稷山縣的千年滄桑

稷山縣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自然資源豐富,生態(tài)環(huán)境優(yōu)越,在這片古老、神奇、美麗的熱土上,不僅養(yǎng)育了一群勤勞、智慧、善良的稷山縣人,更孕育了燦爛輝煌的地名文化遺產,使千年古縣魅力無限。 稷山縣古為“高涼”,因后稷(姬棄)在此教民稼穡而得名。在史前時期,我們的先民就踏上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在汾水兩岸擇水聚族而居,繁衍生息,肇啟了燦爛的農耕文明。斗轉星移,朝代更替,傳承至今,積淀了極其深厚的歷史文化?,F如今,稷山縣總面積686平方公里,總人口35萬,耕地面積58萬畝。全縣共有7個鄉(xiāng)鎮(zhèn)(5鎮(zhèn)2鄉(xiāng)),191個行政村,237個自然村。今天,讓我們拂去千年古縣的歷史塵埃,探知它的歷史信息,感知它的千年滄桑!

一、千年古縣

稷山縣五千年文明史,從后稷(姬棄)起筆。公元前2070年,大禹即帝位后,建都安邑(即今夏縣西北),仍命姬棄為后稷(農師)。姬棄繼續(xù)在都城以北的山下教民稼穡,開創(chuàng)了燦爛的農耕文明。從此,這塊古老的土地便稱作“稷”,山也得名曰“稷山”,又稱“稷神山”,俗稱“稷王山”。 夏、商兩代共1024年間,“稷”屬冀州之域。公元前1046年,姬棄的后代姬發(fā)推翻了商王朝,把今稷山縣和河津市汾河以北的區(qū)域封為冀國,汾河以南區(qū)域仍為“稷”地。春秋時期,晉國吞并了冀國,晉國君主將冀地賜予大夫卻氏。《春秋》記載:“魯宣公十五年(即公元前594年),秦桓公伐晉,晉景公治兵于稷,以略狄土”即在此地。 戰(zhàn)國時期,今稷山縣區(qū)域屬魏國轄地,其地名為“高粱邑”。到兩漢時期,在今稷山縣汾河以北區(qū)域設“冀亭”,汾河以南區(qū)域置清陽亭和稷山亭(簡稱“稷亭”)。 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孝文帝先設高涼縣,后置高涼郡。其高涼郡領高涼、龍門(今河津市)二縣,高涼郡和高涼縣的治所均在高涼城,即今稷山縣北陽城村,這是稷山縣獨立設縣之始。公元538年,西魏宇文泰調整了在河東高涼郡的戰(zhàn)略防御部署,移高涼郡和高涼縣的治所于玉壁城(位于今稷山縣白家莊村北)。 公元559年,北周在玉壁置勛州總管府,也稱“玉壁總管府”。勛州總管府是區(qū)域性軍事管理機構,轄勛、絳、晉、建四州軍事,這是稷山縣歷史上行政建制最高的時期,相當于現在的大軍區(qū)。其總管一職,是河東地區(qū)的最高軍事長官。公元577年,北周消滅了北齊,統(tǒng)一了北方,于是廢除了勛州總管府。 隋開皇三年(583),隋文帝“罷天下諸郡”,取消了高涼郡。原因是:“民少官多,十羊九牧”。隋開皇十一年(591),高涼縣治所從玉壁遷移到汾北,其位置在今稷山高中向南向西一線。 隋開皇十八年(598),高涼縣更名為稷山縣。隋文帝為何將高涼縣更名為稷山縣呢?其原因是:自西晉滅亡的三百年間,先是五胡十六國,接著又是南北朝,戰(zhàn)爭不斷你方唱罷我登場,天下大亂。隋朝統(tǒng)一之后,就是要繼承上起堯舜下至秦皇漢武的法統(tǒng),推崇圣賢名臣,教化百姓,把少數民族割據政權破壞的“中原正統(tǒng)”重新建立起來,改革官制,對行政區(qū)劃正名就是一項重要措施。高涼縣更名為稷山縣,就是因為后稷姬棄在這里出生和成長,又在這里教民稼穡,樹立了王業(yè)之本。天下糧倉源于此,只有改為稷山縣,以人名作地名,才能垂之久遠,為民作則,所以隋文帝將“高涼縣”更名為“稷山縣”。自此至今,斗轉星移,朝代更替,時間過去了1532年,縣名再未更改。

二、千年古鎮(zhèn)

