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靜自然涼!福安這處“國保級”消暑地,你打卡了嗎?
“心靜自然涼”
一起“寺”一下?
炎炎夏日,熱浪來襲!
每天宅在家中吹空調的你,
是否仍按捺不住涌向心頭的酷熱?
不妨拋卻城市的喧囂,
直奔福安這處“國保級”消暑地,
尋一劑靜心良方,
享片刻自由安寧!
福安:獅峰寺
獅峰寺位于福安市溪柄鎮(zhèn)樓下村,距離市區(qū)約30公里。寺廟始建于唐景福元年(公元892年),明永樂年間(公元1403年-1424年)重修。據傳,明正德皇帝曾游此地,御題寺匾“廣化禪林”,為古韓陽八大寺之首,閩東佛教千年古剎之一。
獅峰寺占地面積1.3萬平方米,坐西朝東,傍山而立,建筑雄偉,四周環(huán)境幽靜,群山環(huán)抱,樹木蔥郁。
其大雄寶殿為重檐歇山頂抬梁木結構,石柱為八棱形,具有典型的唐宋建筑風格,在國內實屬罕見,歷史價值極高。寺廟也因此于2006年5月被國務院列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填補了閩東“國保級”單體建筑的空白。
獅峰寺
山與寺在這里結下了不解之緣。獅峰寺面向筆架山,背倚獅子峰,左有錦鯉上游,右有飛鵝來朝。寺前一望平疇,寺后群峰競秀,復有金雞石、臥牛石、蛇頭石、鹿跑泉、聰明泉、千年檀樹等點綴其間,蔚為奇妙壯觀。
寺廟由天王殿、大雄寶殿、法堂和觀音閣四座主體建筑組成。這四大建筑均建在同一條中軸線上,其他建筑對稱分置兩側,布局錯落有致,古樸典雅。
游人進入雕梁畫棟的天王殿,但見彌勒袒腹,笑口迎人;菩薩、天王神威凜凜。過牌樓,背立一尊護法韋馱塑像,儀容整肅。過天井,拾階而入,便是富麗堂皇的大雄寶殿。
在大雄寶殿前面看天王殿屋脊,重檐三迭,猶如塔樓,造型富麗。立于殿中,只見斗拱交疊、梁架井井,24根粗壯的方形花崗巖石柱,高托著正中的六角形藻井,頂部描龍畫鳳,栩栩如生,圖案雖經年累月尚依稀可見當年風采。
大雄寶殿后面為法堂,單檐歇出頂木構,進抹13米,高9米,兩廂有花圃、僧房、客寮、廚房等。
法堂之后是觀音閣,閣前有一方清池,源頭活水,魚翔淺底,景色清幽別致,令人流連忘返。歷史上還留下了“嶺樹初抽云外客,庭花爭破兩中顏”“方池影動魚窺客,半嶺聲來竹引風”等題詠。
觀音閣旁有株千年古柏,高約14米,老干新枝,生機勃勃。據聞未有此寺,先有此柏。明代寧德僉事陳褒游寺有詩云:“騶蹄暫爾駐松關,風味群僧一樣山。嶺樹初抽云外色,庭花爭破雨中顏。阜財正想南風爽,隨柳應慚小子閑。極目西峰更西處,愁懷無那更須刪?!?/p>
獅峰寺還是閩東革命的發(fā)軔地之一。作為土地革命戰(zhàn)爭時期閩東農民武裝組織的重要據點和指揮部所在地,1933年,閩東紅帶會總部在獅峰寺成立。葉飛、曾志、馬立峰、詹如柏、阮英平等革命領導人經常在此秘密活動,指揮勞苦大眾開展抗租斗爭。1934年,在黨的領導下,閩東蘇維埃政府隨之在溪柄柏柱洋成立。
獅峰寺內至今立有“閩東紅帶會總部成立”紀念碑,記載了閩東革命的光輝歷史和先輩們的紅色足跡。肅立瞻仰石碑,“紅帶處處飄,號角震天響”的宏偉場面仿佛就發(fā)生在昨天……
夜幕下的寺廟,青燈古佛,暮鼓聲聲,飛檐流丹,充滿古韻。靜穆的遠山,偶然間傳來幾聲鳥鳴蟲吟,陪伴閑適自在的僧人,在人與自然、有聲與無聲處達到了無痕的和諧。
”
酷夏時分,
有緣置身此景,
何愁不能靜心?
須臾忘卻都市中的聒噪與紛擾,
時空自在、寒暑俱消,
“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涼風冬有雪。
若無閑事掛心頭,
便是人間好時節(jié)?!?
綜合福安獅峰寺、文旅寧德、今日福安
福安自媒體矩陣
新媒體 / 廣告發(fā)布 / 活動策劃 / 開業(yè)慶典
福安市團團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Hash:a2f68ad064836cdffae9f67bfe6e8711d15dd342
聲明:此文由 工院的大秘密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