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德壽寧古道車嶺的古往今來

壽寧古道車嶺

斜灘鎮(zhèn)境內的車嶺古道,距鎮(zhèn)政府駐地約3公里,因嶺高且陡而得名。據傳,該嶺建于明中葉(公元1450—1465年),自海撥176米的山田村始,直插海拔745米的小車嶺村,高低落差569米,全長5千米,有12900多級臺階。嶺頭云霧繚繞,車嶺恰似一條天梯直上云霄,故有“車嶺車到天”之說。全嶺除嶺亭前后引道外,無一節(jié)平路,是過去古鎮(zhèn)斜灘通往縣城的必經之道。沿嶺有4亭2泉,嶺邊遍植楓、松,大者高達幾丈。

壽寧古道除九嶺、車嶺外,比較知名的還有烏石嶺、檀香嶺、法嶺和庾嶺。知縣丁居信在《鰲陽小記》中寫道:“周遭山嶺曲徑,旁通村落,其最高者,莫如車 嶺、檀香、烏石諸嶺,遙瞻嶺巔,勢凌漢表,循級而登,岌岌欲墜。余嘗陟峰頂,憩小亭,刻其柱云:‘馬從玉棟江邊起,人在金鰲背上行。’紀實也?!辈Α疤?香嶺”賦詩云:“后洋嶺過又檀香,鳥道渾如九折腸。盡日行人蹤跡少,山光爭艷也凄涼?!边€有對“法嶺”一詩,云:“幾回盤曲上危坡,遙指前峰石蹬多。歷盡 峭巖臨絕頂,四山環(huán)翠繞青螺?!?/p>

車嶺古道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眾多。嶺頭亭邊有清嘉慶十七年宜魁所題的“嶺峻云深”摩崖石刻,每字兩尺見方。還有行人題句于亭曰:“二三星斗胸前落,百十峰巒腳底生。”嶺頭有石砌關門,俗稱稱“隘門關”,系明萬歷二十年(1594)壽寧縣令戴鏜在壽寧境內設四關防守的關隘之一——車嶺關。明朝馮夢龍所編《壽寧待志》對此有記載:“車嶺關即車嶺頭,去縣25里,一線千仞,仰關者無所措足,東南路第一險要處。”嶺尾有仙人洞、五龍過溪、仙人足印、摩崖石刻、去思碑、平氛關、荊棘寨舊址等景觀。沿途周邊有壽寧第一高瀑的“百丈漈”及天池庵和卓家大院等景點。 春天,嶺上新綠映襯著漫山遍野的鮮花,蝴蝶在花叢中翩翩飛舞,鳥兒在村上唱歌;深秋,嶺邊楓樹頑艷、松樹蒼勁、竹枝兀傲,楓與松交錯成排成簇。清晨,流泉在陽光下熠熠閃光,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交相輝映;傍晚,站在隘門遠眺,古鎮(zhèn)斜灘及周圍村落在薄霧與炊煙中,若隱若現(xiàn)。清知縣丁居信《吟車嶺》的詩中有佳句:“鰲陽最高峰,屈指惟車嶺。俯視渺培樓,遐瞻開異境。氣候下方殊,陰陽幻光景?!睂懙镁褪擒噹X獨具特色的自然美景。游人身臨其境,猶如在畫中行走。

明萬歷二十一年(1593年),知縣戴鏜為防衛(wèi)倭患,在此設立“車嶺關”,建石砌關門,稱“隘門”,為東南路第一險峻處?!秹蹖幋尽酚涊d,車嶺地形險要,居壽寧五門之一,又稱“南門鑰匙”,視為絕險,設有隘門、戰(zhàn)壕,以供守關御敵,當屬一夫當關,萬人莫敵之地。嶺邊楓樹,春綠秋紅,如同風中彩帶;峻嶺盤旋,扶搖直上,疑是巨龍升天;山澗流泉,供人解渴,幾處涼亭,暫可消疲;一路鳥語花香,萬般風情,忘卻登嶺疲勞困倦,沉醉迷人景色之間。峰頂遠看晨霞日出、云天霧海;近觀“荊棘”寨址,“五龍”戲珠;峰中天池,寺院清雅,香客紛紜;原始生態(tài),景色迷人,西山峰頂,登峰造極,俯覽群山,盡收眼底,福洞仙巖,嶙峋奇貌,鳳晹八景,處處可觀。

