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洛寧:大門樓張氏望族文化(一)

大門樓張氏望族文化

一、閑說大門樓

二、大門樓古跡概況

三、大門樓張氏家族概況

四、大門樓張氏家族主要支派

五、大門樓張氏族譜序

六、大門樓張氏祠堂碑記

七、大門樓張氏合族祖塋碑記

八、大門樓張氏人物

九、大門樓張氏家族墓志 神道碑懿行碑

十、大門樓張氏匾額

一、閑說大門樓村

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常務理事張紅歌撰文

我的家鄉(xiāng)大門樓村,今名大明村,位于洛寧縣城的東北大明塬上,隸屬于河底鎮(zhèn)管轄。東邊和宜陽縣西王村搭界,南邊和牛渠村、元崗村接壤,西邊和楊墳村為鄰,北邊和麻延村隔溝相望。西邊可以從洛澠路上的楊墳村順大路往東走五六里,即到大明村;東邊可以從鄭盧線上的南村(水溝廟)往西上塬二十里,過宜陽縣的古村,東王,坡頭,西王,就到大明村;也可從宜陽三鄉(xiāng)鎮(zhèn)東橋頭路口,經(jīng)仁村坡跟上北塬,過坡頭,西王,到大明村;南邊可以從元崗村上坡到大明村;北邊可以從麻延村,翻溝過來,到大明村。大明行政村由東邊的東坡村,中間的大明村,和西邊的西坡村,三個自然村組成,十四個居民組,占地面積5.6平方公里,4559畝耕地,622戶人家,2654口人,共有十幾個姓氏組成,村中張、段、關、楊四大姓,在村里都建有自己的家廟。

世傳,大門樓村在很久很久以前村名叫“永樂鎮(zhèn)”,大門樓村這個村名由來已久。永樂鎮(zhèn)這村名,現(xiàn)在已經(jīng)很少有人知道了,但是大門樓村這名字,村里的中老年人都還記得。就是方圓幾百里外的老人們,都還知道大門樓村這個村名。說起現(xiàn)在的大明村,可能外地的老年人不知道,你要說是大門樓村,就是洛陽和其它縣城以及王范的人都知道。可想而知,當年的大門樓村也是赫赫有名。

大門樓村名的由來有四,其一:話說王莽趕劉秀時期,劉秀從西北陜縣那邊兒過來,天尚未明,過一個村子,雞叫頭遍,就起名雞叫頭。過一個村子喝了茶,就叫茶坊。劉秀逃到我們村時,剛好天已大亮,就起名叫“大明”;其二:傳說宋元年間,先是宋金交兵,后為宋元交兵,河南地區(qū),多經(jīng)戰(zhàn)火摧殘,殺戮,導致荒蕪人煙,到元末明初,更是戰(zhàn)亂不斷。明朝朱元璋時期,村人多由山西洪洞,陜西大荔等地遷徙過來,為了紀念明朝遷徙這段歷史,村名叫“大明”;其三:據(jù)《洛寧縣志》記載:“大明村原名大門樓村,取張氏長門之意,故名大門樓村。”其四:但我們這方圓十多里地的人們,都稱大明為大漠(木),說是到了清朝,為了避免滿清對明朝忠實子民無辜的殺戮,改稱大漠(木),即大木、大明,音念轉了,說這也有道理。

大明塬很大,從楊坡村東坡腦上,順洛澠公路,一直到下河底村坡垴,方圓十幾里,這道塬區(qū)面積達29平方公里,在十多個村莊中,大門樓村處在這道塬的中心區(qū)域,所以這道塬,統(tǒng)稱“大明塬”。大明村地形如一艘船,兩邊和中間高,就如同船舷和船蓬,低的地方,就如船艙。村里曾經(jīng)有一塔,就如同大船的桅桿,讓這艘旱塬之舟,能夠安全順利地遠航。

大門樓村以前曾為縣治駐地。據(jù)洛寧縣原宣傳部長曲少波寫的《洛寧縣名的淵源·寫在洛寧百歲時》里講——洛寧置縣歷史于北魏太和十一年(公元488年),取名“崤縣”,北魏孝昌初年(公元525年),改稱“北宜陽縣”,治所黃壚城(今河底鎮(zhèn)大明村一帶),北周時,洛河以北置“熊耳縣”,取代“崤縣”和“北宜陽縣”,治所黃壚城,隋朝義寧二年(公元618年),即唐朝武德元年,“熊耳縣”縣城才移入“永固城”(今洛寧老城),到民國二年(公元1913年),由“永寧縣”改名為洛寧縣。從這段講話中可以看出,以前的大明村,曾經(jīng)也是個熱鬧繁華的地方。

大門樓村西有二郎廟,北有泰山廟,南有關帝廟,東有上廟,村中有一池塘,池塘邊上有南海觀音廟,另外村東南有一塔。當年的這些廟,也曾香火鼎盛。到了民國三十年左右(公元1941年),為了大興教育,村里開辦小學部和初中部,村里的塔、廟,都是拆的拆,扒的扒,也就全部拆光了。僅剩村北上疙瘩一間小壇,也許是太小的緣故,沒有多少可以利用的建筑材料,才得以保存下來。學校建起來后,學校名稱——洛寧縣大明村中小學。學生也都是塬上附近十里八村的孩子們,辦的也是紅紅火火,一直維持到上個世紀底末,初中部才被上級教育部門取締,現(xiàn)在只剩下小學部。八十年代末,村里自籌款加上級撥款建造的兩層教學樓,后來也成了危房,賣給村里幾戶人家,開起了商店門市,或挪做它用。學校也就遷移到村北電房處,由河南省交通部救助打撈局捐建,學校名稱為——河南交通希望小學。

