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一座流傳千年的萬廟之祖,竟然藏著“反清復明”的驚天秘密

佛山是個很特別的地方,從古至今都是。

先秦時期,佛山市地域屬南越。慢慢到唐宋年間,這塊風水寶地發(fā)展出了卓越的手工業(yè)、商業(yè)文化。明清時,更是成為了商賈云集、工商業(yè)發(fā)達的嶺南重鎮(zhèn)。

在南國范圍內,佛山的陶瓷、紡織、鑄造、醫(yī)藥都占有一席之地。

在這片充滿了歷史與古韻的土地上,藏著許多亟待人發(fā)掘的寶藏。當然不是真的寶藏,而是珍貴的記憶,那些凝集在古建筑之上,通過歷史的一磚一瓦傳遞出來的記憶。

佛山祖廟就是代表之一。

祖廟,一般意為供祀祖先的宮廟。而佛山祖廟,當時名叫祖堂,其實是一座北帝廟。之所以能被稱為“祖廟”,是因為這座廟是北帝廟之始祖。

北帝是誰?他是北方真武玄天上帝。

那就奇怪了,佛山在我國的南部,卻供奉一位北方的神?

實際上,在傳說中北帝是治水之神,而當時珠三角地區(qū)多為水鄉(xiāng),水患很多,因此人們供奉北帝,以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佛山祖廟位于佛山市禪城區(qū),始建于北宋元豐年間,即1078年~1085年間。開始,祖廟只是個民間祭祀之地??上г诿鞔鷷r,祖廟遭到了破壞。

洪武五年(1372年),祖廟得到重建。正統(tǒng)十四年,朝廷又封祖堂為靈應祠。自此,祖廟由民間祭祀之地變成官方祭祀之地。

1451年,祖廟內塑北帝銅像,祖廟初具規(guī)模。

雖然后來陸續(xù)又經(jīng)歷了多次翻修,但祖廟仍然保持著百年前的藝術建筑風貌??胺Q一部活著的、立體的史書,也是佛山的象征。

到今天,祖廟已經(jīng)成為了一座體系完整、結構嚴謹、具有濃厚地方特色的廟宇建筑。并且,廟內還陳設了許多珍貴的藝術品,集中反映了明清時期禪城地區(qū)高超的工藝技術。

很多人來參觀祖廟后,都會不由自主地感嘆:真乃“東方民間藝術之宮”。

一進大門,是一幅大型陶瓷壁畫“雙龍壁”。只見兩條巨龍騰云駕霧,一上一下浮現(xiàn)在陶壁之上,工藝精巧。

走近看,龍的色彩、細節(jié)無可挑剔。一片片龍鱗、一朵朵浪花,都充滿了真實感,仿佛下一秒,這條龍就要躍出畫面。

祖廟占地3600平方米,沿著近150米的中軸線由北而南,依次為萬福臺、靈應牌坊、錦香池、鐘鼓樓、三門、前殿、正殿、慶真樓等建筑組成,布局井然有序、疏密有致。

你真的不得不佩服先人們的智慧,單單從建筑、布局,就已經(jīng)很偉大,更遑論附著于建筑之上的人文之光。

踏著千百年前的青石路,走入祖廟之中,恍然間竟有種穿越的錯覺。

始建于清初順治十五年的萬福臺在祖廟最南端,是一座專供粵劇演出的大戲臺。臺前有寬闊的石鋪場地,東西兩側則是兩層式的長廊供人觀劇之用。

最為特別的是,萬福臺上的木雕裝飾。湊近可以看到,木雕細節(jié)飽滿、栩栩如生,在陽光下反射著金光。想象一下,演員在前面咿咿呀呀地唱著,后面的木雕為整個舞臺效果加上了一絲朦朦朧朧的故事感,更加吸引人了。

有沒有覺得這個戲臺特別的高?這就要從粵劇起源說起了。

據(jù)說最早的時候,粵劇是唱給神仙聽的。所以萬福臺被設計得遠遠高于觀眾坐席,與祖廟正殿遙相呼應,目的就在于方便北帝觀賞戲劇,以感謝他的功勞。

繼續(xù)往前,遠遠就能看到一座高聳的牌坊。

這是靈應牌坊,始建于明朝景泰2年,是祖廟里重要的建筑。據(jù)說因平亂有功,那年皇帝敕封佛山為忠義鄉(xiāng),供奉北帝的祖廟敕封為靈應祠,另外建靈應牌坊贊北帝靈應。

