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德有仙山——鳧山文化臆想

方光華

第1094期

旌德地處萬山叢中,崗巒環(huán)繞,川谷瀠洄。天生就是一個適合神仙居住的地方。

不管是方志還是民間傳說,第一個在旌德留下仙蹤的是竇子明。

竇子明成仙地——鳧山

今天,旌德人大凡做旅游宣傳時必講“一人得道,雞犬升天”,說這個成語源自旌德石鳧山。

傳說和歷史之間的距離,有時候就隔層紙。沒有歷史的空隙里,傳說就在那里長成了血肉。

對于竇子明到旌德煉丹成仙,縣、府志從來都認(rèn)真負(fù)責(zé)。當(dāng)然,少不了給仙釋立傳,嘉慶《旌德縣志》上的文字是:

竇伯玉,字子明,沛國人。父康玉,世業(yè)儒。子明與弟伯樂字子安,好道。值劉聰之變,不肯阿附,子安入四明,子明歸江左。晉元帝嘉其義,拜陵陽宰。后棄官入西山,結(jié)庵居焉。一日,遇隱者獻(xiàn)藥百種,遂與居七都之鳧山白龍?zhí)?/a>煉丹。一方有病者,即提藥囊至其家,無不全活。晉太康八年中元節(jié),乘白龍上升。邑人即所居立祠以祀,稱為鳧山之神,祈求皆應(yīng)。

旌德仙山——鳧山

嘉慶《寧國府志》為竇子明在旌德的仙蹤圈了兩座山,一是縣治祖山棲真山,再則是成仙地鳧山。

棲真山,在縣西五里,昔竇子明曾居此山,其壇跡存焉。長孫邁所述《神仙傳》,子明既來江左,晉元帝嘉之,拜陵陽宰。在縣三年,民服德化,后棄官尋訪名山,搜采奇藥,至徽水之陽,結(jié)庵西山,煉丹高嶺焉。

鳧山,一名石鳧山,在縣東南二十里。有白龍?zhí)?、梅溪出焉,有巨人跡、馬蹄石、搗藥臼,俗傳陵陽子明二女化青鳧隨父仙去,故名。又云子明初煉丹于棲真山頂,后游鳧山,遇一隱者相與為友,俱仙去。

棲真山,又名西山,高600米。鳧山,主峰1087米。前者是縣治祖山,后者是旌德縣東最高峰。讓竇仙光臨這兩座山,情理相宜,居心良苦。

旌德民間有“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傳說,千余年來加工成這樣一個文本:

西晉太康年間,五胡亂華,晉室南渡,寄居江左。相傳沛(今江蘇沛縣)人竇子明因避亂出游長江中下游東南一帶,后就任陵陽(皖南之地)主簿,因憤世嫉俗,不久棄官,與妻費氏及一對幼女來到旌德棲真山采藥煉丹。他們住在山頂石窟中,旁辟曬藥坪,砌有煉丹灶。竇子明每天披星戴月,在山崖洞邊挖草藥?;丶液螅瑔酒夼盟磧簦跁袼幤荷蠒窀?,放進(jìn)藥臼里搗爛,用丹井之水沖浸拌勻,溶成藥湯,燃麒麟松枝煮藥煉丹。不知煉了多少時日,終于煉成了仙丹。此時,山頂瑞氣浮動,空中祥云飄拂,有一青鳧翩然而降,馱上竇子明及其妻女,乘著瑞氣,從山頂飄搖上升,飛入縣城東面一座高聳入云的大山。竇子明和妻女入山后,墾山辟地,飼雞養(yǎng)犬,耕樵度日。他們看到山下有很多貧病交加的窮人,十分憐憫,乃終年累月攀崖跨澗,為貧病之人采藥送藥。忽一日,子明在山溪邊尋藥,遇一白發(fā)隱者,遂相與為友,后一同羽化升天。不日,其二女亦一個抱雞,一個攜犬,騎青鳧升天。正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p>

所有資料求證的就一個意思:竇子明是在鳧山成仙的。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因和果,都俱全了。