在村中靠西的地方,有個大院,建著我們周邊村最大的戲院舞臺,這個戲院是八十年代初期建的,高大闊氣,青石根基,藍磚為墻,每個墻角墻面都加有青磚砌的包角立柱,鋼筋混凝土的迎面大梁,堅固耐用。內(nèi)部全部是鋼筋圓木做出來的梁架,舞臺頂部,有檁條和密集的椽子,椽子上鋪的是圓木分解開的棧板,上面麥草泥鋪著小青瓦。當時村里資金很困難,但當時的張支書為了不落楊坡村劇院之后,為爭一口氣,毅然決定蓋戲院舞臺。蓋好后,確實讓楊坡鄉(xiāng)各村干部大為震驚,都夸大明村張支書能干,了不起!一個鄉(xiāng)建一個劇院都是難題,何況是下屬的一個農(nóng)村,當時的難度可想而知有多大,周邊村的群眾都佩服張支書的魄力,處事能力和威望。

在村子中央,以前有一面粉廠,附近幾個村里的農(nóng)民,都是來這里磨面,后來也許是客源逐漸減少等各種原因,而關閉。門面的幾間房子,當時是大隊部。八幾年的時候,村里買了臺彩色電視機,每天晚上不到七點鐘,就有專門負責人來開機,供村民及時觀看中央新聞聯(lián)播。電視信號接收塔,也是由三根鋼管焊制而成,塔有一二十米高,每天晚上一直播放到晚間新聞,電視劇結束,才關機。當時中國拍的《便衣警察》,日本拍的《血疑》,這兩部電視劇,因為拍的好,被傳為美談。后來,隨著家庭黑白電視機的普及,村里那臺電視機,也就沒有多少人看了。再后來,煙葉種植的興起,這里也曾做過煙站,終因倉庫地方太小,后來搬遷另建到村北公路的路邊上,這個院子才又恢復了寧靜。最后不知怎么的,就賣給了一戶村民手里,開起了磨房,建起了豬舍,養(yǎng)了豬,鄰街也建起了兩層樓房。

村里以前有幾個池塘,是村里農(nóng)民洗衣,飲牛,蓋房用水,種地栽苗,澆水拉水的地方。以前沒有化肥,有的村民,就在池塘沒水的時候,來挖塘泥,曬干后運到地里肥田。池塘邊上有柳有楊,有桐有槐,每到夏天,倒也樹蔭涼厚,是個歇暑乘涼的好地方。后來,村中池塘的地方為了興建集市,被填平,建集貿(mào)市場,再后來又被賣與幾家商戶,建起了鄰街兩層樓房。村子北邊兒的池塘,也被填平,建起了學校。剩下村子東南角一個大點的池塘,由于長年累月下雨的淤泥沖積,里面淤滿了污泥垃圾,變的水草茂盛,成了蚊蟲滋生地。夏天不再有了碧波蕩漾的水面,冬天也就沒有了孩子們快樂玩耍的溜冰場。 以前的農(nóng)民,住的都是土坯房子,料礓石砌的地基和山墻。俗言說,尖對尖,壘上天。說的就是砌料礓石頭墻。打的土坯,也是需要兩個人十天半月的杵打,通風涼曬,干透了才能壘砌,遇到雨天,那個時候還沒有塑料布,都是用草苫搭蓋,蓋不住的地方,或者下雨時間長,土打的土坯就會潮濕坍塌,兩個人十天半月的力氣就等于白費。等土坯打成后,又有了足夠的料礓石砌地基,還要拉大堆的土,用來和泥,壘砌。剩下的就是木料,青瓦,還有荊條編織的荊笆,沒錢的人家,只能去買便宜的葦笆。所以那個時候,很多村子的坡地都栽有荊條,枝枝槐,就是為了蓋房時,編笆用的。記得八九年,我家蓋房子的時候,請編笆匠人編笆,我有空的時候,也去看看,給匠人們插插荊條,竟然也學會了編笆的技藝,雖說沒有人家匠人編的細密,但也編的有模有樣。后來我家翻修房子,笆都是自己學著編的。用土坯砌墻只是為了建房快,也有拉大堆的土,直接拿兩塊木板做夾板,制成槽狀,往槽內(nèi)填土,用手工杵子打起來,填一層,打一層,直到打平夾板高度為至。一段打好后,再換另一段,繼續(xù)打。三間房子下來,將近用月余的時間,才能把房子建好。但也有不蓋房子的,那就是挖一個方方正正,足有六七米的深坑,也有趁著天然地勢的,都是修一條坡道做路,在坑底三面打窯洞,在一個角落里再挖個深水坑,都是為了防止下雨而集水用的滲坑。我們那里把這種院子,叫天井窯院。這種窯院,住進去冬暖夏涼,就是收獲莊稼,上下不太方便。隨著年代的變遷,人們生活的發(fā)展,手里有了錢的村民,就慢慢搬到地面上蓋房子住,閑置的天井窯院經(jīng)過長期的風雨沖刷,沒有人的維護,有的就坍塌損壞了,有的就成了附近村民,生活和建筑垃圾的填埋場。自從土地下放到農(nóng)民手中后,經(jīng)過農(nóng)民自己辛苦的打拼,精心的務弄莊稼,村民的溫飽問題,都得到了解決。又可以出外打工,掙了錢,就另批新的宅基地,重新蓋起一磚到頂?shù)姆孔?,院子圍墻,門樓。沒錢的人家也紛紛效仿。村子中央的院落,房子,村里的人慢慢都搬到村子四周住了,村莊內(nèi)也就沒有多少人住了,漸漸地,就形成了空心村的局面。

以前的農(nóng)民,都是種著隊里分下的田地,有空的時候,和村里有手藝的人,建房,打鐵,下煤窯等多種方式掙錢,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自從到了八九十年代,興起了出外打工,村子里的年輕人,就開始走出家門,開始了流浪的打工生活。村子里就剩下了老弱婦幼。也有走不出去的年輕人,在家里種著自己的地,再租種著別人家的地,閑天的時候,也在家門口,打個短工,來補貼著家庭的開支和花銷,不至于生活落入人后。