二、路亭

“壽寧踞一郡最高處”,境內海拔高低懸殊。武曲鎮(zhèn)的余坑海拔僅52米,位于坑底鄉(xiāng)的閩東最高峰山羊尖海拔達1649米;武曲鎮(zhèn)政府駐地海拔63米,清 源鄉(xiāng)政府駐地海拔為901米。由于山高嶺峻,“鄉(xiāng)民至壽而益難言矣!危峰幽壑,一望林莽,落落村煙,點綴其間,前后左右,叫呼不相應?!盵3]村民們開門 見山,外出更要爬山?!耙簧接兴募?,十里不同天”,山里氣候多變,淳樸的鄉(xiāng)民為行人遮擋烈日,避不測風雨,就在每條官道、偏道乃至山水佳麗處修筑涼亭。全 縣300多座路亭均由樂善好施的村民或獨資、或募捐、或由村民獻工獻料而建。民間認為建造一座亭勝于修建一座墓,是功德無量的造福社會、蔭澤兒孫的大善 事。因此,亭址務必要選擇藏風聚氣或朝山秀美的風水之地。亭子或仰高山,或俯流水,或枕巨巖,或倚古樹。這些亭子有的是土木結構,有的用石頭砌筑,有的則 飛檐畫棟工藝水平較高。亭中正梁楷書建亭或重修時間;偏梁多書首事、捐款者及工匠姓名。亭柱多題楹聯(lián),有的還在亭額題名,墻上繪畫。亭中靠墻兩側有木枋做 的固定板凳,供行人歇息。亭的旁邊一般都另鑿有一眼泉水,熱心者常會做把竹筒或是放上一個瓷碗,以便行旅客商喝水解渴。也有人為了積善,長年在亭中燒茶水 供行人飲用,這種免費供應茶水的亭,俗稱“茶堂”。全縣較為知名的涼亭有一覽亭、戴清亭、五里亭、洋頭亭、車嶺亭、銅坑亭、百歲亭等。

(一)一覽亭

一覽亭建在縣城獅子球巖上,巖高約10米,圓周達數(shù)十米,明朝時巖上曾建有一座小巧玲瓏的“一覽亭”。明末文學家、閩人曹學佺在亭柱上題聯(lián):“占山占 水些些地,宜月宜風小小亭”?!耙挥[亭”是文人逸士觀景休閑對奕操琴談文論詩之場所,也是壽寧唯一一座有知名墨客題聯(lián),有可圈可點的名人墨跡的文化名亭, 可惜現(xiàn)在僅存遺址。獅子球巖東面有高3.8米,寬1.8米,面積12平方米的明代摩崖石刻,為閩東石刻之冠。石刻內容系明朝嘉靖十六年(1537)和十七 年(1538)年南京吏部尚書湛若水(廣東增城人)草書,知縣張鶴年嘉靖二十五年(1546)題跋,清朝道光五年(1821)知縣孫道焜再跋。石刻共 448個字。

(二)戴清亭

馮夢龍任壽寧縣知縣其間,在縣衙后面的鎮(zhèn)武山上的私署里,建了一座“戴清亭”?!秹蹖幋尽酚涊d:“私署在鎮(zhèn)武山上,拾級而登,舊有大榅木四樹,今止 存其二。門內有井,故令毛以墻塞之,取用溪水,不知何說?異日修理復之,亦省人擔汲力多許。房止二進,雖樸陋,取其高厰,三峰如髻,俱從堂脊窺人。東為學 署,山未經剗,每大雨后,水從墻隙噴出,西流繞內堂而南下,直入大溪。聲淙淙入耳,忽作巖川觀,忘其身之為俗吏也。左隙地小屋三間,故令毛所建,前植花 果,扁曰‘看花處’。今惟老梅一株僅存,數(shù)百年物。余于梅下構一小亭,顏曰‘戴清’,系以小詩:縣在翠微處,浮家似錦棚。三峰南入幕,萬樹北遮城。地僻人 難到,山多云易生。老梅標冷趣,我與爾同清?!?/p>

1985年10月,壽寧縣政府為慶祝首次“全國馮夢龍學術研討會”在壽寧召開,在原縣衙門前新建“戴清亭”。亭為鋼筋混凝土結構,六角攢尖葫蘆頂,上蓋琉璃瓦,亭旁鑲石欄桿,亭檐繪以彩色。亭前樹有原福建省委書記項南題寫的“馮夢龍宦壽記念碑”。

