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 一個人,一條路,一座城

國際在線官方帳號

兩次進藏的艱難經(jīng)歷,讓他萌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他率領10萬軍民征服天險, 用7個月零4天建成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公路;他長眠在昆侖山上,因為這是他一生最后的心愿。

走在青藏線上,他的名字總是不斷地被提起。他被稱為“青藏公路之父”“格爾木的奠基人”。每當格爾木人民提起他的名字時,臉上寫滿了驕傲和敬佩。青藏高原的許多地方,都留下了他的印記,他就是慕生忠將軍。

慕生忠將軍

進藏艱險萌生修路設想

慕生忠1910年出生在陜北省吳堡縣。1930年,慕生忠參加陜北紅軍,先后擔任陜北紅軍5支隊政委、紅5團政委、紅25縱隊政委等職務。抗日戰(zhàn)爭時期,先后任延安以東地區(qū)作戰(zhàn)司令員、第九軍分區(qū)司令員等職。解放戰(zhàn)爭時期,他任第一野戰(zhàn)軍政治部民運部部長、政治部秘書長。新中國成立后,慕生忠擔任西北鐵路干線工程局政治部主任,西北軍區(qū)進藏部隊政委,西藏運輸總隊政委,西藏工委工交部長,兼青藏鐵路工程局局長、黨委書記。1955年任蘭州軍區(qū)后勤部政委,被授予少將軍銜。后任甘肅交通廳副廳長,甘肅省第四屆政協(xié)副主席,甘肅省顧問委員會常委等職。

慕生忠

慕生忠的名字是一個傳奇,在將星閃耀的軍事志中,慕生忠將軍不僅有著輝煌的戰(zhàn)績,他的名字和舉世矚目的青藏公路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新中國成立后,慕生忠兩次騎馬進藏。第一次是1951年,以范明為司令員、慕生忠為政委的“十八軍獨立支隊”奉命進軍西藏,和平解放西藏。第二次是1953年春天,他再次奉命組織進藏運輸總隊,率領駝工2500余人及1.7萬多峰駱駝,執(zhí)行緊急運糧任務。

這兩次進藏所經(jīng)之地,是世界上自然條件最艱苦的地區(qū)之一。沿途經(jīng)過浩瀚的戈壁、湍急的江河、無垠的沼澤、矗立的雪峰,氣候嚴寒,空氣稀薄。兩次入藏之艱難讓這位身經(jīng)百戰(zhàn)的將軍萌生了“要在號稱‘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修筑一條現(xiàn)代公路”的設想。

1953年10月,慕生忠派人趕著一輛膠輪馬車,翻越昆侖山、風火山唐古拉山,向藏北重鎮(zhèn)黑河那曲)探路。這年年底,經(jīng)過50多天的奮戰(zhàn),探路人員從900公里外的黑河發(fā)來電報,說他們已經(jīng)勝利完成探路計劃。這振奮人心的消息,使慕生忠興奮異常。膠輪馬車能通過,這說明在世界屋脊上是可以修筑公路的。

1954年2月,彭德懷剛從朝鮮戰(zhàn)場歸來,慕生忠立即登門,把修筑青藏公路的設想作了匯報。他的設想得到彭德懷的支持。

幾天后,中央同意先修青藏公路格爾木至可可西里段,撥款30萬元作為修路經(jīng)費,并調派了10名工兵、10輛十輪卡車、1200把鐵鍬、1200把十字鎬、150公斤炸藥等物資。

世界屋脊筑“天路”

修路難

格爾木是青藏公路的起點。1954年5月11日,慕生忠?guī)ьI19名干部、1200多名民工組成的筑路大軍來到格爾木河畔的這片荒原上,開始了艱難的筑路進程。筑路大軍分為6隊,每人配備一把鐵鍬、一把十字鎬,從格爾木向世界屋脊進發(fā)了。