大門樓村在九十年代,也是吃過自來水的。從深溝里抽水上來,注入建起來的水塔里,經(jīng)過村子里的大小管線,進入村子里的每家每戶,還有專業(yè)人員的維修,收費。后來,村子里主水管道到處漏水,而停滯不用。那些想著吃上自來水而填了自己家水井的人家,又重新打井,吃起了深井水。由開始的幾家一口井,慢慢轉變成每家每戶都有水井用,買了水泵,接了電,吃起了自家的自來水。

隨著這些年水泥路村村通,戶戶通工程的實施,現(xiàn)在村里的主干道,次干道,都修成了水泥路,為農(nóng)民的下雨出行,提供了便利。唯一的缺點就是現(xiàn)在的水泥路,修在原路面之上,而導致有些農(nóng)戶家院子里,下大雨的時候,排水不暢。

總之,現(xiàn)在農(nóng)村的農(nóng)民,生活條件有所提高,再也不用像過去,自己織布做衣服;田地上糧食產(chǎn)量的增加,再也不用操心餓肚子;家里房子由水泥鋼筋,磚的建造,再也不用操心下大雨的時候,半夜三更不睡覺,以防坍塌;村子里水泥路的修通,再也不怕出行不利,下雨穿著膠鞋,打著雨傘,背送孩子去上學。唯一的就是現(xiàn)在的年輕人,為了父母,家庭,孩子,能夠多掙錢,而承受的壓力是越來越大了;長時間在外的打工生涯,致使親戚之間少了走動,逐漸地變的越來越疏遠了。

這就是我的家鄉(xiāng)大門樓村,不管她是貧窮,還是富裕,我時刻都眷戀著我的家鄉(xiāng)—大門樓村,因為這里是生我養(yǎng)我的地方,有我的父老鄉(xiāng)親,永遠是我魂牽夢繞的地方!

二、大門樓村古跡概況

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常務理事張紅歌撰文

大門樓村以前古跡眾多,有塔、有廟、有壇、有祠堂,多數(shù)古跡建筑修建時間不詳。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朝代的更替,風雨的剝蝕,部分古建筑在風雨中自然坍塌,更有一部分是為了村中的教育,而被拆毀,重新建起校舍,為了培養(yǎng)村民子女的文化教育,而人為消失。為了給后人留下點記憶,在家時的一天中午,天熱無啥緊要事,我就走訪了村里一位八十多歲的老人,原村支書楊孟超的父親,由他口述,我用筆記錄,大概整理如下:

1.塔。大門樓村塔為風水塔,在村子的東南角上,塔址在今關奉科宅基地后小院東,據(jù)東生產(chǎn)大路大約七丈左右,塔外層裱磚,內(nèi)砌土坯。塔有塔基,塔基高八尺左右,塔基上有神像。據(jù)老人講:“那時候,村里有人來此上香,必須站在塔基下的一塊腳踏石上,才能把香插進塔基上的香爐里,以此來估算塔基大概高有八尺左右。”塔高九層,每層八尺,帶塔基算上,塔高約在八丈左右。塔比三鄉(xiāng)村塔細,具體塔有幾個角,老人已經(jīng)記不清了,后在村里建學校時被拆毀。

2.關帝廟。關帝廟距塔不遠,和塔是一東一西,在塔西一二百米處,現(xiàn)今在原址建有關帝小廟一間。以前的關帝廟有三間大殿,前有卷棚三間,無院墻,廟門口有大石馬兩匹,村里有“關帝廟馬啃禾青”的故事流傳。據(jù)老人講:“關帝廟以前是在村南邊的南坡寨上,當時關孝卿的老爺晚上曾做夢,有紅面長須老者,借馬一用。第二天早上,馬全身出水。而南坡寨上的關帝廟建筑材料,被一夜之間搬遷到現(xiàn)關帝廟處?!蓖瑯?,也是在建學校時被拆毀。

3.娘娘廟奶奶廟。村東頭有東大廟之說,現(xiàn)今人還稱此處為“上廟疙瘩”。廟址就在今窯坑路南場子院處,此處西有奶奶廟一間,娘娘廟三間,皆是坐北面南向,娘娘廟廊檐下東山墻上,鑲嵌有功德碑一通,廟門口有大鐵鐘一口,小陂池一個。據(jù)關奉科回憶,小時候曾經(jīng)在這小陂池游泳時溺水,被人救出。陂池邊上有幾棵大榆樹。廟址大概位置在現(xiàn)有老柿子樹南邊,柿子樹在奶奶廟后墻邊,二廟后來在風雨中坍塌,沒有再建。

4.菩薩廟。此菩薩廟在村街東頭三岔路口,大概位置在路北楊成聚老師的家門口不遠處,廟不是太大,一間房。后來在此處又建炮樓一座,皆是土坯壘砌。后來炮樓在風雨中坍塌,菩薩廟也已不存。

5.牛馬二王爺廟。廟址在今下窯下坡往南拐彎處路邊,廟不大,二廟并排,二座廟為二個門,今已無存。在下坡處,以前有路碑一通,建有碑樓,碑樓前有大柏樹兩棵,為關玉卿老師家的行路碑。現(xiàn)今,碑樓、柏樹皆已無存,空留四方大石一塊。

6.老君廟。老君廟址在今下坑陂池東,宗建家門口不遠處,一間房子,內(nèi)有鐵神像一尊,坐南面北向。老人曾經(jīng)記得,小時候在下坑陂池跳水洗澡后,在老君廟后邊臺子上曬太陽涼干了身子,再穿衣裳?,F(xiàn)今廟與鐵神像皆已無存。

7.猴王爺廟。猴王爺廟可能是先人們?yōu)榱司捶铨R天大圣孫悟空而建的小廟。廟址在東水溝上來坡,公路邊三角形打麥場處,老人記得以前有人在此上香,廟也不大,此廟曾經(jīng)毀建過幾次,今也無存。