1、化峪鎮(zhèn) 化峪鎮(zhèn)古稱“黃華古鎮(zhèn)”,據《水經注》記載,因北山黃華峪有華水出而得名。北齊武平元年(570),斛律光率五萬兵馬收復了汾水以北的失地,并在此筑城屯兵鎮(zhèn)守,其城名曰:“華谷城”。在古代時,“谷”與“峪”同音。華谷俗稱黃華峪,所以后人稱華谷城為華峪村。據《北宋元祐七年張密墓記》記載而知,今化峪鎮(zhèn)在北宋時為“旌汾鄉(xiāng)”。遂后在明清兩代,皆稱華峪鎮(zhèn)。2001年3月,撤鄉(xiāng)并鎮(zhèn)時與路村鄉(xiāng)合并為化峪鎮(zhèn),轄化峪鎮(zhèn)村、化峪、程杜、邢堡、邢家莊、付家莊、上胡、張開東、張開西、李家莊、李馬吳、路村莊、路村、四合莊、劉家莊、寧翟、佛峪口、陽平、寧翟堡、位林、西堡、吳囑、南位、西段、梁村、東段、梁堡、胡家莊、南堡29個村民委員會。 2、翟店鎮(zhèn) 據文獻和現存金石得知,翟店鎮(zhèn)在隋開皇年間已存在,在李唐、北宋、大金時期,其地名為“琬康鄉(xiāng)”。后因稷王山山洪爆發(fā),洪水帶來大量石塊沉積于村中,形似長龍,故更名為“石龍鎮(zhèn)”。明末清初,有翟姓商人在此開設騾馬大店,因服務周到,吸引著往返的客商,店鋪興隆,名揚四方,遂更名為“翟店”。民國初年,定名為“翟店鎮(zhèn)”,至今再未更改。其翟店鎮(zhèn)轄東小翟、西小翟、翟東、翟西、南翟、太郝、南梁、北吳、東位、寺莊、北小寧、西小寧、南小寧、西位、太寧、寧南、西位坡、仁和、東大有、古路岔、寶泉、南吳坡、峨嵋23個村民委員會。 3、清河鎮(zhèn) 清河鎮(zhèn)古稱“大海鎮(zhèn)”,至清嘉慶年間更名為“小河鎮(zhèn)”,民國初年改名為“清河鎮(zhèn)”并沿用至今。清河鎮(zhèn)轄清河、吳壁、店頭、馬家莊、晉村、劉村、上費、薛村、秦家莊、南辛莊、北辛莊、荊莊、段壁、北陽城、南陽城、七級、北松鶴、南松鶴、三交、薛莊20個村民委員會。

