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人物 | 寧夏治沙英雄——王有德

王有德,男,回族,中共黨員,1953年9月生,寧夏靈武人,寧夏靈武白芨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管理局原黨委書記、局長,第十屆全國人大代表。他帶領(lǐng)職工大力推進防沙治沙,營造防風固沙林60萬畝,控制流沙近百萬畝,有效阻止毛烏素沙漠的南移和西擴,呈現(xiàn)出人進沙退的可喜局面。探索形成“寬林帶、多網(wǎng)絡(luò)、多樹種、高密度、喬灌混交”的防沙治沙模式,實現(xiàn)了“沙漠綠、場子活、職工富”的奮斗目標,為全國防沙治沙提供了寶貴經(jīng)驗。榮獲“全國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治沙英雄”“改革先鋒”等稱號。

“讓沙漠變綠洲”是他的夢想,近40年的時間里,他帶領(lǐng)林場職工,在毛烏素沙漠西南邊緣建起了一道綠色屏障,有效遏制了沙漠南移西擴的步伐。

“童年的家被風沙侵蝕”

66歲的王有德對家鄉(xiāng)寧夏靈武最初的記憶,就是漫天黃沙,遠望看不到邊,抬頭看不見天。

王有德:“每年秋天刮風一直刮到第二年的春天。三天一場風,七天一場沙。地上不長草,天上無鳥飛。窯洞里面也有窗子,沙子一刮,就把(沙子堆得)和窯洞的窗臺一樣平?!?/p>

王有德(左四)和職工一起種樹

那里是毛烏素沙漠的東南邊緣。童年的記憶里,黃沙常常能一夜間就把大半個窯洞埋起來,院子里總有掃不完的沙土,眼睛里總有擦不完的沙粒。日復(fù)一日,年復(fù)一年,村里好多人在黃沙里找不到過好日子的希望,紛紛選擇背井離鄉(xiāng),另謀生路。

1976年,王有德進入林業(yè)系統(tǒng)工作。9年后,他被調(diào)任當時生產(chǎn)和發(fā)展都陷入困境的寧夏靈武市白芨灘防沙林場任副場長。那一年,他32歲。

“一年一場風,從春刮到冬。天上無飛鳥,地上無寸草?!边@首在當?shù)乜诳谙鄠鞯母柚{,唱盡了沙漠化給當?shù)匕傩諑淼目喑?,也是上世紀四、五十年代白芨灘的真實寫照。

“這輩子就跟黃沙較量到底”

沙漠里沒有路,治沙工人就一點點用石子鋪路,再沿著路向四周扎草方格、種樹。每天早上七、八點鐘,大家就背著麥草、樹苗進入沙區(qū)。白天,頂著高溫推沙平田、挖坑種樹,晚上就住在臨時帳篷里??粗と藗兊难劬?、耳朵、嘴里總也洗不完的沙子,王有德心疼,他暗暗下定決心,這輩子就跟黃沙較量到底。

王有德:“那時候非常困難,一、二十天回一趟家?;貋硪院螅^上的沙子,衣裳口袋、鞋子上都是沙子,一抖一屋。我老婆抖衣服,沙子都倒在地上,用笤帚一掃,一簍一簍的?!?/p>

王有德在扎麥草方格

1986年,王有德申請將580畝沙地歸入林場。他和大家一起,吃住在沙窩里,人工夯筑建渠用的水泥板;寒冬臘月,連續(xù)兩、三個小時站在冰冷的水里堵決堤的渠口;一連40多個小時不睡覺,到外地搶運樹苗,又連夜趕回栽種,還拿著水壺噴水守護……

