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多年前的高橋匠人,一磚一瓦造出了三分之一外灘老建筑!

位于上海浦東新區(qū)北部的的高橋,是一個有著千年悠久歷史的古鎮(zhèn),北毗長江口,西臨黃浦江,東連外高橋港口和保稅區(qū),南接高行鎮(zhèn)。其歷史特色正如老浦東人沈潤章老先生所說:唐宋時期高橋是鹽業(yè)的集散之鄉(xiāng),元明時期是沙船之鄉(xiāng),明清時期是紡織之鄉(xiāng)。

到了近代,高橋人勇闖上海灘,又成為占據上海營造業(yè)半壁江山的浦東幫的生力軍。外灘萬國建筑博覽群”23幢高樓大廈有三分之一出于高橋工匠之手,上海許多橋梁、廠房、花園洋房、里弄住宅、高樓大廈,都是高橋人的杰作。

高橋古鎮(zhèn)

高橋匠人的伯樂

若推高橋營造商的引路人,有一位不得不提,雖然他并非高橋人,但卻作為建筑施工業(yè)浦東幫的鼻祖,成為后來帶領多位高橋工匠闖蕩上海灘的伯樂。

1843年11月17日上海正式開埠后,西方投資者紛紛接踵而來,開設碼頭、倉庫、洋行、教堂等,許多建設項目均有外國人設計、外國公司施工。川沙蔡路鎮(zhèn)做泥水工出身的楊斯盛當時邊學技藝時邊學英語,結識了一些外國人,他的一手好技藝也得到外國業(yè)主的賞識。楊斯盛獨具慧眼,1880年創(chuàng)辦了中國人開設的第一家營造廠——楊瑞泰營造廠。1891年上海江海關施工招標,楊斯盛勇敢地和德、意兩家外商爭標,在外國勢力霸占的上海建筑市場,一個無名的營造廠怎么能中標呢?最后是意商皮特爾中標。

上海是軟土地基,地下水位很高,意商在施工時遇到地下水位上漲無法打樁的難題,致使工程停工。于是楊斯盛接標承建這項工程,他親自督戰(zhàn),解決了一個個施工問題,保質按時完成了江海關大樓的承建任務,使外國人不得不折服,贏得了同行的贊譽。

海關大樓建筑設計圖(正立面)

楊斯盛的成功,使高橋人看到了發(fā)展的前景,同時也使在滬外國人改變了對中國工匠的輕視。中國的建筑工匠熟悉地理環(huán)境,勞動力又低廉,這是外國建筑商無法抗衡的獨特優(yōu)勢,從此中國營造商沖出了一條生路。

王松云與匯中飯店

王松云是高橋陸家宅人,比楊斯盛小六歲,從小隨父學習水木作,20歲時在上海山海關路一家營造廠做檔手(小包工),后來又與寧波人合開仁泰營造廠。他與楊斯盛都是浦東人,私交甚深。楊斯盛創(chuàng)設營造廠時,他入股助一臂之力,楊斯盛籌辦浦東幫水木業(yè)公所時,他又積極贊成并捐資500元。

只讀過私塾的王松云不僅手藝好,會經營,還結識了西恩科、哈同等外國人。1904年哈同把愛儷園交給仁泰營造廠建造,至1907年筑成大小樓座80個、閣8座、亭48個、臺12個、池沼8個、水榭4個,具有10個大院9條道路。1909年全部建成,愛儷園成了海上大觀園,社會各界人士都慕名而來,王松云由此揚名。

愛儷園

王松云在承建愛儷園時,還獨自開設王發(fā)記營造廠,承建外灘當時的最高建筑——匯中飯店大樓。一開始英國人不放心,因為王松云雖然眼下在做愛儷園工程,但都是二三層建筑,而匯中飯店高達六層,并且建在江邊,技術難度高。

當英國業(yè)主猶豫不決時,建造江海關大樓的楊斯盛在關鍵時刻為朋友挺身而出,愿做擔保人,英國人才將匯中飯店工程發(fā)包給王發(fā)記營造廠。在建造過程中果然發(fā)生地基傾斜問題,楊斯盛憑借著建造江海關大樓時積累的寶貴經驗,幫助王松云解決了難題,化險為夷。

匯中飯店

敢啃硬骨頭的周瑞庭

周瑞庭也是高橋第一批營造商之一。他家庭貧苦,父親是木匠,勤勞仍不能擺脫貧困。他11歲到上海當木工,木工技藝很好,19歲時當上木工檔手,先后在楊斯盛、顧蘭洲手下承包工程。1895年在上海威海衛(wèi)路(今威海路)446號開設周瑞記營造廠。

由于他在承包工程中熟悉西方近代建筑,懂得英文又會經營,很快在營造業(yè)中顯露頭角。他先后承建的項目有禮查飯店、楊樹浦發(fā)電廠一期工程、俄國公館蘇聯領事館)、揚子大樓、新聞報館、敬業(yè)中學、四行儲蓄會虹口分會大樓、圣三一堂翻建和乍浦路橋等。