8.泰山廟。泰山廟廟址不詳,空留地名一處,在今村北公路邊上,大明村煙站附近,此處地名就叫“泰山廟地”。記得那年建煙站,西山墻壘起后,在吃中午飯時分,有股猛烈西風刮來,刮倒西山墻山尖,連續(xù)刮倒兩次,皆是吃中午飯時分。把包工頭愁的不行。問了村民,此處地名?村民說是“泰山廟”。后來包工頭請來村里的陰陽先生,買來香冥紙箔,燒了以后,再無風刮倒西山墻現(xiàn)象,但此處風大,村民皆知。煙站院墻在后來也曾刮倒幾次,煙站屋頂?shù)?a href='/techan/35050' target=_blank>石棉瓦,也刮掉下來不少。每逢夏天的晚上,天熱期間,此處公路邊,村民如織,起會一般,皆在此處乘涼到深夜,方才回家睡覺。

9.菩薩廟。廟址在今村中十字路口東南角落處,一大一小兩間,坐南面北,廟后有陂池,此處曾建有炮樓,皆已坍塌,唯留俗語“菩薩爺?shù)棺虾!?。后在此處?a href='/xinyong/' target=_blank>信用社三間,經(jīng)營多年。后來為了起集,拆了信用社房子,推平陂池及附近兩個天井小窯坑,建了農(nóng)貿(mào)市場。再后來,此處建起幾家超市至今。

10.菩薩壇。壇址現(xiàn)存,在今上圪瘩的路邊處,一間房,座北朝南寬約一丈,進深兩丈有余,外裱青磚,內(nèi)砌土坯,小青瓦屋頂,地基由大石塊壘砌而成。前幾年在風雨中坍塌,西山墻仍在。

11.村街西壇。壇址在街中往西,張少禮家老宅大門東,坐北面南向,一大一小兩間房,跨度較深,內(nèi)有大神像一尊,小神像幾排,至于有多少,老人說記不清楚了。神像威嚴,呲牙咧嘴,瞪大雙眼,栩栩如生,內(nèi)有盤石磨子,大人們雖然在里面磨面,小孩們也是嚇的不敢進到里面去玩。今也無存。

12.山神廟。原址在村西南油坊窯附近,后來此處批成了宅基地,為了建房,這家人就把山神廟搬遷到三里堰,往西坡村去的小路邊,有一個三角形地處,如今廟也無存,空留火繩蒿草齊腿深。

13.二郎廟。二郎廟即二郎神君廟,也稱西大廟。廟址在村最西頭的村民住宅崖頭上,現(xiàn)今開一水泥路直通上面。當初二郎廟為三間房,坐西面東向,有廟門院墻。廟內(nèi)有兩尊神像,一尊二郎神君像,一尊為木制神像,老人稱之為“行神”。每逢過節(jié),都由村民把木制神像抬出來上街游行。據(jù)老人回憶,此廟拆的比關帝廟早,此廟拆后,行神被送到關帝廟敬奉。以前二郎神君廟還有功德碑一通,廟拆后,此碑被拉到西坡村小學窯洞里當黑板用。過年的時候,和西頭魁旺說起此事,魁旺說以前此碑在他西坡的窯洞中,去年去西坡摘柿子時,推開窯門,石碑已無蹤影,連同丟失的,還有窯洞里的一盤石磨子。

14.張氏祠堂。張氏祠堂坐落于村中路北處,建于大清咸豐二年,以前有卷棚三間,大殿三間,如今卷棚無存,僅剩大殿三間。祠堂對面原有老戲樓,東西耳房各一間,六七十年代,拆了老戲樓及耳房,新建戲樓一座?,F(xiàn)今每逢三月十二村里起會,村里都要請來附近縣市戲劇團,前來助興,戲院總要熱鬧個兩三天。

15.段氏祠堂。段氏祠堂坐落于村中,往上圪瘩去的路西,現(xiàn)今村委會門口處。據(jù)祠堂內(nèi)碑記記載,段氏祠堂建于民國三十三年,大殿三間,土木結構,東西山墻外用大青磚裱面,前后檐下段一米左右用磚裱,上段皆用土坯壘砌。門口有閱臺,閱臺下有柏樹一棵,以前這里做學校時,敲上下課的鐵鐘,就在這樹上吊掛著。段氏祠堂在學校院內(nèi),曾做為總務處用,里面有老師在這里辦公。學校里組織節(jié)日活動,學生們總是在這閱臺上表演節(jié)目。東山墻處原有老柏樹一棵,后來為了建教師宿舍,規(guī)劃校院,老柏樹被伐。

16.楊氏祠堂。楊氏祠堂坐落于村街東頭三岔路口南,大殿三間,土木結構,東三墻用料僵石壘砌,西山墻在近幾年前翻修時,用紅磚壘砌,前后檐皆為土墻,后檐墻最近幾年,為了防雨水飄濕墻面,才用水泥沙漿抹面防護。據(jù)老人回憶,楊氏祠堂建的比張、段、關三姓祠堂晚,是老人看著建起來的。

17.關氏祠堂。關氏祠堂坐落于村東頭下窯,三間大殿,土木結構,東西山墻皆用大青磚裱,氣勢巍峨,透花格門窗,廊檐下有祠堂碑記一通,上面記載關氏祠堂建于大清咸豐十年,廟院內(nèi)栽有刺槐多棵,每逢夏天,廟院皆是樹蔭,涼爽了很。

村里也許還有別的古跡建筑,沒有能記錄上。拆了塔、廟,建起來的兩層氣勢巍峨的五間教學樓,也在二十年前為了建新樓而被拆除,如今這新樓,就做了村委會和一所幼兒園。都說人要往前看,但也不能忘記村里過去的歷史,和曾經(jīng)有過的古跡建筑。

俗話說得好:“家有一老,勝似一寶”。村里有上歲數(shù)的老年人,對于過去的事情,他們都曾看到過,也許還曾親身經(jīng)歷過,和他們坐在一起聊天,只要虛心請教,定能收獲多多,村里之一福也!

