下”。武威曾經是“涼州刺史部”、“河西節(jié)度使”、“涼州牧”、“涼州總管府”、“涼州都督府”政府駐地,著名的“絲綢之路”要沖與重鎮(zhèn)、河西富邑。

這樣看來,也難怪這位張君的墓葬如此之華麗,而墓葬之中又有“馬踏飛燕”此件以“馬”為主體的寶物了!

內容整理自北京晚報,圖片來自網絡

人民文化 | rmrbwhcm

總策劃 | 李杉

責編 | 王新夢 張曼琦

校審 | 嚴曉慧

媒體轉載、投稿、合作

請直接回復微信消息

Hash:c360d84603382f0d01a7c81d7babf248a0d40b62

聲明:此文由 人民文化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