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于新鄉(xiāng)市南魯堡村的郭淐是明熹宗皇帝朱由校的老師

原創(chuàng): 李明春

郭淐,字原仲,號蘇門,生于明朝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六月二十五日。祖籍新鄉(xiāng)縣定國村,人稱“中州第一秀才”。萬歷二十三年進士,明熹宗朱由校孩提時代的老師。因為他葬在新鄉(xiāng)鳳泉區(qū)耿黃鎮(zhèn)南魯堡村,所以魯堡一帶至今尚流傳著一些郭淐的故事。今特選幾個,以饗讀者。

皇孫跪長廊

孩提時代的朱由校,愛玩,不愛學習。有一回,老師郭滔讓他練毛筆字,他不肯,郭淐就緊貼著他的背后握住他的手“逼”他寫。淘氣的孩子不滿意地說:“你騎龍背,抓龍爪,等我當了皇帝的時候,先斬你!”

還有一回,郭淐讓朱由校背書,他不會,郭淐生氣了,拿出師道尊嚴,叫他跪于長廊之中。這時候恰巧萬歷皇帝朱翊鈞駕到,見到自己心愛的皇孫跪在地上,馬上叫孫子起來,還白了郭淐一眼。

郭淐對皇上的做法不滿。心中一盤算,言道:“萬歲,徽臣新賦詩一首,欲吟之,又借有不當之處,觸犯龍顏,萬歲降罪。”皇帝恕其無罪。郭淐吟道:“斗大黃御印,天高白玉堂,不讀萬卷書,焉能做君王?!币髁T拂袖而入屋。萬歷皇帝很佩服郭淐的治學之道,更佩服他的膽量魄力,不僅沒有怪罪他,還重新令孫子跪于長廊。并且,事后又派太監(jiān)請郭淐寫下這首詩,掛在御書房。

竹簡計和蟈籠計

朱常洛聰明好學,品德也好,被萬歷皇帝立為太子。但其外相較差,故雖內(nèi)秀,卻常常遭到宮中兄弟們的嫉妒與誹謗。他們串通起采到皇帝那里誣陷太子,甚至說他有急于篡位的野心。

萬歷皇帝終于被激怒了,要廢掉太子。滿朝文武中有不少人勸皇上,可萬歷皇帝總不改口。郭淐見此情況,為大明社稷,就在御花園里鋸了兩截青竹,一截直的,一截歪扭的,稍作準備后便帶上殿去見皇上。上得殿來,他并不奏本,而是呈上這兩個竹筒請萬歲端詳。萬歷皇帝接過竹筒仔細一瞧,發(fā)現(xiàn)筒眼里裝有東西,用手一抖,從直筒中掉出兩片爛菜葉,從歪扭筒中掉出一團白紙,展開一看,上面寫著“詩書”二字。皇帝稍一琢磨,便明白了其中寓意:看人不能看外表,傳位要傳給知書達理有真才實學的人??!于是,萬歷皇帝聽信了郭淐的“勸告”,改變了廢掉太子朱常洛的主意。然而,宮廷里的斗爭并沒有因此而終止,尤其在萬歷皇帝年邁多病之時,幾個王子各施陰謀,鬧得朝廷一天比一天混亂。此刻,偏偏太子朱常洛又不在京而在蜀?;实酆苤?,召太子回朝吧,幾個王子肯定會鬧事。說不定太子奉詔返回的途中就會遭到謀殺。為此,皇帝憂愁得病情更加嚴重。

郭淐看透了萬歷皇帝的心事。為保證大明江山不落入少學寡才而只知道勾心斗角的人手中,他又心生一計。一天,郭淐手提一個自己編插的蟈蟈籠子來參見萬歷皇帝。他說:“萬歲,我做了個小籠子,里邊好囚叫叫蚰(蟈蟈),以使萬歲爺開心?!?/p>

萬歷皇帝先是注意到,郭淐不說裝蟈蟈而說囚蟈蟈,再把小籠子這么一瞧,還真像個囚犯人的木籠,他眼猛然一亮:原來郭淐是讓我“明囚暗詔”?。?/p>

于是,萬歷皇帝以太子在蜀地圖謀造反為名,派兵速去逮捕,裝入囚車,馬不停蹄地押入京城。待朱常洛平安抵京,一入宮中,病體好轉(zhuǎn)的萬歷皇帝手持寶劍站在金鑾殿中,傳旨把囚犯押上殿來。太子一到,皇帝一邊吩咐去刑,一邊唰啦脫下龍袍給太子披在身上,又把寶劍、玉璽交給他。那幾個王子尚未醒過神來,只聽父皇說:“朕把天下交予你了!”太子就當了皇帝。