周瑞庭以敢啃硬骨頭著稱。1913年在承建楊樹浦發(fā)電廠一期工程時,因工程地處黃浦江下游,與復興島隔江相望,水流特別急,圍壩打樁時因江水急,泥沙流失,多次打樁都告失敗。周瑞庭到外灘天文臺了解了黃浦江潮汛資料后,攜長子周星若將鋪蓋搬到工地,深入了解打樁失敗原因,與工人師傅商量探討解決問題的辦法。最后決定用舊棉胎裹樁,在擋水壩中加進牛糞和明礬,這個土辦法果然見效,打樁獲得成功。

俄國公館建在蘇州河口,而且有地下室,同樣遇到塌方問題,周瑞庭用同樣方法很快解決了。周瑞庭在同行中有很高聲譽,曾擔任由楊斯盛創(chuàng)議的浦東幫和紹興幫聯合組織——滬紹水木公所的董事長。

俄國公館(今俄羅斯領事館)

高橋首富鐘惠山

惠山也是高橋早期的營造商,他出身在貧苦農家,4歲喪父,從小從師學泥工,手藝好,人品好,在南潯為劉姓大戶人家修建祖墳,施工精良,深得東家信任。劉姓大戶在上海購地建造大批里弄住宅時,鐘惠山已在上海七浦路386號開設鐘惠山營造廠,由于過去的人緣,劉姓大戶建造大批里弄住宅的項目全部交給他承建。

鐘惠山施工質量讓人信得過,報料報價實事求是,聲譽傳四方,建造里弄住宅從九江路、浙江路、廣東路、福州路,擴展至閘北、曹家渡。建造上海石庫門里弄使鐘惠山發(fā)跡,他雖然沒有承建有名的高樓大廈,但是有了積累,于是投資房產,成了擁有大量房產的營造商。正逢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西方國家處在戰(zhàn)亂時期,而上海城市卻處在迅速發(fā)展階段,地皮飛漲,房屋稀缺,鐘惠山在不動產上賺了大錢,成為高橋首富。

高橋人曾坐著擺渡船渡過黃浦江闖蕩上海灘

后起之秀楊瑞生

民國初年楊斯盛雖然已謝世,但是浦東幫建筑施工隊伍已發(fā)展為數萬人?!按ㄉ?、上海間,朝發(fā)夕至,自上川鐵路通車,一小時即達,于是上海成為容納川沙羨余人口之絕大尾閭。論其量,則數之大,以水、木工人為第一,他業(yè)亦頗有相當地位。論其質,則無論以知識、以勞力,凡能自食,或因以起家,百分之九十以上皆恃上海。”

更多的高橋人在楊斯盛和王松云、鐘惠山、周瑞庭等人影響下,紛紛加入營造業(yè)隊伍,拜師學技藝,楊瑞生便是其中之一。

楊瑞生1874年出生,高橋楊家柵人。幼年在家讀過私塾,14歲時就去上海拜師傅學木匠手藝,他不僅勤學技術,工余時間還自學英文。20歲時他做翻樣,能用英語與外國人交談,并結識了一批工商界人士,1903年他開辦楊瑞記營造廠,上海廠設在斜徐支路永慶里,杭州設分廠。

他先后承建四川北路永樂坊、天平路樹德坊、淮海中路樂安坊、瑞金二路錫德坊和陜西北路西摩別墅、太原路臺拉別墅、安福路來斯別墅等各類住宅400幢。還承建西方裝飾主義風格、技藝要求很高的新光大戲院和中國飯店。淮海路上的巴黎大戲院(淮海電影院)和延安東路四川中路口的會德豐大樓是他承建的西方現代派風格的建筑,以建筑流線型線條和大玻璃門窗顯示最新潮流現代感。

具有現代派風格的會德豐大樓

謝秉衡與裕昌泰營造廠

謝秉衡1885年生,高橋謝家弄人。幼年家貧,13歲到上海在舅父處學木工,他學技十分刻苦,數年后能獨當一面承攬木工生意。學成后,曾在浦東幫的姚新記營造廠當過看工(技術負責人,也稱監(jiān)工),參加外白渡橋、二白渡橋和德律風電話公司大樓建設,掌握了西方的鋼結構和鋼筋混凝土新技術。他自學的英文能閱讀英文版技術書籍,與外國人能流利會話,他與英租界工部局的主管建筑的哈伯等建立了密切的私人關系。

