邛崍沒有開發(fā)的景點 邛崍的景區(qū)

導讀:邛崍沒有開發(fā)的景點 邛崍的景區(qū) 1. 邛崍的景區(qū) 2. 邛崍的景區(qū)事業(yè)編好嗎 3. 邛崍的景區(qū)管理局 4. 邛崍的景區(qū)有哪些景點免門票的 5. 邛崍的景區(qū)附近的酒店 6. 邛崍的景區(qū)南寶山董事長是誰 7. 邛崍的景區(qū)的旅游產(chǎn)品設計 8. 邛崍的景區(qū)巴士 9. 邛崍的景區(qū)有哪些地方 10. 邛崍的景區(qū)有哪些景點

1. 邛崍的景區(qū)

邛崍?zhí)炫_山相傳系大禹治水路過蜀國,曾選此山為登高祭天之處,故得“天臺”之名。景區(qū)與成都市與雅安名山、蘆山縣雨城接壤,地處邛崍山脈的尾部。景區(qū)面積106平方公里,目前已開發(fā)40平方公里,為國內(nèi)罕見的箱狀向斜山地,整座山大致呈英文字母“n”字形,分為三級臺地(一臺地:肖家灣-等樂安;二臺地:等樂安-小九寨;三臺地:正天臺以上)。主峰玉霄峰海拔1812米,狀若沖天高臺,丹霞地貌和紅層類巖溶地貌混雜,形成與常規(guī)反差極大的獨特地貌形態(tài)。獨特地貌形態(tài)又與多態(tài)的水體構成完美的山水骨架。

2. 邛崍的景區(qū)事業(yè)編好嗎

1、避暑和天然氧吧齊聚的龍蒼溝

在成都周邊有一個叫雅安,大家應該都知道不管是天氣還是風景都絕美,但是在這里有一個地方叫龍蒼溝,卻很少有人知曉,在成都最炎熱的夏季,這里的平均氣溫也只有22度,對于成都人來說這里就是天堂般的存在,一年四季都像是春天一樣,這里不僅是氣候宜人,還擁有迷人的景色,與瓦屋山和峨眉山都距離不遠,植被豐富,是不可多得的天然氧吧。

2、每年夏天成都人必去的天臺山

位于邛崍的天臺山可以說是成都市每年夏季必去的一個避暑勝地,因這里的地理位置特殊,這里是冬暖夏涼,夏天一進入天臺山,就能感覺到一絲絲的涼意,這平均夏季溫度只有20度的地方是成都人的青睞避暑之一。

3、青城山腳下的王婆巖

說到都江堰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避暑勝地青城山,但是很多人容易忽略到山腳下的王婆巖,這里依山傍水、山清水秀,氣溫比成都市區(qū)平均低了10度,是一個不可多得的避暑勝地。在這里,你可以看到靜謐的自然、高山流淌的水和藍藍的天空;在這里,你可以喝茶、打麻將、吃燒烤、耍水,樣樣都行,趁著周末,一起來這里度過清涼一夏吧~

4、彭州小魚洞

距離成都僅有70公里,開車一個小時即到的地方,相比成都來說這里夏季的氣溫不要太安逸了,只有24度左右,這里有山有水有美景,這里可以看瀑布、賞花、徒步、劃船等,除此之外,還有燒烤、野魚等多樣美食等待著大家,特別是這里的魚吃起來非常經(jīng)典,小魚洞可以說是一個集自然風光和人文風光的好地方。

3. 邛崍的景區(qū)管理局

邛崍市,位于川西平原西陲,邛崍,巴蜀四大古城之一,四川省首批歷史文化名城,素有“臨邛自古稱繁庶”、“天府南來第一州”的美譽。2300多年的歷史積淀出邛崍豐厚的文化底蘊。

天臺山隸屬邛崍山脈,位于中國優(yōu)秀旅游城市、巴蜀四大古城之一的“文君故里”邛崍市。景區(qū)面積106平方公里,主峰玉霄峰海拔1812米。

4. 邛崍的景區(qū)有哪些景點免門票的

邛崍?zhí)炫_山景區(qū)隸屬邛崍山脈,位于“文君故里”邛崍市西南端,是四川大熊貓棲息地。主峰玉霄峰海拔1812米,為蜀中名山。景區(qū)與成都市與雅安名山、蘆山縣雨城接壤,地處邛崍山脈的尾部。天臺山為國內(nèi)罕見的箱狀向斜山地,丹霞地貌變化豐富,山體由西南向東北傾斜成U字形,山勢亦由低到高,形成三級臺地,故有“天臺天臺,登天之臺”之說。