《說文解字》對“仙”的解釋是:“仙,長生仙去。從人從山。”《釋名》注:“老而不死曰仙。仙,遷也,遷入山也,故其制字人旁作山也?!?a href='/gehong/' target=_blank>葛洪在《抱樸子》中說,山林是道者避隱合藥之處,“山林之中非有道也,而為道者必入山林,誠欲遠(yuǎn)彼腥膻,而即此清凈也?!薄笆且怨胖?a href='/daoshi/' target=_blank>道士,合作神藥,必入名山,不止凡山之中,正為此也?!备鸷檎J(rèn)為歸隱山林是一件很莊重、很神秘的事情,“名山為合藥之所”,是煉丹的首選之地。為道之士“莫不飄渺絕跡幽隱山林”,遠(yuǎn)離俗人俗世,才具備成仙的條件。

竇子明由西山而鳧山,就是這樣一個行動軌跡。不知道葛洪的理論,可是追隨子明到旌德之地考證后得出的結(jié)論?

據(jù)傳,唐代詩人李白亦曾到過旌德地,聽了竇子明煉丹成仙的傳說,羨慕不已。后來,他在游覽宣城敬亭山時,還念念不忘,一心想學(xué)竇子明煉丹成仙。有詩為證:

敬亭一回首,目盡天南端。 仙者五六人,常聞此游盤。 溪流琴高水,石聳麻姑壇。 白龍降陵陽,黃鶴呼子安。 羽化騎日月,云行翼鴛鸞。 下視宇宙間,四溟皆波瀾。 汰絕目下事,從之復(fù)何難? 百歲落半途,前期浩漫漫。 強(qiáng)食不成味,清晨起長嘆。 愿隨子明去,煉火燒金丹。 ——《登敬亭山南望懷古贈竇主簿》

李白對葛洪、竇子明煉丹成仙,一直心存向往。其《石壁山》也表露了這種追道成仙的思想。

石壁望松寮,宛然在碧霄。 安得五彩虹,駕天作長橋。 仙人如愛我,舉手來相招。 (《石壁山》)

因了竇子明的傳說,后人就把他成仙的山稱為石鳧山(鳧山)了。

先有鳧山殿,后有旌德縣

旌德流傳這樣一個俗語:“先有鳧山殿,后有旌德縣?!?/p>

要解釋這個俗語,得大致弄清兩個時間概念:一個是初建鳧山殿的時間,二是旌德建縣的時間。

1992年版《旌德縣志》載:“宋代梓山東岳廟和鳧山殿,香火盛極一時?!币簿褪钦f宋代已有鳧山殿了,始建時間可能更早。

旌德建縣時間是唐寶應(yīng)二年(763)。

傳說竇子明成仙時間是晉太康八年(287)。

比較這三個時間,“先有鳧山殿,后有旌德縣”,情理上完全站得住腳。

中國古代“神”“仙”是連在一起出現(xiàn)的。成仙的竇子明要繼續(xù)造福地方百姓,那就得在人間有個居住的地方,讓有所求的人隨時隨地能與神對話,達(dá)到有求必應(yīng)的目的。于是,時人就在石鳧山中竇子明曾經(jīng)生活的地方,建起鳧山殿,塑起子明像,燒香訴愿。

嘉慶《旌德縣志》載:

鳧山殿,縣東十五里,元元貞年建。山有門、井、龍?zhí)?、馬跡在焉,即陵陽主簿竇子明放白龍?zhí)帯?/p>

元代元貞年間(1295—1297)建的鳧山殿,位于今天旌德縣俞村鎮(zhèn)楊墅村梓干里村民組,以前有居民點時就稱“鳧山殿”。

明弘治進(jìn)士鳧陽人汪堅(字子固,號青峰)《邀友人登山詩》云:

子明二女吞金丹,化為仙鳧飛北山。 仙鳧不知何處去,山名千載留人間。 五更曙色浮青塔,六月寒威侵古壇。 今日與君登絕頂,神游碧落欲忘還。

從宋至元到明清,鳧山殿究竟修了多少次已無從考證。不過清時重修鳧山殿的石碑還保存在楊墅村,只是字跡漫漶,不好辨認(rèn)了。

1992年版《旌德縣志》載:“建國初期,全縣尚存梓山觀音廟、上陽庵、延壽寺、圓覺庵、展旗山開法寺、勝因寺、鳧山殿等大小寺廟觀13座。”至于鳧山殿最終倒塌的時間,推算起來大致在上世紀(jì)五六十年代。

