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一分殊是什么意思

“理一分殊”是中國宋明理學里講“一理”與“萬物”關(guān)系的重要命題,源于唐代華嚴宗和禪宗。華嚴宗在四法界中講理法界和事法界時,認為理是全遍,不是分遍。

所謂理一分殊,就是說天地間有一個理,而這個理又能在萬事萬物之中得以體現(xiàn),即每個事物中存在自己的一個理。朱熹首先是用“太極”的觀點來論述這一思想的。

擴展資料:

發(fā)展歷程:

明代的羅欽順改造了朱熹的理一分殊說,認為理只是氣之理。世界上的人和物稟氣而生,理便是一氣變化的理,其理是唯一,所以叫理一;在其“成形之后,其分則殊”,便叫分殊。兩者的關(guān)系是,理一存在于分殊之中,即存在于千差萬別的事物之中,這種認識接觸到了一般寓于個別之中的辯證關(guān)系。

王夫之揭示朱熹以月印萬川喻理一分殊的矛盾,指出“迨其分殊,而理豈復一哉!夫不復一,則成乎殊矣!”認為理一既可分殊,就不再是理一;理既是全遍,就談不上分殊。王夫之從邏輯矛盾上批判了朱熹,并從本末、大小關(guān)系上論述了理一分殊。

他認為,萬物之大原惟天地,如由一向萬,本大為一,即理一;末小而萬,便是分殊。這包含著事物的同一性與差別性、普遍性與特殊性的關(guān)系。

同時,由于王夫之把被朱熹顛倒了的理氣關(guān)系又顛倒過來,使理成為氣的理,認為“而氣必有理,則理既殊而氣亦不同。”從而把理一分殊建立在了唯物論的基礎(chǔ)之上。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理一分殊

“理”統(tǒng)而為一,而其“分”則殊。這里的“一”用如動詞;“分”字讀去聲,作名詞用?!笆狻笔恰安煌钡囊馑肌?/p>

Hash:085e17b92f0a947c04b385622b9404c5b311c33e

聲明:此文由 BitettFan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