5. 邛崍的景區(qū)附近的酒店

天府南來第一州”——邛崍,位于成都平原西部,川滇、川藏公路要塞,距成都市區(qū)75公里。

旅游景點介紹:

天臺山:

天臺山是大熊貓棲息地世界自然遺產(chǎn)、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 國家森林公園、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位于“文君故里”四川省邛崍市西南端,屬邛崍山脈,距成都110公里,距邛崍45公里,景區(qū)面積 達192平方公里,主峰玉霄峰海拔1812米。天臺山為國內(nèi)罕見的箱狀向斜山地,丹霞地貌變化豐富 ,山體由西南向東北傾斜成U字形,山勢亦由低到高,形成三級臺地,故有“天臺天臺,登天之臺”之說。景區(qū)的紅軍長征邛崍紀念館為“四川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成都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竹溪湖:

竹溪湖是一座人工水庫,建在邛崍市南河一級支流竹溪溝上, 距邛崍市區(qū)8公里。處于佛教叢林鶴林禪院與密宗福地盤陀寺之間,有省級保護文物單位唐代的花置寺、摩崖造像等。宋代陸游、文同在邛時常游于此。原國防部長張愛萍將軍于1985年蒞臨,揮毫題寫“竹溪湖”三字,鐫刻在水庫大壩左側(cè)石碑上。竹溪集雨面積12平方公里,水域面積600余畝,蓄水量300萬。

甕亭公園:

甕亭公園位于邛崍市中區(qū)中心地帶,占地面積2792。早在西漢時代即為臨邛巨富卓王孫私家園林。具史志載,唐代為駐邛鎮(zhèn)餞別筵會之地。宋代即建有“鴻都客堂”。至明代浚荷池,掘得貯滿五銖錢的大甕二只,“因建亭藏之,名甕亭”,公園亦由此得名。歷代均有培修。

隋唐瓦窯遺址:

“邛窯”是中國古代的著名瓷窯之一。始于東晉,興于隋,盛于唐,衰于南宋。隋唐窯遺址位于今邛崍市固驛鎮(zhèn)瓦窯山、西河鄉(xiāng)西江村尖山子、白鶴鄉(xiāng)大漁村和南河鄉(xiāng)什方堂村等4處,稱隋唐古窯遺址。其中以“什方堂”村遺址最大,面積達11.13萬平方米,產(chǎn)品精美,品種豐富。

文君井:

位于邛崍市內(nèi)里仁街,相傳為司馬相如與卓文君開設“臨邛酒肆”時的遺物,西漢司馬相如與邛崍富商卓王孫之女卓文君相愛,文君夜奔相如,結為夫婦,婚后設酒店于臨邛市上?!拔木攭?,相如滌器”,后世傳為佳話。據(jù)傳,此井即相如文君當年汲水之所,后人遂題名“文君井”,唐詩人杜甫流寓成都時作《琴臺》詩有“酒肆人間世,琴臺日暮云”句,就是憑吊遺跡之作。

回瀾塔:

邛崍回瀾塔又名鎮(zhèn)江塔,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位于邛崍市區(qū)東南4KM,寶林鄉(xiāng)風景秀麗的大南河岸邊。塔為十三級六邊形樓閣式磚塔,通高75.48米,名列全國第三高磚塔,是四川省境內(nèi)最高的古塔,也是成都地區(qū)唯一對外開放的古塔。這座高達75.48m的雄偉古塔,修建在南河河心的沙磧上,經(jīng)歷了無數(shù)次風、洪、地震災害的嚴峻考驗。

平樂古鎮(zhèn)

