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陽這座千年古縣城,因一座夫妻合葬的帝陵而馳名中外~

乾陵乾縣的故事

文丨丁偉

一座城,如果名聲開始顯山露水,那其中大概是有一些文化的因素存在,比如某個歷史名人,某個歷史事件,某個歷史遺址等,當然,也可以是因為一個獨一無二的存在,這里要說的就是乾陵與乾縣的故事。

提起乾陵,突然闖入腦海的就是《神探狄仁杰》里的場景,肅穆、深沉而又引人入勝,也確實如此,乾陵的神秘,源于這里葬著的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當然,獨特顯然不止于此,還有一位皇帝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合葬于此,于是就有了這兩朝天子,一對夫妻合葬一陵,世界獨一無二的帝陵。

傳奇故事中的乾陵

俯瞰乾陵(王大希攝)

中國歷代帝陵中,乾陵是最特殊的,素有考古界“三峽工程”之稱。古代帝王的寢陵選址特別講究,中國文化提到的“天人合一”就是帝王選擇墓葬位置的風水依據(jù)之一,但其實所謂的“風水學說”實際上就是對自然地理環(huán)境的玄妙認知,環(huán)境位置自然是第一位,“龍穴砂水無美不收,形勢理氣諸吉咸備”就是其最形象的說明。

但由于古人“事死如事生”的倫理觀念和喪葬習俗,古代帝王的大墓里往往藏有大量珍貴文物和金銀珠寶,自然會被許多盜墓者趨之若鶩。聯(lián)想到近些年來盜墓文學影視劇的火爆,這只是淺層意義上的寫照,實質上的盜墓者對墓葬文化及文物的破壞極其嚴重,但這一千多年來,乾陵卻始終是沒有被盜的陵墓,其中的神秘故事說起來真的百怪,但無一昭示著乾陵的獨特性!

唐末農民起義,黃巢動用40萬將士盜挖乾陵,“武后陵,黃巢伐之”,直挖出一條40余米深的大溝,也沒有找到墓道口。黃巢失敗后,五代節(jié)度使溫韜開始接續(xù),溫韜幾乎盜掘了所有唐帝陵,唯獨乾陵沒有辦法盜掘。到了民國初年,軍閥孫連仲看到軍閥孫殿英盜掘慈禧太后和乾隆皇帝陵墓獲得大量珍寶后,孫連仲以保護乾陵為幌子,率部下駐扎乾陵,用真槍真炮演習的辦法掩護一個師的兵力盜掘乾陵,卻依舊沒能找到墓道口。

直到1958年11月的一天,乾陵附近的一條公路需要石頭維修,幾名農民梁山上放炮炸石頭,這才發(fā)現(xiàn)乾陵的墓道。當專家來到現(xiàn)場實地探查之后,發(fā)現(xiàn)這與歷史的記載一致,“乾陵玄闕,其門以石閉塞,其石縫隙,鑄鐵以固其中”,于是斷定這就是乾陵地宮的入口。

自此,這天下第一陵才真正與世人見面,然而,由于其考古意義重大,迄今為止,我們仍然無法知道這地宮里藏了些什么,這也是世人對乾陵好奇的原因所在。

乾陵位于乾縣城北6千米的梁山,梁山因位于長安城(西安)的西北方,處于五行八卦中的乾卦方向,故得名乾陵。乾陵營建時,正值盛唐,國力充盈,陵園規(guī)模宏大,建筑雄偉富麗,堪稱“歷代諸皇陵之冠”。唐初,太宗李世民開創(chuàng)了“因山為陵”的葬制,陵墓由建筑群與雕刻群相結合,參差布置于有“龍盤鳳翥”之勢的山巒之上。乾陵發(fā)展完善了昭陵的形制,陵園仿唐都長安城的格局營建,分為皇城、宮城和外郭城,其南北主軸線長達4.9千米。文獻記載,乾陵陵園“周八十里”,原有城垣兩重,內城置四門,東曰青龍門,南曰朱雀門,西曰白虎門,北曰玄武門。經考古工作者勘查得知,陵園內城約為正方形,其南北墻各長1450米,東墻長1582米,西墻長1438米,總面積約230萬平方米。城內有獻殿、偏房、回廊、闕樓、狄仁杰等60朝臣像祠堂、下宮等輝煌建筑群多處。

乾陵乳峰(趙靜攝)

乾陵原有地表石刻一百多件,有華表、翼馬、鴕鳥、仗馬和牽馬人、直閣將軍無字碑、述圣紀碑、六十一蕃臣像和石獅,它們以陳設位置的高低層次不同和數(shù)量的差異,組成了一組中國封建社會帝王陵園內最龐大的石雕刻群,代表了唐代高度發(fā)展的封建文化和石雕刻藝術,所以乾陵又被冠以“唐代露天石雕藝術博物館”的美譽。

無頭石像的傳說眾說紛紜,無字碑的功過無人評斷,地下宮殿究竟藏著什么不為人知,千百年來,有多少詩詞歌賦為它而寫,歲月流轉,又有多少奇聞軼事就此而生。近些年來的相關影視劇更是為其推波助瀾,乾陵的名聲日甚一日,也因此,乾縣開始為人所熟知,多少人來駐足這里,是為了親自看一眼這千古奇觀。