清代重修鳧山殿碑

今天,鳧山殿雖已成為瓦礫亂石堆,可石鳧山上巨人石、龍?zhí)丁v藥臼等仙跡尚存。潭邊巨石曾鐫宋丞相劉義溫“白龍?zhí)丁比郑髿?。眼下,鳧山殿遺址已隱沒于無節(jié)制生長的竹林中了。

今天,鳧山慈湖堂重修了一座廟,旌德不少人誤以為就是過去的鳧山殿。其實二者完全不同,嘉慶《旌德縣志》對慈湖堂同樣有解釋:“縣東十八里,明宣德年建,嘉靖年重建?!北萨D山殿歷史晚了好幾百年。

在旌德,與竇子明有關(guān)的寺廟不只限于鳧山殿、慈湖堂,還有白華殿和棲真山西竺寺。

嘉慶《旌德縣志》載:“白華殿,縣東三十五里,石鳧山半嶺,明嘉靖年建。”

山人項衢《偕友登山詩》:

須臾踏上最高峰,萬里乾坤一望中。 當(dāng)日竇仙飛化后,不知今古幾人同。 燒丹道上化青鳧,留得山名千載呼。 今日共君追舊址,壯哉不亞昆侖圖。

棲真山西竺寺,嘉慶《旌德縣志》記為“康熙九年(1670)知縣茹鄂侯建?!睂O郁寫有《訪子明遺跡》詩:

削壁開龍藏,層梯路可尋。 飛巖懸瀑布,晚日上琪林。 且倚紅藤杖,聊為白石吟。 桐疏低欲墜,竹密細(xì)成蔭。 客作新秋意,僧懷出世心。 大參諸品外,卓錫最高岑。 貝葉攤髹幾,繩床橫素琴。 山空無俗籟,谷靜有鳴禽。 太白詩仍在,子明跡未沉。 石屏丹灶冷,鳧嶺翠濤深。 塵劫連滄海,浮名役古今。 遙看云起處,齊作鳳鸞音。

邑人汪士鋐《同施侍讀閏章游西竺寺》詩:

蘿磴招筇屐,香林路幾盤。 曉鐘孤壑滿,初日萬松寒。 茗愜清泉賞,花余淺夏看。 沙城堅夙約,長憶此林巒。 施閏章亦有《旌陽西竺寺》詩: 寺占棲真地,春陰巖際歸。 泉根來處遠(yuǎn),峰頂?shù)饺讼 ? 山郭入深翠,仙臺知是非。 夕陽看不足,半嶺又云飛。

朱正杰的《月夜登棲真山》則更具浪漫情懷:

天風(fēng)吹我袂,直上暮巖端。 足下云千縷,懷中月一丸。 松聲清鶴夢,花影冷仙壇。 會待浮邱客,飄然共駕鸞。

不難想象,竇子明和鳧山殿,在追道之人和地方百姓心中是怎樣一個地位,它的影響又有多大?

鳧山殿遺址位置圖

慨嘆“游山誰可游,子明與浮邱” “愿隨子明去,煉火燒金丹”的李白,可謂如醉如癡。汪堅等一批文人雅士均是一批忠實的粉絲,無論煩惱與否,都想來一次“身傍丹臺夢亦仙”(袁啟旭《西竺訪月峰上人》)。生活在困頓之中的黎民百姓,更多的是把鳧山殿當(dāng)成華陀廟、觀音廟、龍王廟等百求百驗的精神殿堂。今天,面對鳧山殿遺址,這樣的想法不同程度依然存在。

除了鳧山之外,與之相關(guān)的地名,旌德不僅有鳧山村、鳧陽村,還有已然消失的鳧山書院。鳧山村、鳧陽村分別是旌陽鎮(zhèn)和俞村鎮(zhèn)兩個充滿活力的行政村,暫且不說。鳧陽書院清道光前一直稱旌陽書院,只是道光十六年(1836),朱旺村人朱淋捐資重修之后,才改名為鳧陽書院,一直叫到辛亥革命后成立新學(xué),書院才改名為旌陽一小。遺憾的是鳧陽書院這個名字,今天又被張冠李戴為朱旺村一個老私塾的名稱了。

有仙則名,有詩則雅

山有沒有名,現(xiàn)在看是知名度,是網(wǎng)紅打卡地。古時候那就看文人騷客寫下了多少詩文。

有關(guān)鳧山與鳧山殿(廟)的詩,翻翻清嘉慶、道光《旌德縣志》還真不少,現(xiàn)摘錄于下:

