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獨特的風俗有哪些?

一、陜北秧歌

陜北秧歌,又稱“鬧紅火”、“鬧秧歌”、“鬧社火”、“鬧陽歌”等,是流傳于陜西、陜北高原的一種具有廣泛群眾性和代表性的漢族傳統(tǒng)舞蹈,吸收當地流傳的水船、跑驢、高蹺、獅子、踢場子等形式中的藝術元素,組合成新的獨特的舞種,在鑼鼓樂器伴奏下以腰部為中心點,頭和上體隨雙臂大幅度扭動,整支舞蹈熱烈而充滿歡快的氛圍。

二、皮影戲

皮影戲被許多專家認為是中國各類影戲的鼻祖。2006年2月,華陰老腔被確定為中國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老腔皮影戲源于華陰市(1990年前為華陰縣),流行于渭南市各區(qū)、縣及山西運城市、河南三門峽市相鄰的黃河金三角地區(qū)。老腔是皮影戲最早的唱腔,因為她在華陰、華縣一帶形成時間較早,與隨后形成的碗碗腔(時腔)相比,顯得古樸粗獷,故稱老腔。

三、寶雞社火臉譜

陜西寶雞地區(qū),人們習稱西府,是陜西社火臉譜藝術具有代表性的地區(qū)之一。特別是隴縣和寶雞縣的社火臉譜,流傳歷史久遠,臉譜造型奇特,色彩質樸明快,紋飾嚴格講究,譜樣多而齊全,代表了西府社火臉譜的最高水準。

社火起源于原始社會的文面,文身、巫術、祭祀、宗教,古代的角抵、驅儺、祭社活動。社火臉譜的紋飾證明,五六千年前彩陶上的原始符號,在臉譜上被完整的繼承了下來。

四、安塞腰鼓

安塞腰鼓是陜西省的傳統(tǒng)民俗舞蹈。表演可由幾人或上千人一同進行,磅礴的氣勢,精湛的表現(xiàn)力令人陶醉,被稱為天下第一鼓。1996年,延安市安塞區(qū)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中國腰鼓之鄉(xiāng)。

五、綏米嗩吶

綏米嗩吶是陜北人民生活中十分常見的一種藝術形式,無論城鎮(zhèn)鄉(xiāng)下,凡遇婚喪嫁娶、開張慶典、喬遷新居、鬧秧歌、合龍口、鬧滿月、過周年、辦廟會及各種慶?;顒佣夹枰鸵弧砂啻凳謥泶底嘀d。

一、面條像腰帶
最愛吃的油潑面
中地區(qū)的面食花樣繁多,大多數面條比較粗較寬,其實比腰帶要略細些。關中豪爽,愛吃寬面,厚面。關中獨特的地理構造和自然環(huán)境使得關中道成為一個以面食為主的地區(qū),在以米菜為主的地方的人們總是想不通,那關中人天天吃面條沒個花樣換,怎么就吃不煩呢? 其實,在關中,聰明靈巧的關中婆娘們已經把面食發(fā)展到一個很高的境界了。單是一個簡單的面條關中人做出的花樣達幾十種,棍棍面,片片面,晾面,湯面,酸湯面,熱碗面、扯面等等。說其像那褲帶,說的是那面做的寬度和長度,在關中地區(qū)的面館,一碗面只有一根面條,但若要讓個弱女子能把這根面條吃完,那也是難事。 其中棍棍面最長。但那是手拉或者搓的,下來的就是說搟面了。關中道的男人娶媳婦,大多都是要看這女人的搟面手藝了。
二、鍋盔像鍋蓋
超大鍋盔
由于關中人喜歡用秸稈燒火做飯,而秸稈的火恰到好處,比較“文”,且不容易將鍋里的食品燒糊,而且喜歡一大家子在一起燒飯吃,避免浪費,從而用的鍋基本口徑都在80公分以上,烙的鍋盔自然就和鍋蓋一樣大了。
傳說一:當年有場戰(zhàn)爭,戰(zhàn)爭的一方是新疆人,打到陜西的時候,干糧已經沒了,只剩下些面粉,沒有辦法,就把那面粉和水和了,弄成餅狀,放在那頭盔里用或烙,做好后皮黃里香,而且持久耐放,隨即傳了開來,那打了勝仗回去后,兵士就讓婦人照著做,但沒有頭盔,就在自家的鍋里烙了,就有了鍋盔這個名字,也就有了鍋盔這個面食的花樣了。
傳說二:相傳唐代修乾陵時,因服役的軍人工匠人數過多,往往為吃飯而耽? ?施工進度,受到懲罰。于是,有一士兵在焦急之中便把面團放進頭盔里,把頭盔放到火中去烤,而烙成餅?,F(xiàn)在算起來鍋盔在陜西已有上千年的歷史了。
三、辣子是道菜
下飯的辣子
我女朋友就是陜西的,她給我做飯總愛做一個全是辣椒面的菜,把熱油潑到辣椒面上,再撒上一點鹽巴,很簡單,吃起來卻很香。后來才知道那是“油波辣子”
說到“油潑辣子”,不能不提到陜西的一大名吃“臊子面”。臊子面以其薄、亮、勁、透、香、辣、爽、誘的風味特點,深受大家的青睞。所謂薄、亮、勁、透,指的是面條的加工效果,而香、辣則是指它的味道。正宗的臊子面,至少需要18味調料,而辣子是主打調料,可以說,沒有辣子,不能稱其為臊子面,辣子面與菜子油的結合,構成臊子面油旺旺、紅艷艷的絕色美味。一碗臊子面剛一上桌,你就會被那“美色”勾引得“垂涎欲滴”。吃過一碗,你會感覺汗流浹背,細細品味,那就一個字,“爽”。如果你要說出來,那就是“爽透啦”。

Hash:7f777925a167650cffed5301158d82c6f8d654e7

聲明:此文由 jingling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