復刻歷史的乾陵博物館

乾陵博物館是在唐陵陪葬墓的遺址上建立的,源于20世紀60年代初期發(fā)掘的唐永泰公主墓,這是新中國成立后陜西發(fā)掘最早、級別最高的一座大型女性墓葬。為了妥善保護墓地,加強對乾陵及其陪葬墓出土文物的保護和研究,推動乾陵文物工作的發(fā)展,1961年8月,在墓葬發(fā)掘的基礎上成立了乾陵文物保護管理所,它是陜西組建的第一個專門保護帝王陵墓的文博單位,具有開創(chuàng)性的意義,在全國同行當中也是最早的一個。

乾陵翼馬(趙靜攝)

自1960年以來,先后發(fā)掘了陪葬乾陵的永泰公主李仙蕙、章懷太子李賢、懿德太子李重潤、中書令薛元超、右衛(wèi)將軍李瑾行等5座墓葬,出土三彩陶俑、器皿、金銀飾品、彩繪陶器等珍貴文物4300多件,一百多幅絢麗多彩的墓室壁畫和1500平方米石槨線刻畫,堪稱唐代瑰麗的地下藝術畫廊。

乾陵博物館館藏文物豐富,館內設有乾陵文物精華展,集中展出了上世紀唐乾陵陪葬墓出土的各類精美文物一百余件,有色彩亮麗的唐三彩、雕刻精美的石槨線刻畫以及絢麗多彩的唐墓壁畫,它們被稱為“唐墓文物三絕”,還有做工精美、雕刻細膩的金銀玉器和銅鏡,從不同角度向世人展現(xiàn)著曾經盛極一時唐文化的精彩與輝煌。設置的唐代胡俑展,當初是為了配合2008年奧運會特地舉辦的,收集展出了建國以來陜西境內出土的各類胡俑精品100余件,這些胡俑形象姿態(tài)生動,表情神色各異,絡腮胡須,深目高鼻,身穿翻領開叉胡服,這完全就是在一幕幕還原盛唐時期的長安城,形形色色的造型動作早已經將我們代入到1300年前胡漢一家親的長安城生活情景,那清脆悅耳的胡姬酒肆里跳著胡旋舞的身姿又醉了哪些人呢,那一聲聲的吆喝叫賣聲仿佛就在眼前飄過......

神秘的乾陵素有“唐陵之冠”的美稱,它屹立在梁山之巔,俯視著關中大地,莊重的博物館古樸典雅,共同構成了三秦大地上一道亮麗的風景。這里有舉世聞名的無字碑,這里有數(shù)以千計的精美文物,這里有許多未解的歷史之謎,蘊藏著古往今來的歷史故事和風華。

乾陵影響下的乾縣

從乾陵有了名氣開始,乾縣的發(fā)展有很大一部分得益于乾陵的獨領風騷,乾陵景區(qū)不僅帶動了乾縣的經濟發(fā)展,也已經成為周邊貧困群眾增收致富的“金山銀山”,是當?shù)厝罕姵掷m(xù)穩(wěn)定增收的強大“引擎”。

乾縣原來叫做乾州,是一座有著上千年歷史的文化名城,地處陜北黃土高原南緣與關中平原的過渡地帶,這里地形多樣,物產豐富,是咸陽傳統(tǒng)美食的聚集之地,“乾縣四寶”在陜西美食排行的地位中也占據(jù)著重要的地位。潔白細嫩,豆香撲鼻,口感順滑的豆腐腦,絕對會讓你回味無窮;用堿水和面制作而成的三、四寸長的驢蹄子面,口感筋道有嚼勁,吃完了還想吃;源于外婆給外孫賀彌月贈送禮品,后來發(fā)展成為風味方便食品的鍋盔,帶回去絕對人人贊不絕口;外表金黃,香酥可口的唐代宮廷馇酥也絕對會讓你放棄節(jié)食的打算。

可乾縣有的不止這些誘人的吃食,起源于明朝的蛟龍轉鼓,由幾十人乃至幾百人同時表演,表演者頭戴金冠、身著古裝、足穿黑靴、臉罩面具、手敲鑼鼓鐃磬、口吹馬號,邊奏邊舞,演繹出了關中漢子的剽悍之美和中國鼓文化的磅礴氣勢。獨特劇種類弦板腔,得名于主要伴奏樂器“弦子”和擊鼓樂器“板子”,渾厚、清脆、明快的聲腔詮釋著祖輩生活在這里的人們的精神世界,于此也衍生出獨特的弦板腔皮影戲,為這片土地點綴著非物質文化的點點星光。

無字碑(趙靜攝)

乾縣歷史悠久,旅游資源豐富,境內文物古跡多達539處,帝王陵墓3座,列陜西省十八個文物大縣之首,除此之外,始建于隋末唐初的興國寺,保存有昆盧佛像的化度寺,每年舉行大型佛事活動并有秦腔戲劇助興的彌陀寺,開設佛學講座和世界語講座的鐵佛寺等佛教文化遺址依舊續(xù)寫著今朝故事……

從乾陵道不盡的古往今來到乾縣的蓬勃式發(fā)展,乾陵故事依舊津津樂道,梁山依舊巍峨蒼翠蔥蘢,令人懷古的遺跡和慰藉人心的美食會讓你認識到不一樣的乾縣,而乾陵與乾縣的故事還遠遠沒有結束,依舊在續(xù)寫著許多個古往今來!

(作者系乾陵管理處副主任、乾陵博物館館長)

原載《西北旅游》融媒體雜志總第185期

Hash:193c869abbd3f6627e294360ffa120092b811ad4

聲明:此文由 西北旅游網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