“沙窩地里要沒有水泥渠,抽點水全滲到沙子里面進去了,所以他親自領(lǐng)(我們)拓水泥板?!?/p>

“(身上)叫水泥板壓得這一道一道的,紅得都爛了,你當時要看了我們,眼淚都下來了,都心酸?!?/p>

王有德(左五)與林場職工

比起艱苦的工作環(huán)境,粗放的傳統(tǒng)治沙模式更讓王有德焦慮。一季造林成活靠天,林木的成活率低,防風固沙的效果并不明顯。治沙,沒有現(xiàn)成的方法可學,全靠摸索。王有德帶領(lǐng)林場工人在扎制草方格固沙的基礎(chǔ)上,獨創(chuàng)了一套“五位一體”治沙模式。通過種植灌木林、防護林、經(jīng)濟樹林、牧草發(fā)展畜牧養(yǎng)殖,用生態(tài)治理帶動綠色發(fā)展。

“沙漠里種樹比養(yǎng)娃還難”

在白芨灘,每一株小草、每一棵幼苗都異常珍貴。多年來,白芨灘林場一直有個不成文的規(guī)矩:樹苗不隔夜。為了保證樹苗的成活率,不管多晚,當天拉來的樹苗必須要立刻栽上。王有德感慨,讓這些植物在沙漠里扎根,可比養(yǎng)娃難多了。

王有德:“人是有生命的,餓了渴了可以喊。植物不行,它喊不出來,你只能去觀察它。看看它這個樹缺水不缺水?旱了沒旱?有沒有蟲危害?在沙漠里面植樹造林這是很艱難的一件事情,比養(yǎng)娃還要難,難上加難?!?/p>

王有德觀察土壤墑情

一忙起來,王有德常常忘了吃飯,因此落下了嚴重的胃病。他隨身帶的包里常年備著好幾種藥,胃疼了就拿出來吃。家,就在幾公里以外,卻常常一、兩個月都回不了一次。兒子王立鈞的記憶中,父親似乎不是在林場忙活,就是在趕去林場的路上。

王立鈞:“最忙的時候我印象中有兩、三個月都沒有回家一次。他因為時間長了,回去要洗澡,要換衣服,我媽給洗衣服的時候,我們家地上、洗衣機里面全是沙子。我媽就說‘你把單位給綠化了,把我們家給沙化了’?!?/p>

沙窩里終于長出了大蘋果

2000年,白芨灘防沙林場升格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在王有德的帶領(lǐng)下,三代治沙人艱苦創(chuàng)業(yè),治沙造林63萬畝,在毛烏素沙漠和黃河之間,營造出一條長48公里,寬38公里的綠色屏障??刂屏魃辰偃f畝,阻擋住了毛烏素沙漠向西侵蝕的腳步,實現(xiàn)讓沙漠后退20公里的壯舉。按平均行間距2米計算,他們種下的樹能繞地球赤道七圈。

王有德:“說到底就是辦法總比困難多,要找辦法來解決,摸索經(jīng)驗,非得把這個事情辦成功?!?/p>

王有德與職工分享收獲的喜悅

“讓大地多一點綠,

就是此生最大的幸福。”

2014年,王有德從林場退休,可他還是放不下治沙的事,又去了距離白芨灘不遠的馬鞍山,自籌資金,繼續(xù)與黃沙斗爭。一如往常,沒有節(jié)假日,每天早出晚歸,奔波忙碌,幾年間,又累計治理生態(tài)7000畝,植樹100多萬株。

白芨灘:昔日沙荒地 今朝花果園

王有德正綠化的荒地護佑著銀川河東國際機場的安全

面對“人民楷模”國家榮譽稱號,王有德說,與黃沙斗了幾十年,他累在其中,也樂在其中。他希望自己就像胡楊樹一樣,深深扎根在需要他的地方。

王有德:“人民群眾是真正的英雄,(榮譽)應(yīng)該是屬于大家的。我們現(xiàn)在國家的生態(tài)建設(shè)已經(jīng)寫入了黨章,寫入了準則,我們林業(yè)工作者很幸運。多造點林,多讓大地綠一點,多栽一棵樹,我覺得是最大的幸福感?!?/p>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中國之聲

精彩

Hash:c96f80b1ea5b871ba9d8dfb0f227dd67a94f73a5

聲明:此文由 公眾科普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