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嘆!威遠這個地方竟隱藏著唐代修建的寺廟...

白云悠悠白云山真覺寺云霧巔。山連山來水連水,瞭望塔上觀云天?!边@首詩描述的是古剎真覺寺,它位于資中縣白云山威遠縣交界處的黃荊溝鎮(zhèn)聯(lián)盟村。

前不久,筆者專程去探訪真覺寺。從威遠縣城往黃荊溝鎮(zhèn)方向行進,到新劉家洞煤礦右側(cè)上山,順著小公路來到徐家路分岔口往左,便到了目的地真覺寺。

寺前有一塊青石鋪成的壩子,面積約一百平方米,壩子中立有兩根方形石柱,這是古時的“燈桿石”。燈桿石正面和背面都雕刻有對聯(lián),但因年代久遠,字跡模糊難辨。燈桿石上部被雕成蓮花座,座上各雕一顆圓石球。每根燈桿石下部三分之一處都鑿有圓孔,是用來插燈桿的,舊時,每年陰歷正月十五,寺廟前便立起燈桿,點燃燈籠掛在燈桿上,一串串紅紅的燈光,在寒冷的夜里給行人照亮回家的路。

再往上走,一段彎曲的小路連著幾十級長滿青苔的臺階,臺階右側(cè)石龕中,土地公、土地婆悄然靜候,默默聆聽信眾與游人來去匆匆的腳步聲。沿臺階來到寺廟大門旁,只見左右兩邊各矗立著一尊石獅,雖年代久遠,風化得只剩大概輪廓,但仍可看出雕像刀法圓潤、造型古樸,透出威武之風。

抬頭望,一排高高的朱紅院墻肅然而立。院墻最上面是山墻,山墻上是飛檐翹角的屋脊,屋脊左右兩邊雕著蜿蜒盤踞的龍,它們盡職盡責地護衛(wèi)著殿中的“佛寶”。兩道厚重的黑漆木門悄然打開,迎送著四面八方朝拜的賓客。大門上方是金色繁體大字“真覺寺”,熠熠生輝;再上是三個上圓下方的龕孔,上面還有一扇形方格,正中懸掛一個大大的金色“佛”字。

穿過大門走進“彌勒殿”,佛龕左邊立著兩塊殘缺的石碑,一塊是大清乾隆五十五年“萬年天燈碑”,另一塊是“同結(jié)善緣碑”,分別記載著捐資和修廟的歷史。

關(guān)于真覺寺建立年代,至今仍爭議不斷,有說唐代,有說漢朝。據(jù)《威遠縣志》記載,此乃唐代文物。真覺寺因何而建?傳說有一僧人自天竺云游至資威交界白云山,突然電閃雷鳴,大雨傾盆,忽見山腳有一巖洞,遂入洞避雨。僧人自洞中向外眺望,洞口之外“群山環(huán)拱,如蓮花聚”,僧人贊嘆不已。片刻雨停,彩虹飛渡,山清水秀,氤氳之氣裊裊升騰,祥光普照,僧人頓悟“花開見佛悟無生”,于是募修真覺寺以參佛修道,后成高僧。

光陰冉冉,后來真覺寺遭遇戰(zhàn)火兵亂,雄姿不再,勝景無存,讓人扼腕嘆息。

雍正年間,峨眉悉心禪院如卉上人見古剎勝景被毀,心急如焚,便化善緣準備重修。據(jù)資料載,“道光年間,廊廟垂新,因而傾圯。過斯地者類無不慨然喟然。悵斯廟之銷沉,不忍與洛陽銅駝咸陽石鼓同……”光緒三十三年,住持月空法師“目擊心傷”,遂與徒濟樂、濟惠等徒弟,將寺廟地基移上一層,后經(jīng)眾師徒殫精竭慮,方使“真覺寺”慢慢恢復,香火日隆。

