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老兵出資百萬建陵園,只為手臂上的3個字,和曾經的誓言

文|武品文史

1986年,在安徽固鎮(zhèn)縣清涼村的一塊正在施工的空地上,一位老人被幾個年輕人圍在中間,旁邊還停著五六輛卡車,每個車上都有四五個人。

其中一位老板模樣的人對著老人說到:

“你不給損失費,我們今天就要搬東西”

,聽到此話,卡車上下來的人都躍躍欲試,準備搬走工地上的材料。

然而這位老人并不簡單,抗戰(zhàn)時,他曾是尖刀班班長,此時他很激動,他用盡力氣憤怒的說了段話:

“你們喪盡天良,你們知不知道,這里修建的,是曾經犧牲在這里的2400名烈士的陵園,他們都是我的戰(zhàn)友,現(xiàn)在我自掏腰包為他們修建陵園,你們卻要坑我的錢,不怕這2400名烈士在天上看著你們?”

老人說完后,所有人都沉默了,他們看著眼前這位瘦弱的老人,頓時都覺得無地自容,紛紛返回卡車離開了工地。

尖刀班長

1939年,安徽清涼村有一群十幾歲的少年在抗戰(zhàn)學校內學習,看到日軍對我同胞的殺戮,他們非常憤怒,其中9個人組織起來寫了請愿書,希望到前線參加戰(zhàn)斗。

在經過了一段時間的學習和訓練后,他們9人申請成立了尖刀班,其中一位名叫歐興田的14歲少年成為了班長。

尖刀班不同于一般士兵,他們需要在部隊最前沿戰(zhàn)斗,也正因如此,尖刀班的每一次戰(zhàn)斗都要和死神較量。

然而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死之后,那些牽腸掛肚的親人怎么辦?

因此9人立下誓言,如果有人犧牲,那么活著的人就把犧牲的人掩埋好,照顧好他的父母子女。

為了能夠認清尸首,每個人都在胳膊上用針加墨汁刺上自己的名字,他們在忍著針刺疼痛的同時,更加堅決地發(fā)誓要抗日到底,堅決發(fā)誓生死與共。

后來為了革命需要,尖刀班被分散調遣到其他部隊,而班長歐興田因為有文化而且字寫的好,就來到張愛萍將軍麾下?lián)挝臅?/p>

之后歐興田所在部隊,一直活躍在歐興田的家鄉(xiāng)清涼村附近,而清涼村是新四軍通往抗日根據(jù)地的重要門戶,和戰(zhàn)略交通要道,被稱為淮北抗日根據(jù)地西大門。

當時彭雪楓、張愛萍、王振等著名將領都在這里戰(zhàn)斗過,這里曾是蘇皖轄區(qū)唯一沒有建立偽政權的地區(qū),而這個結果,是2400名戰(zhàn)士付出生命的代價換回來的。

而當初尖刀班的9個人中,其中7個人犧牲,1個人失蹤,只有歐興田還活在人世。

他沒有忘記當初的誓言,他告訴自己,只要自己能夠活到最后,就一定要找到他們的尸骨,并兌現(xiàn)當初的誓言。

尋找逝去的戰(zhàn)友

抗戰(zhàn)勝利后,部隊為了紀念逝去的英雄,就在清涼村修建了

“淮北西大門抗日烈士陵園

,可惜在淮海戰(zhàn)役期間,這座陵園被毀,而歐興田本人在抗戰(zhàn)勝利后,仍在南征北戰(zhàn),為祖國的解放和抵抗美國侵略繼續(xù)戰(zhàn)斗著。

上個世紀60年代末,他因病返鄉(xiāng)享受師級離休干部待遇,一生戎馬的他,本該在這個時候享享清福,可是就是這平靜安逸的生活卻讓他感到不安起來,戰(zhàn)場上一段段經歷和犧牲的戰(zhàn)友在他腦海中揮之不去,她始終不敢忘記當年的誓言,那些烈士是否還有后代?他們的家人過得怎么樣?