(三)五里亭

五里亭在縣城南5里處,清順治五年(1648)建。知縣饒崇秩題意為通向光明大道的“巨燭衢”三字于亭南門楣之上。清朝道光二十四年知縣毛堃重建此 亭,并書“五里亭”嵌于北門之上。該亭三面砌磚,一面為土墻,亭門用青石拱砌。亭內豎柱子16根,中有藻井,正中幔頂有精巧的雕像,頂架瓦棟。亭中有4米 寬的人行道,兩側留有3.4米寬的偏廊,安裝有長11米的板凳供行人歇息。四面墻壁用石灰粉刷,東壁有“亭旁小憩”四字。明清時期官員來往都要到此迎送。 明朝監(jiān)生葉仕宅詩:“芳草萋迷入望長,郵亨旌旆自悠揚。歸人喜氣同生意,去客傷魂每斷腸。南浦綠萍從汗漫,西山白鶴任徜徉。王孫到此應多怨,坐對流連思故 鄉(xiāng)?!鼻?a href='/qianlong/' target=_blank>乾隆年間福寧知府李拔亦曾賦詩,云:“劍花爍灼映黃騮,年少五陵自跨游。綠上眉端堪入畫,春風一任馬蹄收?!?/p>

(四)洋頭亭

在芹洋村西面有一片較為開闊平整的農田,壽寧人習慣將這種田山稱為“洋田”。壽寧建縣后,縣城通往建寧府的官道就從這里經過。為方便行旅和農耕,明朝 景泰、嘉靖年間,芹洋黃氏族人在離村五里處修建了一座路亭,因其地處洋頭,所以俗稱“洋頭亭”。明朝嘉靖年間,芹洋村民黃世亮(壽寧民間傳說中的“芹洋黃 大漢”)在洋頭亭智退倭寇的傳奇故事,讓洋頭亭名揚千古,家喻戶曉。

洋頭亭有前后兩個大門,官道就從亭中穿過。兩個青石砌筑的門框,在左右兩側的齊肩高處都雕琢有供來往行人擱置擔子的凹槽。這種人性化設計,不僅可以讓行人方便地歇擔休息,又能讓行人在稍事歇息之后,免得弓腰曲背就能輕松地荷擔繼續(xù)前行。

洋頭亭粉墻黛瓦,內墻正中壁上楷書“福壽”二個大字,書法極見功力。六根粗壯的亭柱上都題有墨書亭聯(lián),如:“路途迢迢,吃力坐片刻奔南北;人海茫茫,聊敘 一會走西東”,“山高水長,坐一坐吃筒煙;林深路滑,歇一歇喝口水”。這些亭聯(lián)雖出自山野村民之手,但明白曉暢,令行旅客商吟詠品味,倍感溫馨。

(五)車嶺亭

車嶺古道修建后,有熱心公益者陸續(xù)在其上修建了五座涼亭。嶺尾的“駕鰲橋”旁有一座“升車亭”,亭內有匾曰:“去天尺五”??滴醢妗秹蹖幙h志》載: “魁星亭在車嶺下” ?!拔遘噹X在車嶺中?!薄陡幐尽份d:“車嶺泉在嶺中亭”。知府李拔賦詩云:“車嶺岧峣高接天,白云深處涌清泉。漫言一勺消炎暑,還剩膏腴溉浦田?!鼻?朝光緒年間,坑底村徐華禮捐資修建第四座涼亭,雇人常駐燒茶,供行人解渴,并置田產10擔,供燒茶人食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該亭被車嶺勞改農場拆用。嶺巔 還有一座涼亭,俗稱“嶺頭亭”。亭內有“二三星斗胸前落,百十峰巒腳底生”的聯(lián)語。亭側有碑刻:“阿彌陀佛”。

