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過大年]建寧傳承千年的民俗文化--上坪古村“晏神節(jié)”

2012年12月,住建部、文化部、財政部聯(lián)合公布了第一批中國傳統(tǒng)村落名單, 三明市12個村榜上有名,建寧縣僅溪源鄉(xiāng)上坪村入選。

傳統(tǒng)村落是指擁有物質形態(tài)和非物質形態(tài)文化遺產,具有較高的歷史、文化、科學、藝術、社會、經濟價值的村落。

據上坪村族譜記載:“晏神節(jié)”從宋朝末年建廟起一直傳承至今。千百年來受儒、道、釋等各種文化的熏染,敬宗崇祖意識濃厚。為慎終追遠和教育后人,上坪楊氏每年農歷初二至初五都要開展“晏神”活動,俗稱“晏神節(jié)”。

上坪村同時也是省級鄉(xiāng)村旅游特色村和福建省第三批歷史文化名村。全村600余人口,山林面積16700余畝,耕地面積1600余畝。

上坪村四周群山環(huán)抱,形成盆地,兩條小溪流環(huán)繞全村,四周是層層而上的梯田。

中山形獨特,似人似神,古來有說:村前四象把口,村后雙蠶織繭,村落玉帶環(huán)繞,村內七星伴月等獨特的地理景觀。這里人杰地靈,歷史悠久,全村唯有一姓“楊”,系楊家將后裔。

上坪古村始于南宋時期,最具代表的古建筑有五代同堂坊、楊氏家廟、社祖廟、古學堂、古香園、司馬第、大夫第、得水園等。

七葉衍祥坊,又稱五代同堂石牌坊。位于村入口處古驛道上。四柱三間五樓式石牌坊,四柱前后二側有抱鼓形夾柱石。牌坊坐北朝南,總寬6.98米,總高8.76米。牌坊上下三層,左右五樓,額枋之間嵌置匾額“七葉衍祥”;字碑及匾額的二側,又各有一塊字碑,記述有關事跡以及建坊經過等。上額枋之上龍鳳柱間立“圣旨”碑。屬福建省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楊氏家廟(楊家祠堂)位于村水口與社祖廟對面,建于清乾隆四十二年,為二進制單檐歇山頂抬梁木構建筑,全廟由100大杉木柱支撐,沒用一釘一鐵,全部用卵榫鑲嵌而成,布局層次分明,從上到下依次為正堂、中堂、天井、下堂、山門、花大廳寬敞明亮,地面用石板和石灰三合土鋪就,異常堅固,正堂采用減柱法構建,即抬梁式與穿斗式相結合,又名五爪龍構件。

社祖廟位于村水口,據考證,該廟建于宋末。祖廟為木土混合結構,面闊五間,進深五間,分主次三橫三門,雕梁畫棟,正堂為社主廟,兩側側堂分別是“觀音堂”和“五谷堂”。

“得水園”,因屋前小溪而得名,楊氏后裔建邦公在漢口做生意,回鄉(xiāng)后在此興建而成,建筑面積350平方米,前有石柱門樓,主體建筑為二進制穿斗式歇山頂木結構,曾是上坪古驛站的重要建筑之一。

大夫第大理石造的牌樓上,醒目寫著“大夫第”三個字。之前大夫第毀于一場火災。站在大夫第的廢墟上,依稀可見當時的繁華。大廳有兩個天井,主屋兩側有旁樓,房屋數十間,四周是0.1米厚、4米高的圍墻。

司馬第僅存門樓,宅內兩邊已建一色木屋民居,中間一小街,牌樓前有一古井、一小巷。在其中的楊氏后裔大廳里,我們見到了四塊大匾——“歲進士”、“孝友可風”、“樂善好施”、“詒香草堂”,大匾上的字蒼勁飄逸,足見功力,均是朝臣所贈,匾的制作工藝在當時堪稱一流,從中可見當時楊家的忠孝風范。

上坪村“晏神節(jié)”

主辦單位:溪源鄉(xiāng)人民政府

支持單位:建寧縣旅游局

承辦單位:溪源鄉(xiāng)上坪村民委員會

閩江公社

活動時間:2017年元月29日

(正月初二)

活動地點:溪源鄉(xiāng)上坪村

活動內容:

1.弘揚傳統(tǒng)民俗文化。民俗是依附人民的生活、習慣、情感與信仰而產生的文化。民俗文化的集體性培育了社會的一致性。通過參與民俗互動,感受傳承千年的古村印象。

2.品味農家宴,農家宴也同樣是“晏神節(jié)”主要組成元素,各式菜肴和水果拼盤,組成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3.參觀得水園古物件陳列館、司馬第、大夫第、古學堂、楊氏家廟、社主廟、五代同堂坊等古建筑,尋找古村記憶。

活動咨詢報名:18259895769、18850420659、13559115031

報名參加活動的游客將贈送

閩江公社生產的無公害大米(5斤裝)

(感謝金鐃雄鷹、笑傲江湖、醫(yī)生醫(yī)世、楊家新等的辛勤創(chuàng)作?!瓣躺窆?jié)”文字表述源于政協(xié)建寧縣委員會和溪源鄉(xiāng)人民政府合編的《古村記憶》一書。部分圖片來自朋友圈和網絡。在此一并表示感謝)

Hash:4a5fc83e3238e798a4b9ebd403dba6590c5dcdec

聲明:此文由 建寧縣旅游局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