三、千年古村

1、陽城村 陽城村即今北陽城和南陽城村的合稱。戰(zhàn)國時期,魏王豹曾在此屯兵,夯筑太陽城。兩漢時期,在此置稷山亭。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孝文帝在稷山亭置高涼縣和高涼郡的治所,修筑高涼城。到唐宋時期,其地名更名為“陽城村”了。其后該村人丁興旺至明末清初,則分為南北二村。該村周邊經文物普查,發(fā)現新石器時代聚落遺址2處;村中遺存有高涼城遺址、烽火臺、北宋磚塔、后稷廟、關帝廟、火神廟、觀音堂、財神廟、臨池閣等以及成片的古民居群;還有那起源于晉國時期的祭祀活動形式之一的“陽城高蹺走獸”,千年流傳,傳承至今。2014年,國家七部局公布北陽城村入選為第三批中國傳統(tǒng)村落名錄。 2、古廉城 古廉城即今下廉和上廉二村的古稱。據元代《廉將軍廟碑記》記載:“里曰廉城,故老相傳,廉將軍戌于此,因此名焉”。廉頗,太原人,是戰(zhàn)國末年趙國的著名將領。歷史上著名的“將相和”典故,說的就是他和藺相如之間發(fā)生的一段故事。戰(zhàn)國末年,趙、魏、韓三國聯(lián)合抗秦,廉頗曾在今稷山縣下廉村屯兵鎮(zhèn)守,設置練兵場,版筑閱兵臺,習兵練武、軍威大振,使秦軍不敢東侵。鑒于廉將軍于此屯兵,后人就將此地稱為“古廉城”,并在村中建廟祭祀廉頗,該廟毀于抗戰(zhàn)期間,但是古寨的殘垣斷壁和練兵場遺址至今猶存。 3、李牧寨 李牧寨即今“李老莊村”。據《史記·趙世家》、《秦始皇本紀》和《李牧傳》記載,公元前234年,秦國舉兵攻打趙國,侵占了趙國的平陽(今臨汾市)。第二年,秦軍攻打到趙國的宜安(今河北省蒿城縣西南)。趙國君主遷派大將軍李牧率軍反攻,李牧是趙國繼廉頗之后的著名大將。他在肥下大破秦軍,后因功封為武安君。公元前232年,秦國又攻打趙國的番吾(今河北省平山縣以南),李牧再次大破秦軍,接著揮師南下追擊,聯(lián)合魏國抗擊秦國,收復了失地平陽等多座城池,屯兵于今稷山縣李老莊以防秦軍反攻。公元前229年,趙王遷中了秦國的離間計,聽信讒言奪取了李牧的兵權,不久后將李牧殺害,三個月后趙國即滅亡。人們?yōu)榱思o念這位抗秦名將,他的屯兵處,人稱“李牧寨”,也稱“李將軍寨”,逐后改稱為“李老莊”。北宋時期,人們在村中建“武安王廟”,又稱“李牧廟”,以示紀念,香火不斷延續(xù)至今。 4、馬村 馬村在春期時稱“高麗村”。公元542年、546年,東魏丞相高歡兩度親率重兵圍攻玉壁,其東魏的騎兵就駐扎在今之馬村,因此而得村名。唐龍朔三年(663),工部尚書王政奉朝勅在馬村南創(chuàng)建青龍寺,以此教化百姓。宋政和八年(1118),馬村的段氏族人,在村之西隅開始營建家族墓地,今俗稱“馬村宋金墓群”。2001年6月25日,國務院公布馬村青龍寺和馬村磚雕墓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一村之內兩處國保,這在全國實屬罕見。 5、峪口村 峪口村即今張開西和張開東二村的古稱。該村始建于北齊武平元年(570),由斛律光率眾而筑,其寨史稱“斛律光寨”。斛律光(514---572年),字明月,山西朔州人,高車族,北齊名將。該寨位于今張開西村北山嶺之上,由兩座城堡組成,左右護佑,地勢險要,站在堡墻上向南俯視,汾水谷地及汾南諸村歷歷在目。 6、平隴村 平隴村始建于北齊武平二年(571),由斛律光率眾而筑。見清同治四年版《稷山縣志》卷二·城池篇記載:“平隴城即高歡城,在縣西五里,斛律光筑,今為平隴鎮(zhèn)。武平二年斛律光率眾筑平隴、衛(wèi)壁、統(tǒng)戎等鎮(zhèn)戌十有三所”。宋金時期,平隴鎮(zhèn)則更名為“雙桂里”。明清時,為平隴鎮(zhèn)。民國初年改為平隴村,沿用至今。 7、東街村 東街村在明代為“孝義坊”,清代為“東關廂”。隋開皇十一年(591),高涼縣治所從玉壁遷移到汾北。開皇十八年(598),高涼縣更名為稷山縣,當時稷山縣人口稀少,聞喜裴眘遷徙稷山縣城東門,開啟千年望族稷山裴氏,代有名人如:隋代裴眘,字歸厚,魏冀州刺史,叔業(yè)五世孫始自聞喜徒稷山,大業(yè)中為淮安司戶參軍,蒞政仁愛,賊楊琳等作亂,不忍加害,獲送還鄉(xiāng);唐宰相裴耀卿(681--743年),絳州稷山東門人,系裴守貞次子。致力于整頓漕運,保證了南糧北調的水道暢通,解決了唐王朝沿續(xù)了幾十年的關口糧荒問題,開元年間傳為佳話。裴耀卿六十一歲去世,朝廷贈為太子太傅,謚為“文獻”。他兒子裴綜,官至吏部郎中;孫子裴佶,也是一位出色的名吏,官至工部尚書。 8、馬跑泉村 馬跑泉村古稱“馬趵泉”,相傳隋朝末年,秦王李世民在河東戰(zhàn)敗后,被王世充追趕至此,兵乏馬渴,這時李世民的坐騎用蹄子在山腳下趵出一股泉水,將士們才得以解渴,逐后人們?yōu)榧o念李世民起名曰“馬趵泉”。明末絳州韓霖之后因躲避朝廷追殺,逃避于馬跑泉村,至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韓明創(chuàng)建了第一座兩層樓院。其后族人依山勢而建住房,有兩層的,也有三層的繡樓,這種風格獨特的山地民居建筑,完整地保留了稷山古老的傳統(tǒng)與民俗,真正體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清光緒三年,山西連續(xù)三年大旱,出現:“食榆皮、草根、雁糞、土塊,剝掘殆盡”、“剝木皮、搗石為面”、“用榆皮以糊口,食麻餅以充腸,雞犬殺而不留,牛羊食之凈盡”、“赤地千里,百姓恐慌、饑民流亡、拋男棄女,餓蜉遍地”、“父子、母女、夫妻相食”。此時很多難民逃至馬跑泉,耆老韓秀開設粥棚,傾盡家財,最后發(fā)動村民及難民開荒地至山頂,自產自救,傳為佳話。這里的人們過?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民風淳樸,熱情好客,村中夜不閉戶,路不拾遺,至今還保持著原始的古風古貌。馬跑泉村于2014年入選第三批中國傳統(tǒng)村落,2019年被評為第七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 千年古縣、千年古鎮(zhèn)、千年古村,這些都是先民們留給我們無比珍貴的文化遺產,也是稷山縣文化發(fā)展、文化強縣的文化基石和文化支撐,更是身為稷山人引以為豪的文化資源,愿稷山人一同守護好我們共同的精神家園。(劉彥俊撰文)

Hash:d5f54cf44d27832535ce2413695438e235f19579

聲明:此文由 城鄉(xiāng)視界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