三、大門樓村張氏家族概況

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會長張澤武整理

①據(jù)清道光二年(1822年)(大門樓張氏祖塋)張際庚所撰《張

氏合族祖塋碑記》記載:“(大門樓張氏)始祖諱仁美,原籍陜西省同州府大荔縣東雁羌村,自元末遷居永邑北大門樓村,與邑南金門德里張氏系分兩門?!?/p>

②據(jù)清道光二十七年(1827年)大門樓村張捷科所撰(大門樓)《張氏家譜》記載:“(大門樓張氏)一世 祖考諱仁美,妣魏氏,元末人,同州府大荔縣東雁羌村乃故里也,因避兵來至永邑大門樓村居焉?!?/p>

“二世 祖考諱仲武,妣失傳,相傳與金門德里村張氏係分兩門?!?/p>

③據(jù)清咸豐三年三月,十七世孫捷科、殿拔《建筑祠堂碑記》記載:“吾族與洛河南德里村張氏系分兩門,原籍陜西省同州府大荔縣東雁羌村,由元末避兵於此,延綿至捷已十七世。”

大門樓村張氏始祖諱仁美,元末人,同州府大荔縣東雁羌村乃故里也,因避兵來至永邑大門樓村居焉。二世祖仲武公,后裔世居大門樓村,傳至8世“萬”字輩,有萬全、萬倉、萬明、萬寶、萬鎰、萬忠、萬珠共7人, 9世“君”字輩9人,10世“乾”字輩32人,11世”三”字輩28人,12世“宗”字輩28人,之后分為七門,繁衍至今,迄今690余年,衍傳至二十七世,大門樓張氏后裔主要分布于大門樓村、城村、磨頭村、下高村、刀環(huán)村、茶坊嶺村、后坡村、楊岔村、南河村、灣子溝、西王村、山后村等,以及宜邑南驛頭村、盧氏縣、陜州康山、伊陽(今汝陽縣)等處,約10000余人。

張氏家族世代以農(nóng)為本,耕讀傳家,為人忠厚,睦善友鄰,自立自強,勤儉創(chuàng)業(yè),適逢天時地利人和,以致家道興隆,傳至乾隆年間城村張氏一支日漸興盛。張淳,字自厚,號青囊,自高曾以下多隱德,以故家道日豐。平生“重農(nóng)桑,精岐黃,全活數(shù)千人”,為時所稱,有碑頌其德。誥授奉直大夫,誥贈朝議大夫;張九思,字有益,號幹夫,幼穎異,平生識時務,達時變,內(nèi)敦孝友之風,外擅仁俠之望,涉獵詩書,務德大義。務本力農(nóng),兼通貨賄,濟危扶困,遠近知名。性豪爽,好施予,嘗施藥餌,活人無數(shù)。置義田,建義塾,嘉惠后進。張氏累世以行醫(yī)經(jīng)商起家,富甲一方,清朝時曾掛雙千頃牌,為河南府豫西五縣首富。援例登明經(jīng),以次子師周貴,誥贈朝議大夫;張師禹,任山東縣丞,誥贈中憲大夫;張師周,字圣脈,性慷慨,好施與,戚族里黨貧乏者時赒恤之,嘗施藥餌以饋病者。道光七年,于村中設義塾,施村西地五十畝,以所入為延師歲資。同時施村東窊地五畝為義墳,于河底鎮(zhèn)南坡施地十畝為修路之用。道光十年,于宜陽韓城鎮(zhèn)西門外三里許施義地十畝,于白楊鎮(zhèn)西門外施義地八畝,其碑尚存。咸豐三年,捐裕餉銀壹萬兩,獎知府銜授中議大夫;張師堯,誥授奉直大夫,精醫(yī)術,有頌碑;張鳳池,字知綸,號蓮峰,道光二十六年中牟河工效力,特用道員,需次山左。二十九年攝鹽運司事。咸豐五年授山東登、萊、青兵備道、攝鹽運司事,所治有聲,竭力盡職。毀家紓難,力任艱鉅,備歷艱險,卒以身犯難,為不易為之事,而赍志以歿;張鳳泉,字桐齋,號文渠,候選同知,誥授奉政大夫。孝友天成,平生喜放賑,活千萬人性命。出資修筑村寨,保障鄉(xiāng)里,為時所稱;張鳳瑞同治年間任戶部員外郎;張鳳儀,同治年貢生;張鳳竹,咸豐年敕封修職郎,儒學正堂,候選教諭;張守基,字東林,光緒辛卯科舉人,大挑一等,分發(fā)廣東知縣。民國元年任河南省臨時省議事會會員、永寧縣首設勸學所,首任勸學總董。民國六年協(xié)修《洛寧縣志》八卷;張維清,清光緒年間山西河東鹽大使;張寅清,清光緒年間任刑部主事;張華祖,字棣榮,民國元年北京法政專門學校政治科畢業(yè)。民國年間歷任國民黨國大代表;張英祖,字菊榮,河南大學畢業(yè),民國時期任洛寧縣救濟會會長,洛寧縣財務會長等職,仗義疏財,一心向善,扶助孤寡,縣城解放時,百姓相救而獲釋,終老于洛陽;張慶祖,字篤生,民國時期開明紳士,民國32年捐房十三間,在城村創(chuàng)建首所國民學校。禮賢下士,愛惜百姓,并多次保護、營救地下黨革命進步人士蘇金傘、張春舟、王緒升等人免于禍難;張振祖,民國時期在陜西任稽察;張文祖授正師級銜,曾于總后勤部任職;張傳斌(鵬岐),正師職,任大連海軍學院黨委書記;張鵬明,貴州水城市黨委書記、煤炭廳廳長,貴州省常委;張傳曾,西北聯(lián)合大學畢業(yè),? ?任陜西省教委教育處處長等職;張傳芳,民國時期任宜陽縣稅務局局長,解放后任職于西安教育學院;張傳棟,河南醫(yī)科大學畢業(yè),醫(yī)師。其妻劉書景,洛陽師范畢業(yè),曾任偃師縣縣長;張傳亮,副縣級,曾任洛寧縣、新安縣檢察長;張傳柱,東北工業(yè)大學畢業(yè),沈陽工業(yè)大學教授。傳柱妻徐桂云,東北第一機械總廠高級工程師正處級;張鵬范,黃閁煤礦工會主席;張鴻浚(蔡正寧),早年參加革命,為掩護身份,隨母姓改名蔡正寧。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1939年5月入抗大一分校學習,10月畢業(yè)后任該校留守大隊四中隊指導員。建國初期隨賀龍入川做起義部隊改造工作,后參加貴州黎平縣剿匪戰(zhàn)斗。1950年12月任556團政委蔡正寧任中共黎平縣工委書記兼縣長負責黎平縣剿匪。1952年參加抗美援朝戰(zhàn)爭,榮獲中華人民共和國三級獨立自由勛章和兩枚解放勛章。歷任團政委、空軍干部處處長、空軍政治部副部長、蘭州空軍政治部副主任、蘭州軍區(qū)空軍政治部主任、陜西省西安市干休所,軍政部主任;張鵬遠,沈陽工學院畢業(yè),工程師;張安寧,中央黨校畢業(yè),曾任貴陽市工商管理局局長;張睿,清華大學博士研究生等。大門樓村有以忠義著稱的張捷科,同治元年御匪殉難,入祀忠義孝悌祠;磨頭村科甲出身的道光壬午科進士張際庚,以文學著稱,著有《傳家十要》,提倡耕讀傳家,為人寬宏大量,學識淵博,在洛西書院設帳講學,門生成名者達數(shù)百人,聲望最重,名聞洛西??v觀張族歷代文武志士、英杰俊才,層出不窮,賢達名流,多有建樹,此皆張氏歷代先祖積德積仁之功也,為張族人之驕傲。誠望我族后裔牢記先祖家規(guī)家訓,以張氏先賢為榜樣,發(fā)奮進取,建功立業(yè),報效祖國。