(六)銅坑亭

在壽寧縣省級風景名勝區(qū)楊梅州生態(tài)長廊內,位于坑底鄉(xiāng)與浙江泰順縣邊界的黃陽隘下。古時是軍事、物流通道上的重要歇息地,咸豐八年(1858)四 月,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部占領浙江云和景寧、慶元一帶,清兵敗績,就是經過此亭退避泰順。 從隘口到銅坑亭是一段下坡路,古道的左側是高山,右側是一大片山園地,荒蕪多時,滿是枯黃的野草和蘆花。亭位置處在眾山包圍著的山坳中。清康熙年間 (1662—1722年),由犀溪鄉(xiāng)武溪村人魏三甲的遺孀吳氏捐資興建。

該亭寬15米、深16米、高8米,面積達210平方米。內為寬三開間、深兩室,雙層樓房式青瓦雙坡頂,與其說是亭子,倒更像是一座山間民居,居室、廚 房、廳堂一應俱全。1993年重修時,外墻有部分使用紅磚,與整體結構不很和諧,主要的梁柱還是沿用舊的。亭子的后面有一道水圳,左右各立著一塊碑石。左 側為《銅坑亭碑記》,碑文是:“從來無長存不敝之物,實賴有繼起整頓之人。庶舊德不湮,善功無量。昔我太祖魏元甲公于前明間置田壹百三十余秤于銅坑,此地 當壽泰交通空道之域,崇山峻嶺,兩岸削崖,數(shù)里之間人煙稀少。公起慈心,于清康熙間建造茶亭,名曰銅坑亭,以招佃住,作為行旅烹茶解渴之息所。迨清咸豐間 遭水漂流,該田失租三十余秤,至光緒間,其亭圯毀。族中重新修葺,整頓如昔,頗不負先祖之仁心所望。世世子孫承先啟后,永垂祖德不朽焉!是為序。中華民國 三十年歲次辛巳孟春月,壽邑武溪村魏族同立?!?右側是《重修銅坑亭碑記》,碑文:“本亭位于壽寧坑底鄉(xiāng)長嶺村境內,古往今來乃壽泰往來之要道。魏元甲公于清康熙年間獨立創(chuàng)建,給過往之客休憩之便。因此 亭破爛不堪,現(xiàn)經魏氏后裔為主籌資重建。特立此碑,以資紀念?!?/p>

亭前設有3米深、15米長的歇廊、板凳。廊外對面砌石墻一堵,長15米、高2米,墻的邊沿造成凹形,專供挑肩歇息擱擔之用,墻后筑一茅屋。昔日魏族曾雇專人在亭內居住,為來往行人免費供給茶水,招待食宿,方便行客,深受褒揚。

(七)百歲亭

民國二十七年(1937),基德村郭氏百歲壽辰不辦慶典,將節(jié)余下的費用在基德仙宮橋頭興建“百歲亭”。

民國27年5月,國民黨立法委員郭公木為百歲亭題詞:“徐寶卿先生德配夫人郭慎妃女士,出自斜灘郭族名門,三從四德俱全,生平治家有道,教子義方,培 成長子鐘潘前清癢生,少子鐘杰畢業(yè)于福州法政學院,兒孫幾十人俱見頭角崢嶸,真良母也。明春乃夫人期頣大壽,子孫建百歲亭以示紀念,今特略書數(shù)言,以彰其 灒德,而視其遐齡焉?!?/p>

該亭結構為六角形,用16根柱子架建,寬6米、深5.6米、高5米,三面設置板凳。1972年修建蘆(蘆時岔)鳳(鳳陽)公路時,由該村徐學貴等人把亭移建于公路邊。

三、巡檢司和關隘

(一)巡檢司

巡檢司為我國古代封建軍事機構,起緝捕盜賊、鎮(zhèn)壓反叛、維護統(tǒng)治作用。其設始于宋朝,元、明、清相沿,司多設于距城稍遠處的關隘要地,以武將鎮(zhèn)守,隸屬州縣指揮。壽寧地控閩浙咽喉,為兩省之甌脫(何謂甌脫?),五界之門戶,境內險隘天成,歷來為兵家所重視。

明初,江夏侯周德興入閩防倭,移置衛(wèi)所,當要害處增設巡檢司。兵有三:一曰衛(wèi)兵,設指揮,千、百戶等官統(tǒng)領;二曰弓兵,民丁役之,統(tǒng)于巡檢;三曰機 兵,募民間武勇用之。明洪武三年(1370),壽寧尚未建縣,在漁溪洋(現(xiàn)南陽鎮(zhèn)洋邊村)設立漁溪巡檢司,隸屬福寧衛(wèi)指揮所,負責“盤詰奸細、查問逃亡、 緝捕逃犯、關防騙偽”,為壽寧最早的軍事機構??滴醵迥?1686),漁溪巡檢司配巡檢一員(從九品),年俸薪銀三十一兩五錢二分,年額養(yǎng)廉銀四十 兩;書手一員,皂隸二名,年工食銀各七兩二錢;弓兵十八名,每名工食銀三兩五錢三分三厘三毫三絲。