皇城,圍墻,豬圈

郭淐為東林黨八大領袖之一(排第三位),對權(quán)奸魏忠賢之流多有得罪,而魏忠賢的閹黨對東林黨人恨之入骨,能殺的則殺,不能殺的則貶,為什么沒有動郭淐一指頭?是他們心慈手軟了嗎?否也。

原來,一,郭淐和潞王朱翊鑼是一根杠(連襟)。二,郭淐的女兒是吏部尚書李戴李天官的兒媳婦。三,郭淐的兒子是當朝丞相朱庚的干兒子。四,郭淐妻的舅父周詠為左都御史總督薊遼。所以,雖然郭淐并不官高位顯,僅僅歷任禮部右侍郎等職,后來又辭官在百泉辦教育,魏忠賢等也不敢輕易動他。

但魏忠賢并不死心,無奈之下拿郭淐的弟弟郭湸開刀。

郭湸在輝縣孟莊蓋了一座莊園,為防盜匪特意修建了圍墻。這事讓閹黨知道了,就向皇帝奏了一本,誣告郭家私造皇城?;实郾静幌嘈?,故不大在意。閹黨見皇帝不以為然,就編了童謠讓兒童們傳唱:“小冀到孟莊,都是郭家地。南京北京,都有郭家兵。如若不相信,孟莊看皇城?!边@么一來,搞得滿城風雨?;实蹖⑿艑⒁桑坏貌慌扇藖砹私馇闆r。

領隊的官員原是郭淐當主考官時的門下,先到輝縣百泉找到恿師郭淐,告知來龍去脈。郭淐馬上到孟莊找到郭湸,二人一合計,按郭淐旨的主意將東、西、北三個方向的城門堵死,只留下南邊一道門。那位官員回京復命說,孟莊哪有皇城啊,不過是護莊的一道圍墻罷了。城必有四門,而它只有一門,說得不中聽一點,四門為城,一門為圈,它倒像個豬圈吶。萬歷皇帝聽得忍俊不住,不禁哈哈大笑,再不追究此事。

最后,魏忠賢們不甘心也沒辦法,只好又從其它事上奏本,終于將郭湸連降三級,從陜西兵備道副使降至揚州知府。

賣門樓

有一年,郭淐回新鄉(xiāng)探親,路過彰德府(今安陽)時,看見路旁蹲著個老頭,雙手抱住頭唉聲嘆氣,身邊站著個十來歲的小孩,哭得眼紅淚滴嗒。郭淐一問,原來這父子倆是進城賣豬的。他們的豬,十兩銀子賣給一座高門樓里的人家。豬趕進高門樓后,那家不給銀子,還把他父子倆打了一頓,推出門外。

郭淐聽了,叫隨從借來一把梯子,兩把抓鉤,低聲對老頭安排了一番。父子倆扛著梯子、抓鉤來到高門樓前,搭上梯子,爬上門樓,“叮光叮光”就扒門樓。高門樓里的人聽到響聲,出來個姓房的斜眼漢,惡聲惡嗓地說:“你為啥扒我的門樓?”老頭說:“我的豬被你趕進門樓里去了,扒了門樓找豬哩”。

房斜眼叫出家丁來打老頭,正在吵吵嚷嚷,郭淐來了,大聲喊道:“表哥,你翻修門樓哩?”老頭站在門樓頂上說:“是你呀,表弟!我一頭豬換了個門樓,扒了回家重蓋哩!”

房斜眼一看這老頭是帝王師郭滔的親戚,嚇了一跳,連忙說:“你別扒了,別扒了,你要多少銀子,我給你多少銀子!”

“表哥,那你就把門樓賣給他吧!”

“那好吧,讓他拿一千兩銀子,我就不扒啦!”

房斜眼又不敢承認訛了老頭的豬,又怕扒了門樓丟面子,只好忍痛給了老頭一千兩銀子。

朱由校(明熹宗)

神奇的下葬時辰

郭淐去世后被天啟皇帝追封為禮部尚書,因而他謝世前居住的新鄉(xiāng)北街綠竹園被后人稱為“尚書房”。

說起郭淐埋葬在魯堡,還真有個廣為流傳的故事哩。

話說朱由校登基,改年號為天啟后,有一天到御書房看書,見到了那首“斗大黃御印,天高白玉堂,不讀萬卷書,焉能做君王”的詩,頓時想起恩師郭淐。若非嚴師教誨,自己哪能掌握諸多知識,哪能穩(wěn)登九五之尊的寶座?于是當即(天啟元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宣郭淐進京。