宋元祐五年(1090)旌德知縣練毖官閑時尋訪過《鳧山廟》:

仙人丹成去不返,至今廟貌留名山。 嗟予俯仰隨韁鎖,塵土驅(qū)馳止汗顏。 云煙深處路縈紆,元是真人舊隱居。 我亦放情邱壑久,官閑時得命籃輿。

同為宋代的汪襄(績溪人),宣和四年任旌德縣尉時作《游鳧山廟》詩,記述了宣和二年(1120)方臘起義軍縱火鳧山廟,但廟像無毀的靈異事件:

籃輿陟重岡,靈壑極深渺。 崚嶒勢居尊,俯視眾山小。 樓閣何崢嶸,松檜各環(huán)繞。 云古有真人,結(jié)茅避紛撓。 丹成獨仙去,霞袂輕飄渺。 至今存廟貌,香火事昏曉。 士民夙信向,水旱必祈禱。 圖經(jīng)偶遺逸,終始竟莫考。 宣和辛丑春,強(qiáng)寇干天討。 旌旗蔽空來,縱火欲一撩。 神仙嚴(yán)衛(wèi)護(hù),殿宇卒完保。 豺狼隨殄滅,父老驚絕倒。 酹酒謝神貺,鼓吹絕云杪。 我來肅精誠,瑤階瞻睟表。 聊記靈異跡,避間一揮掃。

經(jīng)過宣和年間的兵火,鳧山殿的靈驗度在百姓心中更加堅不可摧了。

鳧山的山、石、泉、木,風(fēng)光旖旎,是文人雅士尋幽覓勝的佳境,汪堅《游鳧山》就有點樂而忘返了:

石鳧之山拔南州,千狀萬態(tài)真奇幽。

稚峰筆立中天秀,青苔遠(yuǎn)攬吳山秋。

白華仙人遺舊址,靈風(fēng)颯颯吹香芷。

下有龍?zhí)肚С呱?,春雷一震興云雨。

晴風(fēng)佳日色更妍,呼童攜酒登其巔。

一聲玉笛來孤鶴,萬頃煙花迷遠(yuǎn)川。

卻掃青苔坐白石,石間歷歷有仙跡。

吾欲從之不可得,把酒臨風(fēng)三嘆息。

松塢先生意氣豪,邀余又飲山之坳。

世間萬慮都澌盡,不覺歸來明月高。

年代久遠(yuǎn)的鳧山殿屢建屢修,當(dāng)屬建筑常態(tài),南宋李宏寫《鳧山廟(有序)》就有點田野調(diào)查、保存記憶之意了:

顯道廟,蓋晉之隱者,不顯其姓,后世無考。時竇子明罷令,煉丹陵陽峰,與之邂逅,遂相與友,往來麻川之望仙、弦歌,徽水之棲真、高嶺,皆有跡焉。廟存古碑,具載其事,雖刓裂,尚可讀。政和間賜額,鄉(xiāng)人因大其祠,以歆朝寵、答神貺。今碑已徙置樓基下。里有裘氏者,年八十余,尚能言之,乃悉如前所說。予懼后人無所考征,輒成長句,以記其實,庶幾傳信矣。 鳧山高與蒼旻齊,根盤百里雄坤輿。 油然出云為風(fēng)雨,澤周一境無兇饑。 重樓復(fù)殿踞山腹,蜿蜒攫護(hù)神之祠。 威靈如在駭聞聽,至今父老能言之。 斷碑刓缺尚可讀,湮埋歲久人誰知。 高高一峰獨秀出,上有蟬蛻真仙居。 仙聞嘗任石埭尹,化流德洽真民師。 持竿戲投白龍餌,隱霧深韜玄豹姿。 手披蕊笈校丹篆,足躡飛升騰紫微。 相逢邂逅一笑粲,真將莫逆論心期。 從茲來往因無間,遺蹤所至猶可推。 弦歌標(biāo)鄉(xiāng)里猶在,望仙記石名獨垂。 棲真奇?zhèn)ピ愸{,絕頂尚留丹灶基。 近郊眢井?dāng)?shù)盈九,石甃堅深端可窺。 神既廟食還舊隱,仙亦偶坐應(yīng)禱祈。 合堂薦享異肴蔌,乞靈修敬傾里閭。 政和天子謹(jǐn)祠祭,郡縣有請咸弗違。 一朝飛章達(dá)旒扆,往往乙夜曾躬披。 俞音載錫降芝簡,寵賁徽名昭典彝。 神兮仙兮服君賜,福庇斯民無已時。 仙將出游神速往,霓旌絳節(jié)相追隨。 神既來歸仙至止,袞衣羽帔瞻光儀。 繄予頂謁亦云屢,淋漓醉墨聊一揮。 詞雖蕪颣事摭實,庶幾傳言祛群疑。

