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古老的地表建筑——漢闕之美(二)

前文摘要:現(xiàn)存的漢闕可劃分為3個分布區(qū)域:中原地區(qū)、齊魯皖北與蘇北地區(qū)、巴蜀地區(qū)(四川省和重慶市),而這其中以蜀地的漢闕遺存最為豐富和完整......

上世紀四五十年代立在野外水塘中的山東嘉祥武氏闕

現(xiàn)存漢闕中,基本完整的有35座,而四川就獨占20余座,發(fā)現(xiàn)地區(qū)主要集中在渠縣、梓潼、綿陽德陽、新都雅安、樂山等縣市,其中尚有四處有學者認為是晉代建造的石闕,數(shù)量為全國之冠。除了前文給大家介紹過的沈府君闕之外,還有許多在中國歷史上地位極其重要的佳作,以下選其重要者分別介紹。

重慶盤溪無銘闕上世紀四十年代舊影

1.重慶盤溪無銘闕位于嘉陵江北岸盤溪香爐灣,本為一對單體闕,現(xiàn)僅存右闕,上世紀八十年代建亭保護。

重慶盤溪無銘闕之人首蛇身之女媧雕刻

盤溪無銘闕現(xiàn)存臺基、闕身、闕樓三部分,上下六層石材,通高4.15米。闕身風化甚為嚴重,闕身左側刻白虎銜璧,右側刻人首蛇身之女媧托月,月中有蟾蜍桂樹。

重慶三峽博物館之烏楊闕

2.烏楊闕現(xiàn)為重慶三峽博物館的鎮(zhèn)館之寶,2001年夏發(fā)現(xiàn)于重慶三峽庫區(qū)將軍溪下游的河灘地,當時共出土石闕大構件十四件,闕體崩裂小殘片八十多塊,經(jīng)復原后為一對重檐廡殿頂子母石闕,石質砂巖,主闕高5.4米。

烏楊闕西闕

重慶烏楊闕為一對母子二出闕,左右兩闕結構對稱,尺寸類同,由下至上分為基座、闕身、闕樓、闕頂四部分,皆為純砂巖石材質,石闕的細部雕刻出仿木結構的柱、枋、斗栱等構件,是木結構闕的忠實模范之作。

烏楊闕東闕

此外石闕上還有狩獵、習武、鋪首、角神、朱雀等浮雕圖案,其中以高達2米左右的巨幅青龍、白虎浮雕最見精彩。有學者根據(jù)文獻推斷,烏楊闕可能是三國蜀漢時期的壯烈將軍嚴顏或嚴顏家族所修建,熟悉三國“義釋嚴顏”典故者,站在闕下仰望,或當有所感慨。

渠縣馮煥闕上世紀四十年代舊影

3.馮煥闕位于渠縣土溪鄉(xiāng)趙家村,原本為一對石英細砂巖砌筑的子母二出闕,現(xiàn)西闕及東闕的子闕全毀,僅存東闕的母闕,也就是主闕部分。

馮煥闕今景

闕身正面有隸書銘文兩行:“故尚書侍郎河南京令豫州幽州刺史馮使君神道”,故而此闕是東漢馮煥的墓闕。

馮煥闕銘文

馮煥東漢安帝時人,相繼擔任過尚書侍郎、河南京令、豫州刺史、幽州刺史,延光元年(121年)在幽州刺史任上遭人陷害下獄,之后雖查明實為被誣,但馮煥已病死獄中,于是皇帝“賜錢十萬,以子為郎中?!笔I的建造的確切年代應該就是公元121年或后一年。

馮煥闕鋪首銜環(huán)雕刻

闕身正面銘文下刻一鋪首銜環(huán)圖案,此外枋上還有精致簡練青龍白虎等淺浮雕圖像,其雕刻刀法嫻熟細膩。最上頂部為仿雙層檐廡殿闕頂。

蒲家灣無銘闕

4.蒲家灣無銘闕也位于漢碑鄉(xiāng),當?shù)厝私袧h闕為漢碑。其本原為成對的二出闕,現(xiàn)僅存東闕母闕,西闕及兩闕的子闕皆已毀失。渠縣其他諸闕的闕身部分都是單塊巨石,唯蒲家灣無銘闕不一樣,其闕身為兩塊巨石上下堆砌而成。

蒲家灣無銘闕轉角力士雕刻

闕身正面平素無銘文,所以稱為無銘闕。闕身正面上端浮雕朱雀,西側浮雕青龍銜璧。闕樓部分雕刻有董永侍父、獵射、仙人騎鹿、玉兔搗藥雕刻。

蒲家灣無銘闕朱雀雕刻

蒲家灣無銘闕在1956年由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五十多年過去,至今沒有保護圍墻保護,無人看管地立于田野之間。