平樂古鎮(zhèn)位于成都市西南93公里、邛崍市西南18公里處,是中國的歷史文化名鎮(zhèn)。平樂古鎮(zhèn)素有“一平二固三夾關”的美譽

6. 邛崍的景區(qū)南寶山董事長是誰

南寶山位于 四川省成都市邛崍市南寶山鎮(zhèn)境內(nèi),是個尚未開發(fā)的旅游景區(qū),幅員面積91.23平方公里,海拔高度700-2025米。

地表巖石呈現(xiàn)侏羅紀地貌特征,極具觀賞性。

有大小溪河13條,地形巖漕相間、露巖坡陡,植被良好,森林覆蓋率達95%以上,其中天然林占60%。

動植物種類繁多,是大熊貓棲息地世界自然遺產(chǎn)的組成部分。

7. 邛崍的景區(qū)的旅游產(chǎn)品設計

成 都 十 大 避 暑 勝 地

1、四川青城山風景區(qū)

青城山風景區(qū)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西南,是中國首批公布的風景名勝區(qū)之一,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qū),距成都市區(qū)68公里,距都江堰市區(qū)16公里。青城山靠岷山雪嶺,面向川西平原,群峰環(huán)繞,狀若城廓;林深樹密,四季常綠;丹梯千級,曲徑通幽。全山以幽潔取勝,與劍門之險,峨眉之秀,夔門之雄齊名。景區(qū)大門前坐索道上觀音閣,再上山是上清宮,老君閣,觀音閣下走是景區(qū)外有圓明宮(圓明宮道家辟谷養(yǎng)生研修院,白云觀,玉清宮景區(qū), 但圓明宮、白云觀、玉清宮都不是在景區(qū)內(nèi)。

2、煙霞湖

煙霞湖風景名勝區(qū)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大邑縣東北邊緣。距大邑縣城有11公里,距成都市有56公里。煙霞湖呈樹枝狀,屬枝狀湖泊,湖面九曲十八位于大邑縣東北邊緣。湖面九曲十八彎,環(huán)繞20余座山峰。煙霞湖集上游諸山溪水及青山堰上游水而成,景區(qū)平均海拔755.6米,平均氣溫16℃左右,氣候溫和,陽光充足,煙霞湖湖面面積400畝,蓄水量500多萬立方米,四面環(huán)山,曲徑通幽,波碧岸曲景深,擁山、水、寺廟為一體。地處城郊,無污染,植被覆蓋好,歷史內(nèi)涵深,是近郊旅游的好去處。

3、四川都江堰風景區(qū)

都江堰是世界文化遺產(chǎn),2000年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世界自然遺產(chǎn)、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qū)。是年代久遠、且仍在一直使用的以無壩引水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著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勤勞、勇敢、智慧的結晶。都江堰市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qū),年均氣溫15.2℃,年均降水量近1200毫米,年均無霜期280天。這里四季分明,夏無酷暑,最熱的7、8月份平均氣溫為24℃左右。

4、青龍湖濕地公園

青龍湖公園又名十陵風景區(qū)、十陵青龍湖濕地公園。以公園境內(nèi)的青龍湖濕地而出名,是以展示明代蜀文化為主要內(nèi)容的歷史文化風景區(qū)。公園位于成都市東大門成洛大道西段(十陵段)以南、蜀王大道南段以東,是成都市的“城市綠肺”、最大面積的濕地公園。青龍湖周邊郁郁蔥蔥的綠樹已經(jīng)讓這里成了一個天然“氧吧”,清新的空氣不停地往外滲透。白鷺、百靈等各類鳥從湖面上直沖天空,更是有珍惜鳥類青頭潛鴨、棉鳧現(xiàn)身青龍湖。湖區(qū)景觀設計最大的亮點是特色植物,形成“月月花不斷,四季景不同”的觀賞效果,其中僅彩葉樹就多達3600株,櫻花樹更是多達5000株。

5、西嶺雪山風景名勝區(qū)

西嶺雪山風景名勝區(qū)位于大邑縣西部邊緣。2010年總面積482.8平方公里。景區(qū)距縣城55公里,距成都100公里,于1985年開始科學考察和可行性開發(fā)論證,1986年底正式對外開放。于1989年8月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批準為省級風景名勝區(qū),1994年1月經(jīng)國務院批準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景區(qū)是一個以高山自然風光為特色的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地處邛崍山脈中段,屬青藏高原東部邊緣和成都平原過渡地帶。

