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昆明曾經有過一座燒豬橋

一、燒豬橋建于明代,由黔國公沐氏建

提起燒豬橋,年過六旬的老昆明人大多能記憶起:昆明古城老城墻南門外的護城河上曾經有過這么一座橋。這座橋雖然已在1952年拆除明代建設的古城墻以修建東風西路時,隨護城河的填埋而消失了,據傳該橋現仍埋在原址下面(當時在護城河東端的護國橋這樣的近代歷史名橋,也未能幸免,被一并填埋了,現能見到的護國橋是1999年地下管網改造時重見天日的),但它和玉帶河上的其他幾座橋都屬于昆明古代存在過的具有數百年史實的城市建置文物,本文所以提及,是因其涉及昆明城市的民俗變遷史,故毋庸為之諱言。

標有燒豬橋、雞鳴橋、板壩河橋、土橋、云津橋等位置的明代昆明城郊形勢圖(該圖載于1984年3月出版的《昆明市志長編》卷三第162頁)。

1、記載“燒豬橋為明代黔國公沐氏建”的(乾隆)《云南通志》節(jié)錄(見圖片):

載于(乾?。┚傅乐冏?a href='/yunnan/' target=_blank>云南通志》卷五~卷六第185頁(圖書館) -“順城街橋:在城西南半里,一名燒豬橋,明黔國公沐氏建”。

2、記載“燒豬橋為明代黔國公沐氏建”的昆明縣志節(jié)錄(見圖片):

據清·戴絅孫《昆明縣志》記載“城西南半里曰:順城街橋,又名燒豬橋,明黔國公沐氏建”……

“又西南一里曰:小澤口橋又名雞鳴橋,明天順(1457年——1464年)中建”。

——節(jié)錄自戴絅孫《昆明縣志》卷三建置第46頁(局部)

二、燒豬橋所處地理位置

燒豬橋所處位置是在元代的中慶土城和明代的磚砌龜城,兩城護城河的交匯位置上;是處在元代、明代、清代與民國多朝形成的城市商業(yè)黃金圈的重要地段上。

明代磚砌的龜城將元代的中慶城(鴨池城)一分為二。中慶城是座南北長而東西窄的土城。中慶城北邊是五華山和祖遍山一帶(含園通寺),它比更早的鄯闡城向外拓展了一里,南邊到土橋(即桂花橋),它的西邊和南,以玉帶河(東起雙龍橋,西在今沿五一路西面至雞鳴橋一線,與翠湖南流之水相聯(lián))作護城河;東邊則在盤龍江西岸約一百步大致相當于現在的護國路(含大德橋或云津橋即今之得勝橋白塔即今之北塔路中段一帶),明代的磚砌龜城將中慶城的忠愛坊(即順城街、三市街)以南的一半劃在了城外,將中慶城的北邊一半劃在了城內。

朱教授說:“順城街的交通地位優(yōu)勢,使其成為明、清兩代昆明城行政區(qū)和商業(yè)區(qū)之間的重要通道”。以南屏城門為樞紐,來自城內的所有通路都直接通過離城墻最近的順城、寶善兩街通向外部,南壩、西壩、昆明東交通出口得勝橋、金馬碧雞坊等眾多城外城內重要交通干道都直接與順城街相連。在此基礎上,順城街發(fā)展出兩個特殊的經濟特性,一是成為云南和全國進出馬幫的居住轉接地,幾乎所有運輸馬匹都在順城街歇息;二是形成多民族共同團結發(fā)展的集中商業(yè)居住區(qū)。——摘自網文《順城街:昆明古城外的“金商圈”》

昆明古城模擬全貌圖(所用圖片為:云南藝術學院文華學院2012屆景觀建筑動畫班畢業(yè)動畫)

圖中左邊是玉帶河,中間是左、右對峙的西、東寺塔,兩塔中間的后面有成品字形布局的金馬碧雞坊及忠愛坊,在其后面是明代洪武15年(1382年)間,沐英鎮(zhèn)滇時期建的昆明古城城墻,正中的忠愛坊后面為近日樓(南門),其兩側是如飄帶狀的老城墻。