大門樓張氏排行字

從第八世開始到二十九世排行字:

萬、君、乾(國)、三、宗、進、如、廷、公、殿、從、德、立、志、維、純、政、治、行、義、高、明。

城村張氏排行字

第12至第20世:

光、五、進、如、淳、九、師、風、守。

張守基擬定16字,21至36世:

祖?zhèn)鼬櫇?,世有令銘。鴻廣嘉慶,長發(fā)祺祥。

2006年修譜張族世輩排行字,又增續(xù)四句,十六個字:

“克明俊哲,金聲玉振,樹賢靖遠,昭揚宗林?!?/p>

以上四句排行字,我根據(jù)城村后裔張傳樞(亞東)的解釋,略作補充,解釋于后?!翱嗣骺≌堋保阂鉃椤靶奚眇B(yǎng)性,高尚賢德,俊哲之士,才智過人”?!敖鹇曈裾瘛保阂饧础坝墒嫉浇K,集眾音之大成者也。”此句原意“比喻孔子德才兼?zhèn)?,才學廣博,啟發(fā)后人艱苦創(chuàng)業(yè),終成大器?!薄皹滟t靖遠”:“心胸寬廣,理想遠大,立志高遠,建功立業(yè)?!薄罢褤P宗林”:“傳承家風,積極進取,光宗耀祖,繁榮昌盛”。

四、大門樓張氏主要支派

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會長張澤武整理

1.大門樓村張氏支派:張氏始祖諱仁美,妣魏氏,元末人,同州府大荔縣東雁羌村乃故里也,因避兵來至永邑大門樓村居焉。二世祖仲武公,其后裔世居大門樓村。后分七門,衍傳27世,今居大門樓村張氏后裔有1200余人。

2.磨頭村張氏支派:庚(張際庚)太高祖自大門樓始遷于邑西底后里古村,至高祖(十二世)洛西公又遷于磨頭村居焉。吾先祖諱平川公招贅到磨頭村楊門,始興家立業(yè),至今已二十四世,后裔300余人。

3.城村張氏支派:十一世三喚,十二世光全自大門樓并遷城村,光全公生一子五志,五志生六子,長子進修,次進勉,三進城,四進仁,五進祚,六進祿,分為老六門。長門后裔遷南河村,四門后裔遷澠池縣英豪杜江一帶,五門后裔遷新安縣一帶(四門和五門今失續(xù)待考);二門、三門、六門后裔世居城村。張進城生一子張如彥,張如彥生一子張淳。傳至張淳時家業(yè)漸起,自高曾以下多隱德,以故家道日豐。一生精通岐黃之術,行醫(yī)數(shù)十年,全活數(shù)千人,為時所稱,有碑頌其德。張淳生三子九疇、九皋、九思。兄弟三人,分為小三門,迄今已衍傳至二十七世,3000余人。分居于城村、南河、刀環(huán)、河底、杜江村,洛陽、開封、西安、北京以及遼寧、山西、湖北、青海、貴州等地。

4.張窊村張氏支派:明末之際十一世張守榮自大門樓村遷居張窊村,后裔100余人。

5.下高村張氏支派:祖居以來系刀環(huán)川大門樓人氏,十一世張大奇遷居底張里下高村,而今遷徙于東水溝,后裔300余人。

6. 刀環(huán)村張氏支派:十三世張進玉遷刀環(huán)村,后裔200余人。

7. 南驛頭村張氏支派:十二世張寅宗遷宜邑南驛頭村。

8. 茶坊嶺村張氏支派:十四世張悉中遷茶坊嶺村(西窊),后裔500余人。

9. 東后坡村張氏支派:自始祖仁美公傳至進陞公,凡十三世矣,進陞公又至大門樓遷來東后坡。13世張進升子如太生三子忠、孝、廉,分三支,衍傳至今,迄今凡傳至二十五世,后裔1100余人。

10. 楊岔村張氏支派:十三世張進美遷楊岔村,后裔200余人。

11. 灣子溝張氏支派:灣址溝張氏祖居大門樓上圪塔,立祖十二世張五倫,其三子,進英、進耀、進義。進英子二,曰:如、如漢。進耀遷廟山張家院。進義后繼無人。因族譜被焚,輩份無從考究,進英之后,得申兄弟三人,長門傳至勝娃無后。二門安民居牛渠村,兄弟分家后,得申于清咸豐五年率家眷五口,二男一女遷居灣址溝,后又生四男,曰:立太、立順、立忠、立寬,繁衍至今,一百六十余年,人丁一百余口。