明景泰五年(1454)鄭懷茂踞官臺山黑風洞造反,次年被官府剿滅。明王朝為長治久安計,置壽寧縣,旋移漁溪巡檢司于官臺山寨,增弓兵25名。據《壽 寧待志》記載:“壽縣銀礦凡七,或絕或禁,惟大寶坑離城四十里,在十一都,近泰順,設縣時尚行采取。置千、百戶各一員,旗軍二百名。弘治間裁革百名。嘉靖 中封閉,軍盡撤回,止留十名看守?!?/p>

清朝乾隆年間,官臺山巡檢司移駐斜灘,在《壽寧縣清朝時期政區(qū)圖》上標注有“巡司塘”地名。

(二)關隘

明弘治中期(1490-1500),朝廷在壽寧全縣邊境險要道口設隘。守隘之兵,稱弓兵,亦稱機兵,編額200名。編制百人為一隊,隊設總甲、小甲各 一名,由巡捕管理,縣令統(tǒng)攝。此外,還在全縣主要村落及通道要口設置堡、寨。各堡由鄉(xiāng)丁民壯把守,一鄉(xiāng)有事,四方聯(lián)防??h城外圍屯兵之所,稱為寨,隸屬巡 檢司。守寨者皆為弓兵。

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知縣張鶴年正民間疆里,根據自然地形,依山脈、分水劃定界線,在黃陽隘、院洋隘、碑坑隘、伏際隘、上下黨隘等全縣邊境隘口 設立界碑,碑正面刻“壽寧縣界”,左首小字“嘉靖×年×月”,右下落款“知縣事貴州普安張鶴年”,反面刻“××隘”和東南西北至何處。

馮夢龍在其著《壽寧待志·城隘篇》中寫到:“(壽寧)有三關十六隘。隘之界慶元者十:曰佛際,曰青田、曰碑坑、曰峽頭、曰榧子欄、曰楊婆墓、曰箬坑、 曰雙港、曰下黨、曰杉坑。其界政和者曰石門。界福安者曰院洋。□□□□曰武曲。界景寧者曰黃陽、曰青草。界政和、寧德之間者曰葡萄洋”。 “各隘扼要而居,山徑尺許闊,高下曲折,非用武之地。雖有長槍大戟,無所用之。守隘之具,銃第一,弩次之,雖弓矢亦不逮也。多蓄硝磺,此最緊著”。并強調 “閩防在海,而福安正海艘登陸之地,昔年倭寇亦從此道。故(車嶺、絕險、鐵關、院洋隘)四隘特為要害”。

馮夢龍在路過西界政和縣的石門隘(1965年9月修南溪至政和公路時炸毀)后,夜宿南溪公館,臨窗揮毫賦《石門隘》。詩云:“削壁遮天半,捫蘿未得 門。鑿開山混沌,別有古乾坤。鎖嶺居當要,臨溪勢覺尊。筍輿肩側過,猶恐礙云根”。鄉(xiāng)賢陳朝儼也留下一首《詠石門》詩:“何年上帝運神工,巧鑿瓚坑一徑 通。豈有古今堅壁壘,不防爾我拜玲瓏。吞來天上三更月,吐出人間萬壑風。欲向此中尋去路,晚山猶恐白云封?!?/p>

黃陽隘位于坑底鄉(xiāng)長嶺村銅坑亭1.5公里處。隘口東西走向,兩邊為小山,以山水流向為閩浙分界(離泰順城關羅陽鎮(zhèn)5公里)。隘口用石拱形成拱門,拱高 2.9米,從1.6米處起拱;隘口過道北面石墻中砌有一龕,龕高0.5米,寬0.82米,深0.32米,過道兩旁有供人歇息的石凳。隘碑原立隘口,現(xiàn)置銅 坑尾三岔路邊,斷為兩截。碑高1.4米,寬0.68米,厚1.5米,青石素面,碑首呈半圓形。正面中刻“壽寧縣界”,右刻“嘉靖貳拾肆□□□□”,左刻 “知縣事普安□□□□”,背面中刻“黃陽隘”,右邊刻“東至□田,南至本土山”,左邊刻“西至人行路,北至分水界”。