王家坪無銘闕上世紀四十年代舊影

5.王家坪無銘闕位于青神鄉(xiāng)王家坪,在當?shù)仄菏巧介g平整的場地的意思,渠縣諸闕中以王家坪無銘闕所在的地勢最高,在很遠處就能看到。

王家坪無銘闕今景

王家坪無銘闕本來也應該是一對二出雙闕,現(xiàn)僅存東闕,青砂巖制,闕身正面上端浮雕刻展翅朱雀,下端為鋪首銜環(huán),側米娜則雕青龍銜綬璧。

王家坪無銘闕闕樓部分雕刻

此外整座石闕無一字銘文。上端闕樓層刻角神、仙人馭龍、玉兔搗藥、日月神鳥、荊軻刺秦王等圖像,陳明達先生當年根據(jù)此闕的形制推斷建,王家坪無銘闕可能西晉時所建。

梓潼李業(yè)闕

6.梓潼李業(yè)闕,梓潼是除了渠縣之外中國漢闕最多的地方,舊說梓潼縣以“東倚梓林,北枕潼水”而得名,梓為一種落葉喬木,木材可以用來作建筑材料及制造木器;潼水則是梓潼河,其實“梓潼”是蜀人土話,是一個古老民族部落的的名稱,《漢書地理志》廣漢郡十三縣,梓潼居首,縣城的位置古今未變,梓潼漢闕都在古縣城城外。

梓潼李業(yè)闕

李業(yè)闕為現(xiàn)僅存一塊獨石闕身,高2.5米,寬1米的,無飾,闕身上的闕頂為后世補配,闕身正面中部陰刻隸書“漢侍御史李公之闕”,刻字清晰,也是后世所加刻,碑身下部還有一篇刻于清代道光年間的石刻題記,記述當時知縣發(fā)現(xiàn)此闕殘身及移放安置的經(jīng)過。

梓潼李業(yè)闕

后漢書》記載,李業(yè)字巨游,四川梓潼縣人,西漢末年有賢名,公孫述占據(jù)巴蜀稱帝,仰慕李業(yè)大名,想征聘為博士,李抗拒不從,為述所殺,漢光武帝劉秀滅公孫述重新統(tǒng)一四川后,為表彰李業(yè)德操而為其立闕,由此可知李業(yè)闕大約建于東漢建武十二年,即公元36年,也就是說,從建造至今已歷近二千年,在中國有確切年代可考的漢闕中,李業(yè)闕的時代最早。

平楊府君闕上世紀八十年代舊影

7.綿陽平楊府君闕,著名的平楊府君闕在富樂山芙蓉溪仙人橋頭北,由大小相近的南北兩闕組成,是中國保存最為完好的雙出子母闕,全闕由條石和板石堆砌,石堅與石之間,無任何粘結物。

闕上”漢“及”平“銘文刻字

早年南闕檐枋頭上刻有“漢平楊府君叔神道”等銘文,因為風化及人為破壞,現(xiàn)僅存“漢”、“平”、“府”三字依稀可辨,而且即使這幾個字,也有學者認為可能是后人之重刻。

平楊府君闕今景

銘文中的“漢”,包括了西漢東漢蜀漢,時間跨度達三四百年,學者的最新考證認為此闕是蜀漢平陽亭侯、巴西太守李福的墓闕。李福死于蜀漢延熙一年或二年(238—239年),所以平楊府闕可能是建造年代可考建造年代最晚的之闕。

平楊府君闕闕樓雕刻

闕身以上部分,有高淺多種雕刻,有淺浮雕,這些雕刻由于風化嚴重,但大致尚可辨認。如闕身闌額之“車馬出行圖”, 漢代文武官吏出行,都會配有儀仗隊隨行,儀仗隊規(guī)模據(jù)官吏的級別和權力而定,車馬出行圖之所以刻在石闕上,一是墓葬主人生前的如實寫照,另一種則是假想種靈魂出行的藝術描繪。闕身頂端還有母子獼猴擁抱、蟾蜍、朱雀、追豬、舞樂,撫琴、仙人啟門等浮雕,這些題材用以是突出仙境或描繪升仙過程,這跟漢代升仙思想密切相關。

平楊府君闕上禮佛圖舊影

除了這些原來的雕刻外,平楊府君闕闕身上尚有多龕刻于南朝蕭梁時代的佛教造像。后世的佛教徒在闕身上鑿掉部分蜀漢初刻浮雕之后,再鐫佛教造像,這些龕大多是二三十厘米的小龕,兩闕總計三十多龕。

平楊府君闕上禮佛圖拓片

這本是一種文物破壞行為,然而這些刻像卻也成了珍貴的文物,中國南北朝時期的雕塑造像,多在北方地區(qū),南方地區(qū)絕少,平楊府君闕上的有的造像還配有文字題記,其中一處有明確刻有“梁大通三年”(529年),是極為罕見的有明確紀年的南朝銘刻,此外闕上還有更為稀少的南朝道教造像。

前文鏈接

圖片:來自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

Hash:9086595b2d9a7ad815c38de93e8c0f8acc923c62

聲明:此文由 御凰品冰島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