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佛寺建筑群——景谷佛教文化落地開花的重要象征

景谷傣族彝族自治縣位于普洱中部偏西。據(jù)了解,清朝末年景谷尚有佛寺136座,幾乎每個傣族村寨一座,1950年有佛寺86座,2012年底民宗部門登記在冊有84座。景谷是南傳佛教在我國的流傳的傳統(tǒng)重地之一,作為匯聚佛、法、僧“三寶”于一堂的建筑物,佛寺不僅僅是佛教文化在景谷落地生根開花的重要象征,更是景谷的一個重要文化節(jié)點。

芒島佛寺東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景谷傣族佛寺建筑群位于景谷傣族彝族自治縣,包含三組建筑,分別為芒島佛寺、遷糯佛寺、勐臥佛寺。其中芒島佛寺及遷糯佛寺分別位于景谷傣族彝族自治縣永平鎮(zhèn)的遷糯村大寨村民小組和茂密村芒島村民小組,勐臥佛寺位于景谷傣族彝族自治縣威遠鎮(zhèn)西南1公里的威遠街村大寨村民小組。

遷糯佛寺側(cè)門

3座佛寺的建筑風格融傣、漢等當?shù)孛褡逦幕偷湫偷臇|南亞南傳佛教建筑特點,佛寺內(nèi)有精美的彩繪和精湛的雕刻藝術(shù),對研究景谷縣傣族的歷史、宗教和文化,具有重要價值。遷糯佛寺始建于公元1778年,目前還保存著多部200多年前的古老經(jīng)書、貝葉經(jīng)、報時大鼓等,是云南省最大的傣族南傳佛教佛寺之一。勐臥佛寺雙塔俗稱“樹包塔·塔包樹”,塔剎已被菩提樹包裹于塔中,菩提樹枝葉繁茂,以其粗壯根莖將整個佛塔纏繞,緊緊地把塔身包裹在其中,塔身刻有佛傳故事、民間傳說、動植物花卉等石刻浮雕,是景谷獨有的人文與自然相融合的奇觀,數(shù)百年來吸引著廣大的南傳佛教信徒和國內(nèi)外賓客、專家學者的關(guān)注,在東南亞一帶富有盛名。

勐臥佛寺東門

勐臥佛寺戒堂

2014年10月7日21時49分,景谷傣族彝族自治縣(北緯23.4度,東經(jīng)100.5度)發(fā)生6.6級地震,震源深度5千米,震中距離景谷縣城30.3公里,此后余震不斷,2014年12月6日凌晨2點43分,再次發(fā)生5.8級地震,震源深度9公里。10月7日景谷地震序列共發(fā)生1199次,余震最低震級2.7級,最高震級5.8級。此次地震強度大,震源深度淺,所以對景谷傣族彝族自治縣的基礎(chǔ)設(shè)施、房屋建筑、道路交通造成嚴重破壞。尤其對位于震中的景谷傣族彝族自治縣永平鎮(zhèn)造成了巨大破壞,其中芒島佛寺、遷糯佛寺受損程度十分嚴重,而地處縣城的勐臥佛寺雖然距離震中有一定距離,但依然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

2015年1月,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受地震破壞的三處文物點進行了現(xiàn)場勘察測繪,根據(jù)三個文物點各單體建筑受損的不同程度,確定本次修繕工程的范圍,分別包含芒島佛寺的東門、圍墻的加固修復及院落環(huán)境整治,遷糯佛寺的側(cè)門、住房、圍墻的修繕,勐臥佛寺的東門、戒堂、圍墻的修繕,其中芒島佛寺東門、遷糯佛寺側(cè)門、住房、圍墻受損最為嚴重。

芒島佛寺東門為單間石砌券門攢尖頂建筑,門柱及拱券采用紅砂石支砌,門柱屋頂為歇山式,拱券上方為攢尖頂,上設(shè)葫蘆寶頂。兩側(cè)“八字墻”勒腳為紅砂石砌,墻體用土坯磚砌筑,屋頂鋪筒板瓦。

芒島佛寺東門開裂

芒島佛寺受損房屋

遷糯佛寺側(cè)門為單檐磚砌券門歇山頂建筑,門柱墻體為土坯砌筑,外包青磚,墻下勒腳用紅砂石支砌,拱券由青磚砌筑,其上墻體采用土坯外包青磚。兩側(cè)“八字墻”墻體用土坯磚砌,頂部鋪??筒板瓦,勒腳為紅砂石砌筑。住房為單檐歇山頂建筑,通面闊7間,進深2間帶廊子,梁架為抬梁式,墻體為土坯砌筑,屋面為筒板瓦屋面。

遷糯佛寺側(cè)門震后殘損

遷糯佛寺側(cè)門開裂

勐臥佛寺東門為重檐歇山頂建筑,面闊、進深各一間,梁架為抬梁式,外檐墻體為粘土磚砌筑,屋面為筒板瓦屋面,翼角起翹較高。戒堂為重檐攢尖頂建筑,面闊、進深均為三間,梁架為抬梁式,檐口均有垂花柱,開設(shè)隔扇門及隔扇窗,屋面為筒板瓦屋面,屋脊相交處設(shè)葫蘆寶頂。臺基為紅砂石須彌座式臺基,束腰部位雕有大量浮雕。

根據(jù)現(xiàn)場殘損情況及勘察結(jié)論,編制了《景谷傣族佛寺建筑群震后搶險加固修繕工程勘察設(shè)計方案》,現(xiàn)方案已獲國家文物局評審通過。

李嵐,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高級工程師

如果喜歡本文,請點擊右上角發(fā)送給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

了解詳情請關(guān)注官網(wǎng):云南考古(www.ynkgs.cn/www.ynkgs.com)

Hash:73fc314112e13c816ebf815fa2d76c7bfe84bc0d

聲明:此文由 云南考古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