6、四川天臺山風景名勝區(qū)

四川成都天臺山隸屬邛崍山脈,位于中國優(yōu)秀旅游城市、巴蜀四大古城之一的“文君故里”邛崍市,距成都110公里。景區(qū)面積106平方公里,主峰玉霄峰海拔1812米。景區(qū)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年均氣溫16℃,森林覆蓋率達94.4%,動植物種類豐富,有珙桐、紅豆杉、銀杏等20余種國家保護的珍稀植物及大熊貓、紅腹角雉、大鯢等7種國家保護的珍稀動物,是四川大熊貓棲息地世界自然遺產(chǎn)、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國家森林公園。

7、龍門山風景名勝區(qū)

龍門山脈(廣義龍門山)位于四川省四川盆地西北邊緣,是成都平原的西緣山脈(東緣山脈是龍泉山脈),西方是阿壩州和雅安市(及岷山和邛山),東方是都江堰市和邛崍市。東北-西南走向,包括狹義龍門山、茶坪山、九頂山(主峰)等。自然風景區(qū),位于四川,最高峰九頂山海拔4989米。龍門山脈構造帶地域較廣,北東端至廣元,南西達瀘定,全長約500km,寬30-70km。該構造帶位于東部揚子準地臺邊緣與特提斯海的交接部位,受造山運動的影響,形成由西北向東南推覆、滑覆的規(guī)模宏大的構造帶。

8、彭州市蓮花湖水利風景區(qū)

蓮花湖位于彭州市磁峰鎮(zhèn),湖水環(huán)繞山間,水景總長9公里,湖水面積2700余公頃,蓄水量達1800萬立方米。仿佛飄落在群山之間的一條翡翠腰帶,是距成都市區(qū)最近、水域面積最大、生態(tài)最豐富的山林湖泊,湖面靜影沉碧,倒影明晰,游鱗戲水,白鷺馳翔,湖岸曲折有致,湖汊、半島隱現(xiàn)其中,湖周圍山勢跌宕多姿,崗巒聳翠,嶺樹重遮。擁有著名景點響水洞、仙女湖、隋唐時期的“金城窯”和高龍門遺址等25處景點。建有中高檔鄉(xiāng)村酒店5家,每家都可提供龍舟游湖、野餐露營、農(nóng)家休閑、篝火晚會等游客參與性強的游樂活動。2016年度蓮花湖成為省級水利風景區(qū)。

9、四川都江堰國家森林公園

四川都江堰國家森林公園距成都市84公里,毗鄰都江堰——青城山風景名勝區(qū),是中國20個重點國家級森林公園之一。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院所在園內(nèi)建立了華西亞高山植物園,引種栽培杜鵑花達200個品種。森林公園在海拔2000余米處。四周海拔3600米的高山和郁郁蒼蒼的原始森林,環(huán)抱著面積4萬多畝的盆地。盆地中央有一高山湖泊——龍池,堪稱“天下奇景”。2005年被中國科學院、共青團中央和全國少工委授予“全國青少年走進科學示范基地”。

10、成都海洋館

成都海洋館是總投資1億人民幣興建的具有國際水準的海洋館。館內(nèi)共分為海豹海龜觀展池、熱帶雨林區(qū)、海豹館、海底隧道、自然廳、海洋廳、海洋劇場、鯊魚館、科普教室、茶室十部分。在這里,您能親身體驗熱帶雨林的神秘氣息;五顏六色的活珊瑚爭奇斗艷;成千上萬的各種魚類在水中嬉戲、追逐、爭食;驚心動魄的人鯊共舞;可愛的海獅海豹精彩絕倫的表演;親身體驗喂海豹的樂趣,體驗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美妙感覺。是集觀賞、科普教育、休閑娛樂和餐飲為一體的多功能水族館,更是家庭休閑度假的上選景點。

8. 邛崍的景區(qū)巴士

目前邛崍到雙流機場的直達車每天就2班,上午8點10分和下午14點10分,車費24元;機場到邛崍是11點和16點,車費是25元。(2019年2月,在四川汽車客運票務網(wǎng)可以查詢、訂票)