慕生忠后來把修筑青藏公路的戰(zhàn)略指導思想總結為4個字:一氣呵成。慕生忠要求,具體實施必須以軍事指揮和軍事行動為保證。他將全線分為幾個大段,大段又劃成小段,各隊按指定地段在指定的時間內完成任務。

不久,筑路大軍在距格爾木73公里處的那神河畔停住了。峽谷很深,谷底水流湍急,浪濤洶涌,令人不寒而栗。然而這里是進藏的咽喉,必須架橋。

3天之后,依靠幾根粗圓木,青藏公路上架起了第一座橋梁。10輛滿載著面粉的大卡車停在橋頭準備試車。筑路隊里唯一的工程師鄧郁清擔心出事,坐進了第一輛車的駕駛室。不料慕生忠把鄧郁清從駕駛室里拉了下來,自己跳到車上,對他說:“這橋是你造的,你不指揮誰指揮?你給我過去,站那頭指揮。”10輛大卡車終于順利通過橋梁。鄧郁清對慕生忠說:“政委,您的心意我理解,可您是一軍主帥,您親自試車太危險了?!蹦缴覄t說:“你是咱們唯一的工程師,萬一你有個閃失,再沒有第二人了……”慕生忠給這座橋取名為“天涯橋”。1956年陳毅進藏時路過這里,將“天涯橋”更名為“昆侖橋”。

鄧郁清曾這樣評價慕生忠:“慕生忠不懂修路,但善于集中大家正確的意見,一下子就能抓住問題的實質和關鍵?!蹦缴液髞砘貞浾f:“那時修路,不分軍民,不分職務,都得干活。十八磅鐵錘,每人一次掄80下,我也不例外。修橋時,干部和民工一起跳進水里打橋樁。見面握手,誰的手上沒有老繭和血泡就不是好干部?!?/p>

慕生忠指揮大家邊修路邊通車,以英雄的氣勢、戰(zhàn)士的豪情,征服了昆侖天險。1954年7月30日,公路修到了可可西里。僅用79天,筑路大軍就修通了300公里公路。這一勝利使慕生忠和筑路勇士備受鼓舞。

青藏公路通車典禮

1954年11月11日,青藏公路修到了藏北重鎮(zhèn)黑河(那曲)。12月15日,2000多名筑路英雄,100輛大卡車,跨越當雄草原,穿過羊八井石峽,直抵青藏公路終點拉薩。青藏公路格爾木至拉薩1200公里,僅用了7個月零4天的時間全線打通,這在中國筑路史上是個創(chuàng)舉,在世界公路史上也是罕見的。

65年前,青藏公路建成通車,天塹變通途,神秘的雪域高原向世人揭開了她神秘的面紗,結束了西藏運輸靠人背畜 馱的歷史,開啟了西藏邁向現(xiàn)代文明的新征程。65年來,青藏公路就像是吉祥的“哈達”飄揚在高原大地,國家支援西藏建設的物資源源不斷地運進“世界屋脊”,西藏現(xiàn)代化進程不斷加快。

一個人與一座城

“我的帳篷扎到哪里,哪里就是格爾木,我們不走了,我們要做格爾木的第一代人。我們喜歡城市,更喜歡自己親手建起來的城市,我們要在這里建一座花園般的城市,我們要在青藏高原開辟一條通往西藏,北連甘肅、新疆的平坦大道?!币淮忠淮駹柲救算懹浿缴覍④姷脑?,它被人們看作柴達木精神的源泉。

格爾木位于柴達木盆地的茫茫戈壁深處,它是一個古老的名字,在蒙古語中的意思是河流密集的地方,也許在柴達木幾千年的人類活動史中,格爾木曾經(jīng)水量豐沛、牧草肥美,游牧民族便逐水草而來到了這里,于是在蒙古族牧民的口耳相傳之下,格爾木這個名稱模模糊糊地標注在了地圖上。