1986年歐興田做出了一個重要的決定,重新尋找戰(zhàn)友。

在努力之下,他找到了幾位戰(zhàn)友的后代,當他看到戰(zhàn)友后人后,他的心里感慨不已,而那些散落在各地的孤墳和沒有遺骨的戰(zhàn)友更讓他無法釋懷。

他覺得自己吃得飽穿得暖,可是那些犧牲的英靈卻連個安放的地方都沒有,想到40多年前的誓言,他更加坐不住了,他決定自己建一座陵園,不僅可以把這段歷史書寫出來,更可以讓昔日的英雄有個家。

然而讓歐老沒有想到的是,建一座陵園是那么的艱難,首要的難題就是資金,他把自己每個月的退休金,加安置費等所有費用加起來,也才100多萬,這遠遠不夠。

他先是多次前往北京,后又走訪多個省份,找到了包括

原國防部長張愛萍在內的36位老領導

,尋求他們的支持。

老領導聽聞之后非常關切,紛紛出錢出力,另外老領導都給陵園題了字。

為了能夠少花錢多辦事,歐興田到處奔波,希望用最低價格購買石材,然而石料剛買完就遇到了麻煩,前幾天購買的10萬塊磚,被附近的村民搬走了。

無奈之下,歐興田離開舒適的城市,搬到了施工現(xiàn)場每天看守,防止此類事情再次發(fā)生。

我們很難想象,老人孤身一人住在工地,不畏寒暑的一住就是十多年,在這些歲月里,他每天吃著咸菜饅頭,生病了只能硬抗,這是一種怎樣的精神支撐才能做到?

然而老人卻說,自己辛苦一點不怕什么,最怕那些別有用心的建筑老板,有時會賣些劣質磚給他,有時甚至提出給他回扣。

原來不良建筑商以為老人是給公家辦事,所以提出給他回扣,本來30萬的工程,非要做到40萬,多出來的10萬一人一半。

老人很是吃驚,他告訴建筑商

“我不需要回扣,你不做可以走?!?/p>

此時不良建筑商又提出,不干可以,但是要給他們什么損失費,不僅如此,還指揮好幾輛卡車來到工地,準備搬走老人的材料。

而接下來就發(fā)生了文章開頭的那一幕。

這些事情總是讓老人嘆氣,附近莊子里的村民也讓老人不省心,老人雇傭他們干活,他們不僅磨洋工,還經常偷取老人工地的鋼筋水泥,老人只能從外地雇傭新的工人,這反而得罪了當?shù)卮迕瘛?/p>

十幾年間,老人傷透了心,從此也不愿意和當?shù)卮迕裨诖蚪坏馈?/p>

所幸,歷盡千辛萬苦,這個沒有花國家一分錢的陵園建成了,接下來,老人就要吹響集結號,讓曾經的英雄得以重歸陵園,讓他們的英靈得以安息。

尋找英靈

在19米高的紀念塔后面,陸陸續(xù)續(xù)有了20多座墳墓,他們并不是一開始就在的,他們都是老人一座座從外地遷回來的,有的是他說服烈士后人遷進來的,有的是他費盡周折找到的荒墳遷進來的,慢慢地,陵園里的墳墓越來越多,最后達到了近2400座。

在這么多墳墓中,尋找時間最長的,是一位名叫許文杰的烈士,他的墳讓老人足足找了15年。

山東江蘇,江蘇又到河南,然后就是湖北等諸多省份,因為這些地方是許文杰曾經走過的土地。

最終功夫不負有心人,15年后,他在河南開封一座烈士陵園中找到了許文杰的尸骨,隨后把他墳中的一攥土帶回來安葬。

而陵園中2400多名烈士,幾乎都是這樣被找到的,遠的跨省尋找,近的就騎著自行車去挨家挨戶的問。

這其中付出的艱辛只有老人自己知道。

總結

歐老的身上受過十幾處的槍傷,這幾十年來,他沒有享過一天的福,更是把自己的所有積蓄和精力,都投入到自己曾經的誓言中。

對于子女,他沒有留下什么,也沒有動用關系為子女謀福,盡管這引起了兒子女兒的埋怨,引起周邊很多人的不理解。

但已入耄耋的老人沒有生氣,他認為一輩子修了座陵園,一輩子守在這里,

他值了

沒有烈士們的浴血奮戰(zhàn),就沒有我們幸福的今天,而沒有歐老的重情重義,我們將永遠不知道烈士們曾經的壯舉。

我們會冷漠地走過他們的墳,清明節(jié)的時候甚至不會獻上一束花,他們的名字他們的故事將永遠消失在天邊,永遠不會有人記起。

30多年來,歐老吹響陵園集結號,我們也因此知道了,曾經有這樣一群人,用他們的滾燙的鮮血澆灌了一方熱土,此刻讓我們默念他們的名字,愿他們安息。

Hash:0eb741f6beda9ff4d9a2578bda88c8d7b80a1f5e

聲明:此文由 阿強迷彩虎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