12.伊陽觀天溝張氏支派:十三世祖張進秀遷伊陽(今汝陽縣)觀天溝。

13.西王村張氏支派:西王村張氏起跡大門樓,先徙居祿地,十二世祖張仁升徙居于西王村,迄今三百有余年,后裔100余人。

14.南河村張氏支派:十三世祖張進林、十四世祖張如璧遷居南河村。

15.陜州康山張氏支派:十四世祖張如友遷居陜州康山。

16.金山廟(柏崖村)張氏支派:

十五世祖張俊遷金山廟柏崖村。

五、大門樓村張氏族譜序

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常務理事張紅歌整理

家譜,又稱族譜、家乘等,它是記載一個姓氏家族子孫世系傳承的書籍,具有區(qū)分家族成員血緣關系,親疏遠近的作用。它和國史、地志一樣,是中華民族的三大文獻,屬于珍貴的人文資料。而家譜序則是一部家譜的門面,一般由家族長者,或由有一定名望的學識淵博之人撰寫。從中可以看出一個家族的遷徙、繁衍、興衰發(fā)展情況,是研究家譜不可缺失的一部分,對研究家譜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張氏族譜續(xù)編序

惟夫春秋而缺薦享,宗族而起凌辱,非人心之不古,由疏遠而情未聯(lián)也!蓋子孫蕃衍,分門別戶,形若有殊,而究其從來,孰非祖宗一人之所出,然必聯(lián)之于譜,秩然有序,枝葉相連,則知遠者當追,疏者當親也。故我祖季玉公、族祖芬公、瑮公、純公肇修于前,垂示后人,凡以展孝思廣恩誼也,迄于今已有年矣!族人生齒益繁,散居四方者又多宗支,遠近能無待於復志哉!所憾者,始祖后有失其名諱,……而昭穆……者矣。即今所續(xù),又有不知而缺略者,是欲源流分明,而猶未盡分明也。雖然失於昔者,固難考稽而略。於今者尚待采訪,茍異日有所見聞,仍為補書,聯(lián)為一體之親。夫族有譜,則長幼有序,尊卑分定,同懷尊祖敬宗之意,各存恭遜親睦之心,是余之厚望也已!

大清道光弍拾柒年丁未仲春上浣 十七世孫捷科沐手續(xù)編

(以上家譜序言,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會長張澤武 校點整理。)

張氏家譜再編序

蓋謂:水有源,木有本,人生有祖;慎其終,追其遠,勿忘其初。萬物求根厥源,天經(jīng)地義,為人追宗敬祖,人倫之最。吾族原籍陜西省大荔縣東雁羌村(今埝撟村),因元末避兵災,吾始祖諱仁美公,攜三子:長仲文、次仲武、三仲魁遷徙河南省永邑(今洛寧縣)大門樓村(今大明村)安居焉。后仲文公又遷于洛河南金門川德里村居之,仲魁公下東土(今邙山嶺一帶)去而無返,唯仲武公世居大明,至今六百余年,繁衍二十多世,雖幾經(jīng)興衰,滄桑巨變,人丁失落無數(shù),但現(xiàn)存人口甚為眾矣,實天地之造化也!吾族源遠流長,族譜始由十五世祖諱芬公、諱瑮公、諱純公肇修,繼由十七世祖諱捷科公而續(xù),至今百余年矣。其間輩輩傳存,后經(jīng)立斌公、志良公傳至志鐸公,珍愛存藏。時止一九六六年——一九七六年,十年運動,破舊掃陳,除譜焚軸,平墳毀碑,搜舊毀古,國之古跡文物,俱遭厄運,吾張氏遺物同遭涂炭。幸張公志鐸,不畏批斗,舍命冒險,暗抄片存,珍藏點滴,祖遺書籍,碑記傳略,才使吾張氏文物,雖遭劫而無殞命,留絲源貫連后世。

八十年代末,風停云消,萬象復軌,民歸世俗,思古念舊,求本尋跡,時成潮流,失離歸宗,修墳敬祖,人心所向。然吾張氏族譜百年失續(xù),更加運動焚損,瓜葛紛亂,枝葉不接,族系輩份,綱目無序,面對此情,今輩怎能視而不聞,袖手旁觀,上對不起歷代祖宗,下對不起后世子孫。故激情振發(fā),由本族年老者諱天守公、諱彥章公起議,志鐸公、順廷公牽頭,志強(萬)、文欣(京武)、文中等鼎力相助,招集本族各宗各支賢人志士,同商共決,開始了百年僅有的續(xù)譜工程。經(jīng)過四處走訪查稽,多方搜集聯(lián)絡,合族協(xié)力排續(xù),推敲憶恩,聚零碎為整體,集片斷為完章,才使吾張氏族譜得以新續(xù),落葉歸根,昔有十余處,人口數(shù)仟之眾,并乘盛世之招合族賢杰,捐資獻策,翻修廟宇,洗畫新軸,立碑兩通。更有東張窊村同族,感念歸宗深情,贈橫匾一額,上書“萬古同宗”。

石門、千秋一脈,今輩亦得結續(xù),由七世祖諱俊公離永遷澠,亦綿延二十余世,雖屢歷戰(zhàn)亂災荒,人丁流亡,至今仍發(fā)達興旺,數(shù)千之眾,并且建廟宇,另修族譜兩卷。乃族樹之茂枝,可慶可賀也!洛河南德里村張氏家族,系仲文公后裔,與大明村張氏家族為之兩門,然輩份相差一世。(德里村譜載始祖諱仲文公,而大明村譜貳始祖為仲文公之父,諱仁美公),故而明之,以便稱呼。由于吾族歷久人稠,流離失眾,很多枝葉一時難以查明歸體,有待后人歸續(xù)。此次續(xù)譜,自一九八七年開始,中途連續(xù)復修補充數(shù)次,最終經(jīng)文欣(京武)多方核實,接宗統(tǒng)排,重新整編成卷,并將查得的徒外支派另修譜誌(卷二),與總譜(卷一)貫穿,才使吾張氏族譜得以完善,一目了然。

續(xù)譜成就,吾族輩份清晰,族體完備,使之人眾而不亂,枝茂而有序,明輩份而知尊卑,曉親疏而勤禮議,諳世事而知綱紀,免手足相殘成吳越,免骨肉格斗貽患后世,望張氏合族精誠團結,共榮共辱,和睦相處,全其忠孝,此吾等之愿也!

