茲甫與子魚:“兄友弟恭”的典范

司馬遷《史記》里說:“ 《春秋》之中,弒君三十六,亡國五十二,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勝數(shù)。”(《太史公自序》)可見,至少在正史里,春秋時期是個禮壞樂崩的時代。在這個時代,父子反目、兄弟鬩墻的故事只要我們愿意找,故事編一本書也綽綽有余。

(春秋時期的諸侯國)

但是這樣的時代,卻有一對模范兄弟,實在值得記一記,因為他們實在是兄友弟恭的典范。

宋桓公的兩個兒子

宋桓公,子姓,宋氏,名御說,宋莊公之子,宋閔公之弟,春秋時期宋國第19任國君,公元前682年,宋國大夫南宮長萬弒殺宋閔公,擁立公子游為君。蕭叔大心借曹國軍隊反擊,殺死公子游,擁立公子御說為君,是為宋桓公。

宋桓公在位時期,多次參加諸侯會盟(這從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后來的宋襄公),還曾出兵援救鄭國、邢國,安定周王室。所以說,宋桓公在當時的天下,很有點老大的樣子。

(宋桓公時期的諸侯會盟)

宋桓公有兩個兒子:其一起名茲甫,是桓公和正室宋桓夫人(衛(wèi)昭伯和宣姜之女)所生,因此,茲甫是嫡子。茲甫還有個哥哥叫目夷(字子魚),是桓公和一位普通的妾侍所生,因此,目夷雖然比茲甫年長,卻只是庶子。

依照規(guī)矩,立嫡才是正統(tǒng),于是,茲甫被立為太子。

茲甫(宋襄公)讓國

茲甫被立為太子,是法定的繼承人,這本來沒得說,可是,等到宋桓公重病將死的彌留之際,茲甫卻突然提出讓自己的哥哥繼承王位?!蹲髠鳌べ夜四辍愤@樣記載:

宋公疾,大子茲父固請曰:“目夷長,且仁,君其立之?!惫郁~,子魚辭,曰:“能以國讓,仁孰大焉?臣不及也,且又不順?!彼熳叨恕?/p>

這里的“茲父”,就是上面說的茲甫,他是法定的太子,即將繼位之時,他卻堅持要把王位讓給哥哥子魚,理由有兩個:一則子魚年長;二則子魚仁義。

于是,宋桓公同意,但子魚也堅辭不受,理由也有兩個,他說:弟弟能拱手讓國,這才是最大的仁義啊,我不如他,這是其一;如果這樣做,于祖宗規(guī)矩不合。

一個堅決要讓,一個堅決不受,依照相關(guān)的記載,為了躲避弟弟的讓賢,子魚最后干脆逃到了衛(wèi)國,茲甫的太子之位沒有讓出去。他只能繼承了王位,是為宋襄公。

(宋襄公畫像)

這段歷史,《史記》的說法有差異,依《三家注史記》卷三十八宋微子世家第八記載:

桓公病,太子茲甫讓其庶兄目夷為嗣?;腹x太子意,竟不聽。三十一年春,桓公卒,太子茲甫立,是為襄公。以其庶兄目夷為相。

司馬遷記載的是宋桓公贊許了茲甫,但不同意他讓位。

我們先不去管這個過程。這一對兄弟的關(guān)系是弟弟茲甫成了王,哥哥目夷(子魚)成了相。

弟弟托國,哥哥還國

《公羊傳》里記載了這哥倆后來的故事:

十一年春,宋人為鹿上之盟,以求諸侯于楚。楚人許之。公子目夷曰:“小國爭盟,禍也。宋其亡乎,幸而后敗?!?/p>

十一年春指的是公元前639年,宋襄公有點膨脹,他要大會諸侯,希望那些依附楚國的國家改換門庭奉自己為盟主。有意思的是,楚人也答應(yīng)了(這顯然是表面上的答應(yīng)),子魚提意見:我們宋國是小國,小國卻要爭當盟主,這是災(zāi)禍。宋國或許會被滅亡吧!如果能失敗得晚一點,就算運氣了。

影視劇里的宋襄公)

子魚反對,說話也難聽,但這是忠言逆耳,但宋襄公不聽,他心中想的是,如何痛痛快快地過一把老大的癮。子魚沒有辦法,于是勸襄公帶部隊去,結(jié)果襄公又說:講好了不帶兵,我?guī)П?,這不合規(guī)矩!

于是,宋襄公被楚人俘虜。

(舉仁義大旗的宋襄公)

被俘虜?shù)乃蜗骞鋈婚_了竅,他決定托國于子魚:“你回去鎮(zhèn)守國家吧,這個國家,就是哥哥你的,我是因為不聽忠言,所以才有了這樣的下場。”

子魚的回答更有意思:“君上就是不說這樣的話,國家也是我的?!蹦憧矗绺缱郁~毫不客氣。

子魚回國之后,立即加強了戰(zhàn)備,宋人舉國上下,同心同德,準備全力迎擊楚人的進攻。交戰(zhàn)之前,楚人送信給宋人,以宋襄公為威脅,聲稱如果你們不投降,我們就殺了你們的國君。

(目夷之墓)

宋人的回答也很干脆:對不起,我們有國君了!于是楚人無法,只好放了襄公,襄公自由之后沒有回宋國,而是跑到了衛(wèi)國,準備在那里度過余生。結(jié)果子魚又派人找到他,跟他說:這個國家,臣下是為君上鎮(zhèn)守的,您為什么不回來呢?于是,襄公又回國為君了。

這簡直就是君臣兄弟的典范!

尾聲:子魚論戰(zhàn)

這哥倆的故事后來多記錄在左丘明的一篇散文《子魚論戰(zhàn)》里,這篇文章收在《古文觀止》里,很有名:

公元前638年,你看,其實就是第二年的事兒,宋襄公又出兵攻打依附于楚國的鄭國,楚國當然要發(fā)兵攻宋以救鄭,當年11月,兩國在泓水交戰(zhàn)。

(古戰(zhàn)場狀況)

在力量對比上,楚強宋弱,但戰(zhàn)役開始時,宋軍占據(jù)了有利地形。大司馬子魚建議抓住戰(zhàn)機,攻其不備,先發(fā)制人,但宋襄公堅持“不以阻隘”“不鼓不成列”“不擒二毛”“不重傷”等舊的的遷腐教條,拒絕接受子魚的正確意見,以致貽誤戰(zhàn)機,最終招致失敗,自己也受傷而死。

(泓之戰(zhàn)形勢圖)

此后子魚又做了什么,歷史已沒有任何記載了,這對同父異母兄弟的故事就終止于“泓之戰(zhàn)”。弟弟宋襄公死了,哥哥也沉在歷史長河里了。

春秋之后,怕也再沒有這樣的兄弟了。再有著名點的,就是李世民、李建成那樣的兄弟了。

春秋時,祖先們是如何打仗的?

Hash:bb42e63ff8e25b481826ee9ce09e0903e36b9add

聲明:此文由 三個小布丁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