院洋隘在南陽鎮(zhèn)院洋村,距村子1.5公里。隘口為西北—東南走向。隘兩旁為小山,以山水流向為福安與壽寧的自然分界。隘口離福安市范坑鄉(xiāng)吉坑村2公 里。隘口原用石砌成門狀,現(xiàn)僅剩部分石墻。隘碑高1.01米,寬0.55米,厚0.11米,碑座碑身已分離。碑素面陰刻楷書,正面刻“壽寧縣漁溪大蜀院洋 隘”,右邊直刻兩行,內刻“嘉靖貳拾伍年捌月吉日謹題”,外刻“東南至折(浙)江福安界”。左邊也刻兩直行字,內刻“知縣事貴州普安張鶴年立”,外刻“西 北至東里折(南)交界”。北面中刻“建寧□守□古營壽汛東路至院洋接壤□□隘口交界”,右刻“東至嶺口寨三十里”。左邊直刻兩行,內刻“西至壽寧縣五十 里”,外刻“雍正九年五月吉日”。

上下黨隘位于下黨鄉(xiāng)與浙江省慶元縣西溪鄉(xiāng)交界處。1981年出土“上下黨隘”石碑一塊,碑半圓首,高1.46米,寬0.53米,厚0.11米,四周刻 卷草紋飾。碑正面中刻“壽寧縣界”,右邊內刻“嘉靖貳拾肆年捌月秋吉”,外刻“去縣六拾伍里橋亭共拾三座”,左邊刻“知縣事貴州普安張鶴年立”,背面中刻 “上下黨隘”,右刻“東至浙江田,南至后洋山”,左刻“西至新坑口,北至浙江西溪”。現(xiàn)碑立于亞桔秀村中。離亞桔秀村約1公里處,有石城一座,烽火臺一 座,現(xiàn)僅存殘基。

青田隘在大安鄉(xiāng)后西溪村,南距蛇林山約1公里。隘口至浙江慶元縣青田村2.5公里。隘口呈東南—西北走向,兩邊為山。隘之西南面有兩處石砌墻體,面向 壽寧的東南石墻,殘高2.3米,上寬2.2米,下寬2.6米,深約3米。面向慶元的西北石墻,殘墻高1.9米,上寬1.4米,下寬2.7米。

石門隘位于平溪鄉(xiāng)南溪村,是個穿山而過的巖洞?!陡幐尽份d:“石門在南溪村,橫塞溪端,鑿其中,以通往來?!眽蹖幱小叭灎T過巖洞”之民謠,可 見此洞之長。此處地勢險要,清康熙年間縣學訓導周昉(莆田人),由建寧府經政和到壽寧赴任,路過石門隘,寫下《石門》一詩,云:“何年師禹鑿,突見石門 高。漫說當關險,也知結構牢。亂流趨大壑,雜草隱平皋。漸覺南溪近,頓忘此際勞?!?/p>

箬坑隘在托溪鄉(xiāng)山口行政村,離村子2.5公里。壽寧至慶元古道由此通過,隘口為西北與東南走向,兩旁為小山。隘口西向為箬坑坳山(海拔1527米),系閩浙界山。

伏際隘在大安鄉(xiāng)伏際村,俗呼洋頭隘(隘口離慶元洋頭村2公里)。隘口為南北走向,東西為小山。以山水流向為閩浙分界。原有界碑,碑正面中刻“縣界”,右刻“前任知縣張鶴年立”,左刻“現(xiàn)任知縣尹鑣[3]重建”。

碑坑隘位于下黨鄉(xiāng)碑坑村與浙江省慶元縣西溪鄉(xiāng)蕩口村交界處的隘基(地名),離碑坑村約15華里。1991年出土“碑坑隘”石碑一塊,現(xiàn)僅存斷碑下半 截,紋飾同“上下黨隘”碑,二碑當系同一時期所立。碑下中刻“縣界”,右邊刻“□月孟秋吉日”,內刻“橋亭共拾四座止”,左邊刻“張鶴年立”,背面中刻 “隘口”,左邊刻“至浙江后坑口”。