轉(zhuǎn)過照壁,眼前豁然開朗,但見一四合院,小巧玲瓏,依山而建。院前青石階旁,有一對石獅,正扭身拜望階上大殿佛祖。上十五級臺階便是“大雄寶殿藏經(jīng)閣。大殿中供奉著釋迦牟尼佛祖法身、報身、應身三個化身。

大殿左邊為香積廚和用餐、休閑之地,右邊是住持及居士臥房。樓下左右兩邊各是一排客房和雜物間。大殿正門前有兩根巨大的金龍蟠柱,四對支撐房梁的柱子上刻著對聯(lián),其主聯(lián)為“不可說不必說默而視之真智慧,無幻相無果相僧者凈也即空明?!?幽幽深山,千年佛祖,朝迎日出,暮送月落,將一澗山水、白云盡收眼底,用慈悲心懷普渡眾生。此時,身披袈裟的住持,正帶著眾徒做早課,悠揚誦經(jīng)之聲娓娓動聽,傳向四方。

從大殿中出,信步穿林,漫步長滿青苔的石階來到后山。后山左邊石壁凹處,豎刻著蒼勁古樸的“插花微笑”四個大字。字旁是一尊站立佛,雙耳垂肩,一手放于胸前,一手微舉過肩,拇指中指交合,手心向前,體態(tài)雍容豐腴。這佛的兩邊,還有兩位護法使者,一人雙手抱拳,一人雙手合十,默默肅立左右。在這三尊佛像的右旁,還有一尊佛坐于蓮臺,赤足踏蓮,一手放在曲膝處,一手支在蓮臺上,身披飛天服飾,衣袂飄飄,身旁奇花異草相伴,幾朵祥云悠然飄過,真是栩栩如生、神采飛揚。此乃不可多得的石刻精品。

據(jù)當?shù)厝苏f,“文革”時反四舊,真覺寺遭嚴重破壞,大部分佛像也未能幸免,80多歲的村民楊婆婆說 ,她舅舅為了保護這些精美的佛像,發(fā)動群眾到山上竹子,將竹條編成柵欄,釘在佛像外面,再在上面張貼報紙和文件。紅衛(wèi)兵洶涌而至,村民都說大殿已改成會議室,這些珍貴佛像才幸免于難,保存至今。

細細游覽完畢,不知不覺便到中午,大家進寺享素餐,寬敞的大廳里,擺著幾張厚樸的八仙桌和長凳,大小不一的粗碗里盛滿素食,熱氣騰騰的石磨豆花清香細膩,紫紅的茄子滑溜綿軟,青椒炒土豆絲滿口香脆,干煸四季豆有鹽有味滋味悠長,木耳炒萵筍微辣中帶著清脆,山泉水泡菜極為爽口,盛上一碗香甜的紅苕干飯,泡上濃稠的米湯,簡單又美味。

我們走出真覺寺大門,抬眼一望,大門右前方巍然屹立一尊石山,如天外飛來。這石山高十多米,四周絕壁,無路可上,連靈巧的猴子也難攀爬。石中部刻著“宋興禪剎”,難道真覺寺從宋代便是興隆日盛的禪林寶剎?據(jù)此石前鋤地的吉姓村民說,他奶奶活了105歲,聽她說上面有一個大石坑,石坑里堆滿了燒焦的木炭。這不由得讓人聯(lián)想到威遠老君山煉丹的神仙“太上老君”,難道他曾在真覺寺煉過丹?

真覺寺前有一條彎彎的小路,由近及遠,慢慢融入淡藍淡藍的云霧之中?;赝嬗X寺,它恰處青山環(huán)繞、高低錯落的蓮花臺中。參禪領(lǐng)悟便“真覺”,真覺寺給我們留下的深深禪意,回味無窮!

內(nèi)容來源內(nèi)江新聞網(wǎng)

Hash:254646b01a61eba49e37fbfc0f0e3966fe368466

聲明:此文由 威遠零距離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