9. 邛崍的景區(qū)有哪些地方

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天臺山 50元門票,團隊可打折(10人以上5折)

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平樂古鎮(zhèn)天工應物風情園 10元門票,團隊打折;

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平樂古鎮(zhèn)蘆溝竹海 20元門票,團隊打折;垍頭條萊

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平樂古鎮(zhèn)金雞谷 門票20元(直接上去,不要說話,沒人會問你的,不用買票的。)垍頭條萊

國家AA級旅游景區(qū)竹溪湖 20元門票,團隊打折;垍頭條萊

國家AAA級旅游景區(qū) 臨邛古城文君井 5元門票(直接進去,如果有人問就說是進去喝茶打牌的,不用花錢了)。

10. 邛崍的景區(qū)有哪些景點

臨邛八景有新舊之說。

籠統(tǒng)地說,舊八景的提法出現(xiàn)在北宋神宗熙寧二年(1069)以后,即:易洞秋風、翠閣秋陰、琴臺夜月、萬石農(nóng)耕、?水寒雁、書臺桂影、南河漁唱、崍嶺朝云。

也許

宋代的邛州遠不只以上八處勝景,又可能不足八個。但是古人認為“八”是吉數(shù),所以在規(guī)劃城市八景時,超過八個就只選八個,不足八個,便找一處湊數(shù)。這從清乾隆時,因“翠閣秋陰,今無有也,八景缺一,特將州左觀雨亭(注)以補之,此寫景之意也”的記載看得出來。

其中

易洞秋風:“易洞”為西漢胡安點校《易經(jīng)》之洞。景觀提出的時代,應在漢代以后,至遲在唐代是比較肯定的;

翠閣秋陰:翠閣即:翠屏閣。清康熙《邛州志》載:“翠? ?閣,州西七里,白鶴山西巖寺左,漢胡安先生創(chuàng)立?!?/p>

景觀的提出時間同上;

琴臺夜月:由于位于今東街的“司馬長卿宅”出現(xiàn)于西漢,唐代人為紀念司馬相如而筑“司馬琴臺”,故“琴臺夜月”景觀的出現(xiàn)應在唐代,清代時移至今文君井公園;

萬石農(nóng)耕:根據(jù)清康熙《邛州志》卷一古跡載:“州治東七里,有平田一原,邛人生長山中,見平坦數(shù)畝,遂稱萬石。猶之蟻行潦,路旁積水,驚見以為海也?!?/p>

可知“萬石壩”地名出現(xiàn)在漢武帝時期,因漢武帝元鼎六年(前111),邛都國人便被迫遷往今西昌地區(qū)的邛都縣了。宋代將“萬石農(nóng)耕”景觀,列入城市八景之中。

?水寒雁:景觀的出現(xiàn),應當始至秦漢時期。因為秦筑臨邛城 和 西漢筑公孫述城的護城河水源,皆來自古?江,今稱西河;

書臺桂影:為北宋常安民讀書處,南宋魏了翁青少年時在幽居寺讀書期間,曾經(jīng)在北宋的常安民讀書處手植桂花二株,形成“書臺桂影”景觀。明隆慶六年(1572),州判王圻重修書臺時,誤將常安明塑像當成魏了翁,寧緗曾考證后指出謬誤;

崍嶺朝云:其景觀應是亙古即有,只是有了“邛崍山”的命名之后,方才出現(xiàn)“崍嶺朝云”景觀的提法,分析“邛崍山”的命名,不晚于宋代;

南河漁唱:其景觀亙古即有,但應是被宋代的“前郡守”發(fā)現(xiàn)后作《調(diào)酹江月》詞而提出的,因元代起便廢郡立州,不再有郡守。

《調(diào)酹江月》(前郡守)

臨邛南去,拂云影猗猗,萬竿修竹。竹里招提幽徑渺,門枕清沙江曲,隔岸疏林,遠灘荒荻,掩映漁家屋。輕船個個,中流往來何速;