公元二零零四年 張氏二十二世后生:文欣(京武)、文輝(石法)合撰序

大門樓村張氏支譜序

東后坡村張氏家譜序

自始祖仁美公傳至進陞公,凡十三世矣,進陞公又至大門樓遷來東后坡,輪流相傳亦已十三世矣??傊?,自大門樓始祖仁美公至進陞公遷徒東后坡,流傳至制學輩續(xù)起,迄今凡傳二十五世矣,俾后世子孫知其先后,宗派不亂庶幾,則近道矣,是以為序。

始祖進陞公德配楊氏,子如太。如太公德配賈氏,有子三,曰:忠、孝、廉。忠之子諱有令傳二十世,后嗣無人,哀哉!孝之子諱有法,延續(xù)后世,故以為始。

灣址溝村張氏世系譜誌

灣址溝張氏祖居大門樓上圪塔,立祖諱五倫,其三子,進英、進耀、進義。進英子二,曰:如、如漢。進耀遷廟山張家院。進義后繼無人。因族譜被焚,輩份無從考究,進英之后,得申兄弟三人,長門傳至勝娃無后。二門安民居牛渠村,兄弟分家后,得申于清咸豐五年率家眷五口,二男一女遷居灣址溝,后又生四男,曰:立太、立順、立忠、立寬,繁衍至今,已有一百二十九年,人丁一百余口也,故以誌。

下高村張氏世系譜序

祖居以來系刀環(huán)川大門樓人氏,后遷徙底張里下高村,居室立戶業(yè)產(chǎn)為優(yōu),明古今情,全有二百余年。而今遷徙于東水溝,家口大半已有三十余載,數(shù)十余春,祖?zhèn)饔诤螅w教子,無作非為,為家富貴行手,富貴系患難行乎?患難尊天由命而行,不可強而為之,荘農(nóng)生理耕讀者,以勤為本!

諱本祖妣孺人世禮之溫和智謀之高也!為人謀,忠厚直正而無私矣。而有信,言行之德,庸言之謹,世事溫柔也!二輩曾高祖諱大奇,祖母楊氏,亦有仁義,而已矣!堂堂乎,昆兄三位,仁義禮智信,此乃為五綱之道也!(備注:此文為下高村祖墳碑記)

西王村創(chuàng)修家乘序

粵自兩儀,奠位以來,閱人成蕃,然不可紀極也!古帝王即賜之姓,以立宗后之君子,尤懼夫宗支混淆,而無所據(jù),爰有家乘以傳之,蓋所以明世系,別支派序,昭穆篤來誼也!

吾張氏起跡大門樓,先徙居祿地,后徙居于茲,迄今百有余年矣,戶丁日繁,居徙扉定,世以上家譜未傳,皆不可考,又兼賊寇作亂,共焚之余,流離播遷者復,更僕難數(shù)也!

嗚呼,家乘之修可費亟,上與獨所難者汪海洋先生作撰,本家譜序云:有文學者,或游四方,而睱修;業(yè)農(nóng)桑者,未解譜為何事,不知修;貧者力不能修;富而營利者,且薄書;迂者,而不肯修;其不若陶靖節(jié),路人其從祖;黃庭堅六十始識四從之兄弟,幾希全。每食及此,蓋不勝慨然傷焉,夫人生賦,形成性一人之身也!一本之所以萬殊也!以千萬之身,萬殊之所以一本也!

凡我族眾疇,非先苗裔,世守宗祧者,奚忍其蕩析至北。並愿一二伯叔兄弟,各抒見聞,傳圖籍,或從孫子而逆溯之,或從高曾而遞反之,拼考大宗小宗,推衍之,勿錯訛,勿遺漏也!世代修明家乘,昭列尊粵親疏之間,秩然有紊,所以敦倫睦族者,在是矣,是舉也!微獨孝子慈孫得一慰厥宿愿,助我先人之靈爽,不有所式。憑哉,則余之子也!夫。

光緒二十四年戊戌新春,從政君屏氏敬題

東磨頭張氏家譜序

若夫水有源,而樹有根,人之處世立身亦然,皆以宗族為本,血統(tǒng)相傳,累世不絕!

余始祖原籍陜西省大荔縣東雁羌村人矣,時因兵反世亂,由始祖諱仁美公攜三子,避兵遷移河南永邑大門樓村居焉。后十二世洛西公遷至底后里古村有世,后因家道貧寒,無力成家,吾先祖諱平川公招贅到磨頭村楊門承后,始興家立業(yè),至今已二十四世矣!

其族中家譜軸誌,累世綿綿,詳而續(xù)之。不幸因動亂被焚,平墳滅祖,使祖祖宗宗之沓沓。今蒼桑變換,百廢俱興。吾等乘掃墳之際,議定重敘家譜,然事過境遷,何以尋見,幸有老年口傳,加之查契翻狀,才得敘之。然尚有十七世未查明,實感痛心疾首,頗受云鄉(xiāng)高公指教,并冀以后裔,百代流傳,萬世供奉,奮祖宗之先烈,振張氏之氣節(jié),榮家輝祖,以復吾先祖之思也!是以為序。

(未完待續(xù)......)

作者簡介;張澤武,洛寧縣陳吳鄉(xiāng)新寨村人,2003年發(fā)起并組織成立了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任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2006年參與組織籌備成立洛陽姓氏文化研究會,任副秘書長。2017年,被推舉為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會長。

Hash:f90c2eb63950ba7e3ed086cebe77b920990f32af

聲明:此文由 洛寧城事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