郭淐接圣旨時正好身染重病,故而推說待康復后上京。不想當今萬歲思師心切,報恩心切,又連下兩道圣旨相催,第三道還是金牌。這下可惹下禍端,應了“欲速則不達”這句話。見金牌后郭淐想起了南宋名將岳飛被十二道金牌召回治死一事,心中忐忑不安,暗想:當年事教當今皇上,治學嚴謹多有不恭,此次宣召進京兇多吉少。但又不敢抗旨不遵,便不顧病體于即日登程。過了彰德府,病情加重,來到順德又中了暑,勉強到了北京順城門外住下候宣。不料就在去晉見皇帝時,因猛一提勁反而斷了氣。后在其家鄉(xiāng)附近的魯堡村選好了塋地。

天啟皇帝得知恩師郭淐逝世的噩耗后追悔不已,決定親來恩師入葬的地方吊唁,為他料理后事。

遂頒圣諭:郭淐乃朕之恩師,非同常人,要等到“兔敲鑼、魚打鼓、扁擔開花,頭戴鐵帽”的時辰方能下葬,這是個吉時。

人們聽說當今皇上要來為郭淐吊唁送葬,看熱鬧的人山人海、擠翁不動,禮樂聲此起彼伏。此時,突然跑來一只兔子,很多人都去追趕捕捉,兔子驚恐上躥下跳,一下子跳到了樂隊的鑼上,咣當一聲響,此乃可謂“兔敲鑼”。這時,天空正好飛來一只老鷹,鷹嘴里叨著一條大魚,由于地上人多嘈雜,趕兔聲亂喊亂口,老鷹受到驚嚇,口一松,那條大魚正好掉在樂隊的鼓上,咚的一聲響,此乃可謂“魚打鼓”。與此同時,發(fā)現(xiàn)看熱鬧的人群中,有個人趕集買了根扁擔,又給他閨女買了朵花,他怕把花擠壞了,就把花綁在了扁擔上,此乃可謂“扁擔開花”正在這時,又有個人趕集買了口鐵鍋,路過此地聽說皇帝來了,也上前去湊熱鬧,他既怕把鍋擠打了,又怕鐵鍋碰傷人,就把鐵鍋扣在了頭上,此乃可謂“頭戴鐵帽”。

真是“不巧不成書,怪事巧應兆”。那天的四件巧事正好應兆了皇帝的諭旨——“兔敲鑼、魚打鼓、扁擔開花、頭戴鐵帽”的吉時象征?;实劭丛谘劾?,記在心頭,金口玉言,早有成命,天隨人愿,吉時已到,遂降旨下葬,在肅穆的哀樂聲中,隆重舉行了“帝王師”——郭淐的安葬儀式。當時全國有十八個府的知府前來吊唁,并立碑紀念。

據(jù)傳,郭淐的墓冢占地三分大,墓園占地一百多畝。有牌坊、儀仗石獸群,精工雕琢,堪稱石刻藝術(shù)珍品。松柏參天,碑謁林立,方圓數(shù)百里內(nèi)沒有比它的規(guī)模更大的了。后來,多遭破壞,現(xiàn)在墓冢尚存。

郭淐墓,位于新鄉(xiāng)市北站區(qū)南魯堡村西南隅。1961年4月15日,新鄉(xiāng)市委、市政府發(fā)文公布為市級文物傣護單位。

連接:朱由校(1605年-1627年),即明熹宗(1620年-1627年),明朝第十五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長子,生母選侍王氏,明思宗朱由檢異母兄。16歲即位,在位七年。

朱由校在位期間,魏忠賢與客氏專權(quán),制造了“乙丑詔獄”“丙寅詔獄”等冤獄,殘酷迫害企圖改良明朝政治的東林黨人。魏忠賢閹黨對東林黨人的迫害不斷激起民變。其時,國內(nèi)各種社會矛盾激化。主要憂患來自遼東后金對明朝的威脅。朱由校即位后罷免有膽知兵的遼東經(jīng)略熊廷弼,致使后金攻陷沈陽、遼陽,遼東局勢日趨嚴峻。天啟元年(1621年)三月,為穩(wěn)定遼東,再次起用熊廷弼為遼東經(jīng)略。熊廷弼根據(jù)遼東實際情況,制定了三方布置策。而掌握遼東實際兵權(quán)的巡撫王化貞,卻不顧當時敵強我弱、容易被各個擊破的危險,力主分兵把守,全面進攻。在閹黨策劃下,堅持正確方略的熊廷弼被殺,遼東戰(zhàn)局陷于重重危機。

天啟七年(1627年)八月十一日,落水生病的朱由校服用“仙藥”身亡,終年23歲。謚號達天闡道敦孝篤友章文襄武靖穆莊勤悊皇帝,廟號熹宗。葬于明十三陵之德陵。

文來源《鳳凰山下的傳說》圖片部分來源于網(wǎng)絡

Hash:c654f744d84dd0e99d43ed2a231578b4a4832a63

聲明:此文由 宏承號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