昆明古城模擬局部圖(所用圖片為:云南藝術學院文華學院2012屆景觀建筑動畫班畢業(yè)動畫)

圖中左邊是玉帶河,河中的橋為雞鳴橋,遠處城墻邊是玉帶河與護城河相接的轉彎處應有燒豬橋,圖中右邊是西寺塔。

玉帶河簡介,其文字與圖片節(jié)錄自《五華區(qū)文物志》三、古建筑及歷史紀念建筑物(一)古建筑第58頁

古代就翡翠如玉帶而今天也偶爾露美姿的玉帶河(圖片來自網絡)

上圖中是沿河路的路牌,現在的玉帶河在雞鳴橋以北的一段,已于1958年復蓋為暗河,并命名為沿河路。(圖片來自網絡)

這是現在的雞鳴橋北段的沿河路,它曾是古代的玉帶河流,其北端與順城街交叉處是燒豬橋曾著落的位置。(圖片為筆者所攝)

上圖是沿河路(蘭色)燒豬橋(黑色)的平面圖所在位置

在當年的燒豬橋位置(橫在圖中的馬路即是沿河路,由省博物舘對過來的路中即是)周邊,如今已是高樓林立

三、燒豬橋記載了明、清、民國時期生活在這里多民族雜居的部分習俗

明時的昆明稱云南府(縣名含:昆明、宜良富民)。據景泰《云南圖經志書》卷一云南府風俗載:(這里)“夷漢雜處。云南土著之民不獨僰人而已,有曰白羅羅、曰達達、曰色目,及四方之為商賈、軍旅移徒曰漢人者雜處焉”。

明初的滇池地區(qū),是一個以土著僰人、白羅羅(彝族、白族等多種少數民族)為主,且有元時進入該地區(qū)的達達(蒙古族)、色目(回族)以及商賈、軍旅移徒之漢族形成的“大雜居、小聚居”的夷漢雜處相互融入的狀況。后經幾次軍事移民漢族人口劇增,以及隨軍屯、民屯、商屯的實施,大量漢族的進入,并迅速發(fā)展為滇池地區(qū)的主體民族,最終形成了滇池地區(qū)漢族與少數民族相互依存,共同發(fā)展的局面。

明代昆明地區(qū)的漢夷信仰以佛教、道教為多,見景泰《云南圖經志書》卷一云南府風俗載:“俗尚浮屠?!杜f志書》云:僰人無間貧富,家有佛堂,老幼手不釋數珠,一歲之間,齋戒居半?!币灿行叛鲈鷷r傳入的基督教的,還有信仰伊斯蘭教的,各少數民族還有各自諸如“本主”、“土主”“等等信仰的。

關于燒豬橋的命名大凡緣自橋邊曾有過的燒豬美食出了名的典故,我們至今已無從知曉其究竟:是出自明代由中原漢族移民所帶來的手藝呢(早在距今一千四百年,山東人賈思勰編著的《齊民要術》更把燒豬的選料、宰殺加工、燒烤等事項都寫得很詳細,并稱之為“炙法”。從其記載的22種炙法,可看到南北朝之前的燒烤制作技術已達到了很高的水平)?還是出自本土少數民族的傳統(tǒng)飲食習俗呢?

而前面所引《昆明縣志》也未明確記錄燒豬橋具體是建于何年?該橋是由哪位黔國公所建?說不定:在當年剏建磚砌昆明龜城的工程峻工時,沐英為犒賞建城有功的軍民,命殺豬宰羊以示慰勞與慶賀,曾在此由或漢或夷的廚藝高手,烹制美食燒豬及酒宴,待引玉帶河、盤龍江水灌入取土填城形成的深溝為護城河后,沐英遂將在該處護城河上新搭建的橋,命名為“燒豬橋”是了!

我們力圖找到文章的作者,但是由于交際有限,我們很難全部聯(lián)系。精選的這些文章,如果原作者不同意,請與我們聯(lián)系。

投稿合作QQ:2806722877 電話:15368062388

更多精彩,請點擊“閱讀原文”

Hash:b95b3184930dacc6626f11f72e506d8d3784986c

聲明:此文由 我愛昆明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