日落收網(wǎng)歸來,烹魚煮酒,幾縷煙凝綠。才掩禪關僧課晚,敲徹木魚聲續(xù)。數(shù)點魚燈,一龕佛火,遙映如星簇。漁歌梵唄,兩股音韻相逐。

以上舊八景中的“翠屏閣”,雖經(jīng)歷代維護修葺,但是只維持到明萬歷年間,以后便“翠閣秋陰其閣久廢,故址猶存”了。

至于

舊八景中的“點易洞”,早在南宋時,陸游便在《次韻宇文使君山行》詩注說:“仙人胡安學道西巖,跨鶴升天,(白鶴)山以此得名?!闭f明在南宋時,西漢胡安點?!兑捉?jīng)》的“點《易》洞”便演繹成為所謂的“仙人洞”而迷失,僅留以下一些因久遠而模糊的歷史記載:

1、《蜀中廣記》引《方輿勝覽》記:“白鶴山在邛州城西八里……司馬相如從胡安先生受《易》于此?!?/p>

2、晉陳壽《益都耆舊傳》載:“胡安:臨邛人,聚徒白鶴山,明《易》、洞達天文、歷象、陰陽之術。”

3、易洞:即點易洞,在白鶴山西巖,唐宋時有西巖寺,毗鄰漏米洞。

古臨邛經(jīng)過明末清初長達六十六年的戰(zhàn)亂后,移民后裔很難確認“點易洞”的具體位置,因之漸趨淡忘而迷失。盡管清嘉慶《邛州志》繪有臨邛八景圖,但僅是一幅沒有方位感的綜合性抽象圖!

臨邛舊八景中“翠閣秋陰”和“易洞秋風”迷失后,民間新補“弓橋箭塔”和“回瀾倒影”二處景觀成為新八景。

一、弓橋箭塔

當“為洞十五,長一里,高五丈,寬三丈”的“川南第一大橋”于清道光辛卯、壬辰年(1831-1832)建成以后,如張開的滿弓高拱在玉帶一般的南河之上;又當光緒八年(1882年)回瀾塔又一次復建好以后,天氣晴朗時,在一定的角度觀看,回瀾塔倒映在南河的碧波之中,形成如箭在弦上,引而不發(fā)的奇特景觀,民間取名:弓橋箭塔。

據(jù)說過去曾有“弓橋箭塔”景觀的老照片,如今用現(xiàn)代電腦合成技術,應當可以重現(xiàn)此奇特景觀。

二、回瀾倒影

清光緒八年(1 882年)回瀾塔重修竣工后,通高75.48米,磚塔中是全國第二高的。其銀灰色的塔身直插藍天白云,并倒映在南河碧波之中形成的壯麗景觀,民間稱為:回瀾倒影。

回瀾塔底層為“鎮(zhèn)江殿”,祭祀開鑿歷史上第一條運河—胥江的伍子胥(注),第四層則祭祀治水的川王李冰,古人建回瀾塔的目的是鎮(zhèn)壓水患,并非文風塔。

其最佳觀賞和拍攝點在平原路一號——地名龔魚箭的河邊,最佳時期是在春光明媚的三至六月。

以上“弓橋箭塔”和“回瀾倒影”二景,加上“易洞秋風”和“翠閣秋陰”迷失后余下的六景,仍然是臨邛八景,即所謂臨邛新八景,在當時,新八景是實景。

臨邛十景的提出

由于川南第一大橋在光緒戊子(1888)年被特大洪水沖毀,“弓橋箭塔”景觀隨之消失,并永久不可恢復,所謂新八景不再成立。

考慮到消失已久的“易洞秋風”和“翠閣秋陰”之實景,有條件和有必要恢復,比如:蘇軾故鄉(xiāng)的眉山舊八景,也因年代久遠而多處迷失,為了旅游需要,當前眉山市正在打造新八景。

故筆者提出新的觀點:補充“文筆擎天”和“回瀾倒影”新景,共成臨邛十景。

文筆擎天

“文筆擎天”的景觀,至遲在清乾隆時期便出現(xiàn),清嘉慶《邛州志》〈城池〉條載:“知州王彩珍于乾隆二十九(1763)年(在小南門)豎樓一座,高三層,題曰:聚奎(樓)匾曰:文筆擎天?!?/p>

由于“臨邛八景”皆是唐宋以前的舊景,故清嘉慶《邛州志》在“翠閣秋蔭,其閣久廢”的情形下,也未將“文筆擎天”收入臨邛八景中。

清乾隆朝詩人潘元音有詩描述文峰倒影景致:

文峰倒影滿江霞,翠竹青青隔浦沙。欸乃(注)一聲人不見,漁舟歸去夕陽斜。

民國《邛崍縣志》載:“文筆塔(復)建于清道光乙巳(1845)年,位于川南第一橋左側(cè)的文筆山頂,全用青磚砌筑,通高25米?!?/p>

實際上,文筆塔早年便有,原為石塔,應始建于明代,推測為開通文脈堰而興建的配套工程,目的是希望臨邛文風蔚起,即所謂:文風塔。此說見清康熙《邛州志》38p載:“段瑜《書南門樓壁》‘文筆參天,寫出飛云飛霧?!?/p>

清嘉慶時石塔已經(jīng)殘破,故于清道光乙巳(1845)年復建,復建時將石塔改為磚塔。

清《嘉慶邛州志》922p載:“邛城舊有小南門,宣通文風,科甲甚盛。明季獻賊據(jù)成都,全蜀震動,此門遂關……由順治至乾隆初,垂一百年,文武中式者(舉人)僅數(shù)人,歲癸亥,州紳王明經(jīng)源(注),屢請州牧—常山王公榮命,欲復舊制以通文風。

牧不允,已而牧以公事赴省,源募工連夜開啟城洞,見表里皆石墩堅砌,中則填以亂石。概除去,則門扇管鑰猶然完善也。

越日牧歸大怒,欲仍閉塞,源固爭之,牧徐曰:也罷,明年甲子科如有中試人則已,否則必仍塞之!

次年孫公世璋、王公一心兩人中式,孫連捷乙丑進士,遂得不塞。自乾隆甲子至嘉慶丙子七十余年,文武中試者五十余人。文峰振起,皆王明經(jīng)力也?!?/p>

清道光時期著名文人吳江,曾題寫名聯(lián)于原川南第一大橋廊柱之上:

好去迎仙,地繞青旗五面;

快來題柱,天留文筆一枝。

現(xiàn)代有打工在外的火井青年農(nóng)民陳志林,寫詩贊頌“回瀾倒影”和“文筆擎天”景觀,今錄部分:

回瀾古塔插藍天,搖動清波影倒懸。

虹橋拱架通南北,絲路蜿蜒出夾關。

文筆倚天城增秀,流水高峰天臺山。

玉帶一般的南河南岸之文筆山郁郁蔥蔥,山頂上之文筆塔如擎天之柱,在藍天白云映襯下,既秀美,亦壯麗。

“ 文筆擎天”和“回瀾倒影”景觀,依據(jù)以上資料提出,供邛崍打造宜居和旅游城市作參考。

以上臨邛十景的提出,沒有拘泥和囿于古人的提法而厚古薄今,有以下依據(jù)和理由:

從經(jīng)過梳理后的清康熙和清嘉慶《邛州志》記載的臨邛八景可以看出:八個景觀出現(xiàn)的年代,分別從西漢至南宋時期。

至于川南第一大橋和回瀾塔建成以后,當民間發(fā)現(xiàn)的“弓橋箭塔”和“回瀾倒影”景觀,還來不及修入民國九年(1920)的《邛崍縣志》時,川南第一大橋便于1888年被特大洪水沖毀,“弓橋箭塔”景觀不再重現(xiàn)。如若加上“回瀾倒影”便是七景,不符合八景的提法,因而“回瀾倒影”之景觀,一直被邊緣化到現(xiàn)在。

如今時代不同了,景觀的發(fā)掘和數(shù)量的提法,也應當與時俱進,再說“十”數(shù)也是十全十美和圓滿的寓意。

況且

“回瀾倒影”和“文筆擎天”景觀出現(xiàn)的時間,或未趕上修撰清康熙《邛州志》的年代,或與修《民國縣志》擦肩而過。如今復建的回瀾塔和文筆塔,均已超過百年歷史,其生成的“回瀾倒影”和“文筆擎天”兩處勝景,理應由現(xiàn)代邛崍人收入新的地方志中,滿足旅游開發(fā)的需要。

Hash:394f4613e40ae99caa99b59ec53ab65d0d9436dc

聲明:此文由 飛舞九天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