1910年,謝秉衡與張裕田、樂俊堂合伙創(chuàng)辦裕昌泰營造廠。張裕田是浦東南匯人,其父親是楊斯盛一代有名的泥水匠,張裕田承襲父業(yè)將水木作改為營造廠,曾在南京承建南京勸業(yè)會場和鋼筋混凝土拱橋,因當地綁匪揚言要綁架他,他只得逃往上海。謝秉衡與張裕田等聯手之后,憑借著張裕田以前積累的經濟實力,自己的技術和人脈關系,1913年在承接英租界工部局大樓投標中,擊敗眾多競爭對手一舉中標,使人刮目相看。

上海工部局大樓設計效果圖

上海工部局大樓

同年,裕昌泰又承建了麥邊洋行(后為亞細亞大樓),英商馬海洋行設計,樓高7層,建筑面積達11717平方米,鋼筋混凝土結構。在施工時由于混凝土澆灌時必須保持連續(xù)性,才能確?,F澆構件的強度,謝秉衡在上海首次采用筒形混凝土攪拌機。

亞細亞大樓

不久,他又承建友利銀行大樓,由英商公和洋行設計,樓高6層,建筑面積達13624平方米,這是上海第一幢鋼框架結構的高樓,工字鋼材由德國克虜伯鋼鐵廠供貨。面對著這個全新的建筑技術,他憑借著參加過外白渡橋施工的經驗,又順利完成了鋼框架大樓的施工。

友利銀行大樓

1921年英商著名的怡和洋行要在外灘蓋新樓,由英商思九生洋行設計,樓高6層,建筑面積達15976平方米。根據設計圖紙一、二層外立面要砌貼粗鑿的長方形天然毛石,每塊毛石體積大重量大,他解決了砌貼的技術問題,又成了上海營造業(yè)中一個創(chuàng)舉。一個華商營造廠一連在上海銀行商界龍虎相爭的外灘建造起三幢標志性的高樓,這是十分了不起的成就,它向世人宣示中國人能建造一流的高樓大廈。

怡和洋行大樓

謝秉衡在上海承接的工程項目很多,有楊樹浦煤氣廠、上海第三第四第五紗廠、蜜蜂絨線廠、怡和啤酒廠、正廣和汽水廠、沙利文面包廠、南洋兄弟煙草公司等,還有南京郵政局、青島紗廠。

他不僅是個出色的營造家,更可貴的是他十分注重技術傳承。他在擔任上海市營造工業(yè)同業(yè)公會常務理事時,兼任公會辦的通惠子弟學校校長,培養(yǎng)基層施工技術工人,凡是他的營造廠工人讀夜校的費用均可報銷。

他是發(fā)起成立上海市建筑協會的主要人員,這個集設計、施工、材料為一體的行業(yè)團體成立后,編輯出版了《建筑月刊》傳播建筑行業(yè)動態(tài),創(chuàng)辦了正基建筑工業(yè)補習學校。他樂意于收有志營造業(yè)的青年為學生,他的學生號稱有108人之多,不少人后來自辦營造廠,解放后不少人成為設計院、建筑公司總工程師。

高橋匠人回饋鄉(xiāng)里

從高橋走出闖蕩上海灘的營造商都繼承了浦東幫鼻祖楊斯盛先生的高風亮節(jié),致富感恩熱心公益。

高橋鎮(zhèn)老街上許多名宅都是高橋營造商致富后在家鄉(xiāng)建造的私宅,有的是孝敬父母建造的房屋,有的是為家族建造的祠堂。王松云的樹德堂廳堂掛著“樹德揚仁”條幅,以樹德作為自己的座右銘。他出資修建了大同路,在界浜老船碼頭蓋了一座供候船人休息的涼棚。界浜上石橋年久失修,木欄桿腐朽,他出資修理改為鐵欄桿,還在東街和鎮(zhèn)南各修建廟宇一座。

高橋仰賢堂

鐘惠山雖為高橋首富卻仍保持艱苦樸素的本色,平時一身粗布衣裳,但對鄉(xiāng)親的疾苦樂于幫助,一年發(fā)放救濟米幾十石,常年資助辦學,被日新小學聘為校董。謝秉衡發(fā)跡后,其母和妻子仍清貧自守不愿離開家鄉(xiāng)去上海,他特地為她們在謝家弄建一幢三層花園別墅,供老母頤養(yǎng)天年,除外既不造祖宗祠堂,也不蓋子女樓房,卻獨資建造高橋日新小學,校舍規(guī)模宏大設施完備。他還為家鄉(xiāng)修建胡家橋,新修瞿家宅橋。楊瑞生看到家鄉(xiāng)東虬江的跳板小橋不安全,便獨資在這里新建大木橋。

近代高橋營造商的成功經歷凸顯了高橋人善抓時機、刻苦學習、勇于挑戰(zhàn)、大膽創(chuàng)造的奮斗精神,也表現了高橋人熱愛家鄉(xiāng)、致富感恩、回報社會的質樸與情懷。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本文來源:檔案春秋

Hash:dfc24e028fe9dc2ab017112ae1c76d69e0e87223

聲明:此文由 伴公丁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