但格爾木作為一座城市出現(xiàn)在我國的版圖上,卻是新中國成立以后的事??梢哉f,沒有青藏公路,就沒有現(xiàn)代城市格爾木。

1954年2月,慕生忠將軍率隊到達格爾木后,隨行人員面對無際的野草、蘆葦、沙柳和隱流其中的雜亂河道不禁問道:“格爾木在哪里?”面對大家的猶豫,將軍不僅豪邁地表達了自己扎根柴達木,開山辟地修公路的雄壯情懷,而且身體力行帶領筑路大軍僅用7個月零4天就將公路從格爾木修到拉薩。

1955年,青藏公路管理局在格爾木成立。慕生忠被任命為青藏公路管理局局長、黨委書記,青海省委常委、柴達木工委常委和中國人民解放軍青藏公路運輸指揮部總指揮。

1956年,慕生忠?guī)ьI大家打土坯、燒青磚,在格爾木建起了一座二層小樓房,作為青藏公路管理局的辦公用房。小樓上下各有三四間,樓梯建在外面,青磚白灰墻,十分簡陋,但它卻是格爾木當時最早的一座樓房,被人們親切地稱為“將軍樓”。據(jù)說當年站在將軍樓的樓頂,格爾木全城便一覽無余。

到了上世紀60年代初,由幾頂帳篷起家的格爾木,已經(jīng)發(fā)展成為一個初具規(guī)模的高原小城。如今,格爾木早已成為連接西藏與內地之間最重要的交通樞紐之一,也逐步發(fā)展成青藏高原上繼西寧、拉薩之后的第三大城市。將軍樓這座見證格爾木當代歷程的功勛樓,已經(jīng)淹沒在了高聳林立建筑物中,在將軍樓里面,慕生忠的半身塑像靜靜肅立。將軍的神情似乎還沉浸在65年前為開通青藏公路,為建設格爾木浴血奮戰(zhàn)的情形中。

“我一生中最美好的歲月,是在青藏高原上的荒漠冰川凍土間度過,我思念這里的一山一水?!薄缴摇P蘼窌r,慕生忠曾在鐵鍬把上刻下“慕生忠之墓”。他說,如果我死在這條路上了,這就是我的墓碑。路修到哪里,就把我埋在哪里,頭沖著拉薩的方向。1994年10月19? ?,84歲的慕生忠將軍在蘭州病逝,遵照他的遺愿,子女們把他的骨灰撒向莽莽昆侖。

慕生忠雕像

短評

“兩路精神”激勵新時代新作為

在財力匱乏、技術短缺、自然環(huán)境極其惡劣的情況下,慕生忠將軍帶領10萬軍民,靠鐵鍬、鋼釬等極為簡陋的工具,僅用7個月零4天的時間,在“生命禁區(qū)”打通了格爾木至拉薩的公路運輸線,創(chuàng)造了世界公路史上的奇跡,結束了西藏沒有公路的歷史。

據(jù)史料記載,這支筑路大軍讓青藏公路穿越了25座高原雪山,在當時創(chuàng)造了用最快速度、最低成本修建世界上海拔最高公路的奇跡。青藏公路修通那天,待喜悅散去,余下的還有悲涼,當初進藏的修路人,剩下的已不足三分之二;因為條件有限,所有倒下的修路人都就近埋在了青藏公路邊。他們用英勇無畏、舍我其誰的行動,忠實踐行并樹立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頑強拼搏、甘當路石,軍民一家、民族團結”的“兩路”精神。

青山巍巍,英雄不朽;江河不言,精神流芳!新時代,新作為,交通人將繼續(xù)堅持發(fā)揚和繼承“兩路”精神,無愧于人民的重托,書寫無愧于歷史的交通運輸新輝煌。

(來源:中國交通報)

Hash:ad4a13e08e91753e16d5529d9a66c3e74b1cc3a6

聲明:此文由 國際在線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