牌坊為三樓三層式,威嚴大氣。

走到牌坊下,可以看到檐柱間大量使用斗拱的結構,穩(wěn)固而莊重。整個牌坊飛檐疊翠,飄逸凌云。黑紅的色調,映襯著周圍的綠樹,十分搶眼。

靈應牌坊是廣東現(xiàn)存最雄偉壯觀的木石混合結構牌坊。

靈應牌坊的北側是錦香池。一汪碧水正中有石雕的龜蛇,這是北帝的象征。很多來到祖廟的人都會往池中的龜蛇像投擲硬幣。據(jù)說,投中越多則財運越好。

過了池子,崇正社學、靈應祠和忠義流芳祠三座建筑的正門連建在一起,合稱祖廟三門。

三門是整座神廟的門面,建筑非常考究。

三門的頂上,是一條陶塑瓦脊。這條瓦脊堪稱祖廟的精髓之作,長31.7米,高1.78米。以戲劇故事為題材,一共塑造了300多個豐富的人物形象。

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各具特色,讓人嘆為觀止。

前殿建于明宣德四年,陳放漆樸神象,他們是北帝的侍神。

可以看到,神像的身體是略微前傾的,這是為了營造出一種俯瞰眾生的慈悲感。神像雖然看著高大,卻是空心的,很輕,一個人就能輕松托起,只是外面用了金漆,給人一種厚重感。

神像的服飾上,滿是精致的花紋裝飾,曲線流暢、造型優(yōu)美。這些裝飾竟然是用面粉搓成了細條而制成,真是意想不到。

另外,前殿內還有清代的金漆木雕像,分上下兩層。上層雕刻內容是“荊軻刺秦王”的故事;下層雕刻“李元霸伏龍駒”的場面。

李元霸其實另有深意,暗指鴉片戰(zhàn)爭后加入反清義軍的粵劇演員李文茂,而“伏龍駒”就是馴服“紅毛鬼”,也就是比喻英國人。作品充滿了當?shù)厝藢η致哉叩某鸷蕖?/p>

細細看來,嘶鳴的戰(zhàn)馬、舉盾的戰(zhàn)士、跪地求饒的外國人,無一不是栩栩如生,就連臉上的表情也是細致入微。這樣的作品,不知道匠人要花多少時日和精力才能打磨完成。

神奇的是,1958年,工匠對其進行維修時。不小心把下層正中原先寫著“金鑾殿”的紙擦掉了,竟然露出“大明江山”四個字。在清朝統(tǒng)治時期,竟然宣揚反清復明,制作的匠人也真是大膽。

正殿是祖廟古建筑群中年代最早、最核心的建筑,外觀宏偉莊重。走入內里,能看到整個建筑采用了宋代的建筑法式,尤其可見很多精妙的斗拱設計,層層架托。

祖廟內的正殿也是我國現(xiàn)存古建筑中少見的宋式斗拱實例,足以給后世作為教科書。

正中,一座明正統(tǒng)年間的北帝銅像。重約兩噸半,高九尺五,正是取“九五之尊”之意,表達北帝的地位崇高,這也是國內現(xiàn)存最大的明代銅鑄北帝像。

前面介紹了陶塑與木雕,佛山祖廟內還有大量的石雕、磚雕、灰塑等,這就是所謂的“三雕兩塑”了,也是一樣的精彩非凡。

你看這只石雕獅子,造型古樸、手法大氣。

磚雕,顧名思義,材質是磚石,主要用于建筑的外裝飾。它的特點是,與主建筑渾然一體,具有很強的裝飾效果。

并且在雕刻時,場景和人物講求對稱,營造出一種渾厚方正、沉穩(wěn)內斂的風格。

灰塑則是流行于廣州地區(qū)的一種傳統(tǒng)雕塑藝術,以石灰為主要材料。因而耐酸、耐堿、耐溫,非常適合廣州一帶的濕熱氣候。

灰塑作品,通常有浮雕和半浮雕的形式,層次很豐富。色彩以大塊為主,很有沖擊力。

另外,祖廟內還有一塊佛山石碑,上書貞觀二年,這可是佛山得名的見證。

佛山原名季華鄉(xiāng),與佛并無關系。東晉時,三藏法師達毗耶舍帶了三尊銅像來到這里,并在此修建佛寺進行傳教。可惜三藏法師回國后,寺廟年久失修,逐漸倒塌。

到了唐時,人們開墾荒地,發(fā)掘出三尊銅像,這才知道曾有僧人在此講經(jīng),于是人們重建寺廟,將季華鄉(xiāng)改名為“佛山”,立了一塊碑紀念。

走完佛山祖廟,就像是走完了一座佛山文化博物館。不僅可以看到古建筑之美,還能體會到深厚的人文底蘊。這才是真正值得打卡的城市之光。

我是琰棱

帶著有趣的靈魂

我一直走在路上

旅行|攝影|寫作|分享

青云計劃月度優(yōu)質賬號、百家榜創(chuàng)作者、CFP/攜程簽約攝影師、中國民俗攝影協(xié)會會士、知名旅游博主、搜狐金牌作者、微博簽約自媒體、秒拍達人、微博旅行視頻博主、樂途旅游網(wǎng)專欄作家。

新浪微博:@琰棱 http://weibo.com/lingchik

Hash:0bbc16725ad7fbd62bdddd30363fac83cc8ed4dc

聲明:此文由 琰棱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