壽寧三關之設,遲于十六隘。明萬歷二十一年(1593),知縣戴鏜增設車嶺關,在縣城南20公里,斜灘鎮(zhèn)與清源鄉(xiāng)交界處。原關用石砌成門狀,現(xiàn)僅剩兩邊殘墻。墻殘高2.1米,長約3米,路面寬約2.1米。關東南—西北走向,兩邊為山,東南面為懸崖峭壁。

絕險關,在斜灘村南1公里。西臨斜灘溪深潭。東為懸崖絕壁。有文人墨客賦詩:“峭壁臨溪鑿不成,雄關高倚路崢嶸,一絲繞抱崖腰過,萬丈灘流地底鳴”。此關在光緒十六年(1980)曾由村民捐資重修。1958年,福壽公路取道絕險關,該關遭炸毀。

鐵關,即武曲隘,在絕險關下8公里,今武曲承天大橋頭,距武曲村約200米。因關門用生鐵鑄成而得名。關南北走向,西臨斜灘溪,東為懸崖絕壁。

清初,除沿用明制外,設按察分司于城西,為縣防守公署,統(tǒng)領全縣關隘、堡寨軍事行動。乾隆年間(1736-1795)增置督捕廳,為鋤奸捕盜的專設機 構。為增強防衛(wèi),還在全縣主要通道沿途的重要村莊及關口增設了22個塘汛。雍正十年,又派拔輪防壽寧縣各塘汛步戰(zhàn)守兵四十一名。雍正十三年,分防壽寧縣, 兼轄南洋塘、阮洋塘、西溪塘、大洋塘、斜灘塘、武曲塘、店后塘、大石楊塘、梅洋塘、泗州橋塘、葉洋塘、九嶺塘、芹洋塘、尤溪塘、南溪塘、小東塘、青草隘 塘、柘洋塘等汛,左營千總一員,外委千總一員,馬步戰(zhàn)守兵共一百二十二名。福寧知府李拔在《福寧府志》中寫道:“塘汛之設,所以察奸宄資守望也。無事則往 來巡緝;有事則聯(lián)絡聲援。法無善于此者。然督之不嚴則虛應故事,而防守徒為虛名;察之不密則騷擾乘機,而閭閻反受實害。申明約束,敉寧山海,存于將弁,豈 徒飭樓櫓以壯觀瞻已哉?”

清朝,壽寧各關隘駐軍:北路界景寧縣的青草隘屯兵76名;東路界泰順縣的黃陽隘屯兵54名;東南路界福安縣的院洋隘屯兵110名;南路界福安縣的武曲 隘屯兵100名;西南路界現(xiàn)周寧縣的葡萄洋隘屯兵26名;西路界政和縣的石門隘屯兵62名;西北路界慶元縣的峽頭隘屯兵51名,杉坑隘屯兵39名。

清道光二十年(1840)至二十三年(1843),知縣龔文灝和繼任知縣馮立模又在斜灘上游的獅潭岸鑿壁砌石,建成“平氛關”,其關門和匾額至今尚 存。該關南北走向,西臨斜灘溪,東為懸崖,用石塊砌關門,高2.5米,寬1.5米,門框上用磚砌短垣頂蓋,頂蓋砌帽、脊,正中嵌石匾,豎書陰刻,中刻“平 氛關”,右上款“道光二十一年十月吉日”,左下款“知縣龔文灝、馮立模、漁溪司石文炳立”。清朝福安人郭兆桂路經平氛關去浙江仕宦,題詩贊嘆平氛關之險 峻:“山高夾出碧澄潭,路窄危懸險徑行”,“這間形勝真奇絕,一士當關敵萬夫”。斜灘《何氏家乘》載:“斜灘溪頭平氛關,溪尾絕險關皆上懸峭壁,故兩關極 險”。光緒癸卯年(1903)進士,官至禮部太常司郎中加三品銜的壽寧縣武曲鎮(zhèn)梅洋村人林棟,歷經清末風雨,民國動亂,憧憬天下太平,金甌永固,在《鎮(zhèn)門 鐵關》詩中殷殷期冀:“秋雨秋風客往還,鎮(zhèn)門高聳萬重山。升平盛世金甌固,從此無須鐵作關”。民國31年(1942),侵華日軍進逼閩浙,戰(zhàn)火燒三都 澳,閩東危急!為阻止日軍侵入,國民黨縣政府緊急下令破壞境內險要路段。7月29日至8月5日,車嶺關、絕險關等處路面挖毀,通途旦夕成天塹。