鳧山殿遺址

同時代王鳴盛的《游鳧山》純?yōu)橘p景抒情之作:

舒鳧本水禽,塌翼同斥鴳。 忽作高舉形,軒翥在云漢。 我行入山深,險艱飽所憚。 茲峰尤卓詭,疊巘掛天半。 鐵臂斷攀登,線路曲縈轉(zhuǎn)。 巖傾巨石出,磊磊墜絕澗。 懸溜裂崖來,千丈觸石戰(zhàn)。 殷地疑霆驚,飛空類珠濺。 出谷見曦輪,造頂識山面。 決吻復(fù)顅脰,非鵝亦非鸛。 流傳竇子明,大藥于此煉。 蘊真遂遺塵,白日生羽翰。 學(xué)仙苦未成,愁辛旅顏變。 鴻駕空紫煙,翹跡徒仰羨。

鳧山冬景在清徽寧道竇遴奇《冬日游鳧山》中有著磅薄之勢:

地以名賢重得名,逶迤數(shù)里近旌城。

天空一鳥平蕪下,云散千峰畫里行。

旭日近含梅蕊出,余寒遠(yuǎn)帶雪花輕。

梵宮此日閑登眺,不減南樓庾亮情。

行文至此,有必要對鳧山的地理作一個簡要的介紹。

石鳧山脈,在旌德縣城東北12公里,是青弋江和水陽江水系的分水嶺。山脈大部分盤踞旌德東北部,最后綿延至旌、寧縣界。從旌陽鎮(zhèn)螺絲形起,經(jīng)主峰石鳧山(1087米)、東門崗(922米)、鴉鵲山(754米)、無名峰(782米)、云樂大嶺頭(546米)、羅子山(400米)、烏嶺頭(709米)、無名峰(832米),止于俞村鎮(zhèn)橋埠沙塢坑北側(cè)。走向北東,至羅子山轉(zhuǎn)成近東西向。全長18公里,地跨旌陽、蔡家橋、俞村、云樂4鎮(zhèn),寬從6公里到1-2公里不等,總面積100平方公里。登鳧山頂東眺寧國、南望績溪、北觀涇縣,西看黃山。目極百里,氣勢雄偉,有一覽眾山小之氣勢。

石鳧山脈(曹積宏攝)

過去,鳧山是文人雅集的一個好去處,也是苦難百姓的精神避難所,兩者疊加使得鳧山一直盛名不衰。今天,鳧山的價值既有過往的人文價值,更有綠水青山的金銀價值,鳧山看云海、鳧山望日出、鳧山賞杜鵑、鳧山觀雪景已成為遠(yuǎn)近聞名的網(wǎng)紅打卡點。假如旌德能夠綜合鳧山的山、石、泉、瀑、林、竹及歷史文化,科學(xué)規(guī)劃長遠(yuǎn)實施,把鳧山山脈打造成一座休閑養(yǎng)生之山,或許有朝一日可能成為皖南的莫干山。

主要參考書目:

1.清洪亮吉、凌廷堪總纂《寧國府志》,黃山書社2007年1月版。

2.清嘉慶陳柄德主修、趙良[雨/澍]總修《旌德縣志》,黃山書社2010年6月版。

3.《旌德縣志》,黃山書社1992年版。

4.《旌德縣地名錄》,旌德縣地名辦公室編,1986年印。

(作者系旌德縣政協(xié)文化文史和學(xué)習(xí)委主任、安徽省徽學(xué)研究會理事、宣城市歷史文化研究會理事) 制作:童達(dá)清

Hash:20657b8501a76bbd7bcc36f5d800a0a480ed067c

聲明:此文由 宣城歷史文化研究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