歲月悠悠,世事滄桑。1958年福(安)壽(寧)公路建成通車,原先通州達府、商旅川流的車嶺官道和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凜凜讓敵寇聞風喪膽的車嶺、平氛、絕險、鐵關四大雄關,完成了歷史賦予的使命,留下幾多歷史遺跡,讓后人憑吊品味。

四、城寨門

(一)鰲陽日升門

位于鰲陽鎮(zhèn)橫溪橋邊,又稱東門。明弘治十八年(1505),知縣吳廷暄到任后著手建筑城墻。嘉靖五年(1526)知縣錢亮改為石結構。崇禎年間 (1638-1644)知縣區(qū)懷素全面修復壽寧縣城門,并命名東門為“日升”,西門為“懷勛”,南門為“望豐”,小東門為“賓陽”,現(xiàn)僅存“日升門”。門 為石構,朝向東南,高2.68米(由地面砌條石到1.9米處起劵),寬2.1米,深1.7米。門內進深3.05米,兩邊用條石砌到2.9米處,上橫架梁 木。門額上鑲石匾一通,楷書“日升門”,款識“清康熙六年六月吉旦”,“邑令燕山李滋生題”。民國時期,在城門上建有二層門樓,雙坡頂,門樓四周墻用土 筑,面闊4米,進深5米。

(二)平溪葫蘆

宋高宗紹興年間(1131-1162),平溪周氏始祖周理從松源周墩遷居厝坪當(今平溪村)。時壽寧尚未建縣,平溪稱“駐馬”,厝坪當屬政和縣管轄。歷經百余年的墾拓耕耘,至南宋后期,厝坪當周氏家族已是人丁興旺。

宋末元初,兵荒馬亂。為了家族安全,周氏族人依據厝坪當?shù)匦?,修堡筑寨,以資自衛(wèi)。這是壽寧縣唯一一座由民間修筑的堡門。因厝坪當形似一只碩大的葫 蘆,故將堡門命名為“葫蘆門”。葫蘆門高3米,寬2米,厚3米,狀如城門。堡墻用河卵石壘砌,堡門以雕琢方整的青石環(huán)拱。門楣上浮雕楷書“葫蘆門”三字, 筆畫圓厚穩(wěn)健,雕工精致細密,歷七百年風風雨雨仍完好如初。

距葫蘆門百來米,與葫蘆門嶺成“⊥”字相聯(lián)的就是當年寧德縣通往政和縣的官道。在葫蘆門嶺下的大石坂官道旁,建有一座“駐馬長亭”,供過往驛使、客商歇息。

地僻人難至,山高云易生,福安至壽寧公路通車前,來往貨物全靠人扛肩挑。民謠云:“千年扁擔萬年筐,壓得背駝腰又彎。磨爛兩肩流盡汗,工錢不夠飽三餐?!眽蹖幦嗣窨框暄哑閸绲能噹X古道和高低曲折的長溪河道走出山外。

車嶺嶺尾有一木橋,清朝乾隆甲申年(1764年)斜灘郭元鼎獨資捐建,后毀于水。光緒乙亥年(1871年),邑人葉圣楚、葉大興為首募建雙孔石橋,長16米,寬4米,歷七載完工,名“駕鰲橋”。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該橋被水沖毀,現(xiàn)僅余幾條殘石板。

車嶺古道修建后,有熱心公益者陸續(xù)在其上修建了五座涼亭。清朝光緒年間,坑底村徐華禮捐資修建第四座涼亭,雇人常駐燒茶,供行人解渴,并置田產10擔,供燒茶人食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該亭被車嶺勞改農場拆用。嶺巔還有一座涼亭,俗稱“嶺頭亭”。

合作/投稿/活動:小編微信:jczx0593

同城活動專用訂閱號,不定期派發(fā)各種福利

長按識別二維碼即可加入我們

寧德,有你真好

德城市資訊,一個有態(tài)度的自媒體!

關于@寧德城市資訊

Hash:61ca3f7a3d49050ac3de141d790beac2da03f8f6

聲明:此文由 寧德城市生活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